9.3 负责地教

教导那些对经文有预备的学生,比起教导那些未预备的 学生,棘手多了。我希望我布置的作业能够充分挑战学生的 思维,等到来听我讲课时,她们不会只是全盘吸收。相反, 她们可以带着批判的眼光来看待。这样就会激发我的责任 心,帮助我避开七个常见的教学之坑。
1. 不抓重点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坐下来想聆听对某处重要经文 的教导,结果教导者在简单读过经文之后,接下来四十分钟 时间里就只是把整本圣经翻来翻去?如果教师只把重要经文 当跳板,那对花整周时间将《以弗所书》一整章内容擘肌分 理的学生来说,是不会心满意足的。学生希望老师对那段经文多做讲解,老师原本也应该如此。这样的学生认为,手头 的经文值得四十分钟的专注讲解,而那在圣经中翻来翻去的 时间很可能还不够单纯解决她的问题。
好的教导必然会用到串珠经文,但不能以牺牲重要的经 文信息为代价。教导者容易串到别的经文上,尤其在重要经 文有解释难度时。如果教导者着力于提升圣经学习力,那就 需要专注于这段经文。教导的首要目标不是展示重要经文与 其他多处经文的关系,而是围绕重要经文进行深入全面的讲 解,以便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相似主题时能想到这处经文。
2. 经文女性化
女性圣经教导者会不断面临这样的试探:将专属女性的 意思加在某段经文之上。无论何时,当我们取一段旨在教导 所有人的经文,却把它当作是专门在针对女性,那我们就陷 入将经文女性化的危险中了。
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能从针对两性教导的经文中,寻找 一些针对特定性别的应用。更准确地说,我们必须防止在特 定性别框架下解释和应用经文,从而剥夺经文的原意。《路 得记》不是女性写给女性的一卷书,同样,《犹大书》也不 是男性写给男性的一卷书。圣经是一本关于神的书,写给所 有的人。可以肯定的是,你可以把《诗篇》139篇当作相关女 性和身体形象的经文去教导,但务必要抵挡单从这点去教导的冲动。女性教导者的责任,不是让经文与女性相关或令女 性听来舒服,她的责任是负责任地教导。有时候,因为性别 上的优势,女性教导者解读经文的视角相比男性会更独特, 但情况并不总是如此。如果学生在课前投入时间做了预备, 就能够听出来老师是不是将经文女性化了。
3. 过分推测
为了“将经文生活化”,教导者有时会经不住诱惑,在 圣经画布的边缘处再略添粉墨。我承认,就耶稣母亲马利亚 未被记录下的动机和想法做一些推测,是很有意思的,甚至 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有益处的。但有时,这种推测会从有 益步入歧途,在不知不觉中脱离圣经。
如果你曾看过熟悉的圣经故事改编成的电影,就能理解 我这里的意思了。你对圣经所述出埃及的真实故事越熟悉, 就越欣赏不了塞西尔·B. 戴米尔(Cecil B. DeMille)对此故 事的推断。超越文本的想象对观众有很强的吸引力,但吸引 不了学习者。在课前熟悉经文会使参与者从听众转变为学习 者。听课之前愿意花整个礼拜沉浸于经文中的学生,会知道 你的教导在哪里“脱离了剧本”。
4. 过度使用故事或幽默
为了使教导内容引起学生共鸣或者听起来更有趣,教师会使用讲故事和幽默作为修辞手段。这没有错。幽默和讲故 事使教师更有亲和力,听者更专注,并且使教学内容更令人 难忘。教师讲解的内容不能引起学生共鸣,乏味又难记,这 并不好。但是,教师过度依赖幽默和故事,或使用幽默和故 事过度以致让故事占主场,偏离开教学内容,这样也不好。 如果故事和幽默不能增益教学,那它们就会影响教学。
如果把你的教学分解成饼图,这两个因素分别在饼图中 占多少比例呢?如果叫学生回顾一下她们从课堂上记下来的 内容,她们会记得关键信息点还是搞笑故事呢?听众喜欢幽 默和故事,不管他们支不支持教学的信息。学生喜欢适时插 入的幽默解释或俏皮话,这有助于使教学内容更易记。充分 预备的学习者能够判断出,教导者使用这些修辞手段,是占 用了时间还是增益了课堂。
5. 迎合情感
当我站在讲台上大声朗读经文时,常常会哭起来。我不 确定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只知道经文中的真理深深地打动着 我。过去这种表现常困扰我,直到主启示我说,教导圣经需 要牵动感情。也就是说,教导圣经应该唤醒教导者和学习者 对神更深的爱,这种爱会极大影响我们的情感。用思想爱神 会引发我们用心灵爱神,且这种爱深沉而纯粹。
当我们为了营造分享氛围而刻意激动人们的情感时,会陷入麻烦。用笑话开头,以催人泪下的故事结束,设计这样 的课堂试探很大。为什么?因为这种修辞组合真有效果。所 以,听众有时会混淆感受,到底是受了圣灵激励,还是被人 精心设计的信息操控?
那么如何分辨这之间的区别呢?虽然不容易,但总是有 办法:情感操控者会激起你对她的爱,等同或超过她激起的 你对神的爱。教导者的工作是将你的注意力吸引到对经文的 欣赏上,而不是营造感人的分享氛围;她的工作是颂赞圣经 中的神,而不是建立对她个人的尊崇。做好预备的学生,不 容易被这种情感所左右。
6. 内容过多
设计课程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明白哪些内容需要包 括进来,哪些需要剔除出去。你的课堂能合理处理多少内 容?培养对此的把握能力需要一个过程。开始时,大部分教 导者会犯过度准备的错误,其结果要么是沉溺在笔记的汪洋 中,要么就是严重拖延课堂时间。大部人都不喜欢从消防水 管中取水饮用,所以,尽管多预备些内容没什么错,但是也 需要做个应急计划,知道时间不够的情况下,需要舍弃哪些 内容。
这里再次提一下,学习者如果提前花时间研读重要经 文,教导者会因此获益。因为她们已投入时间领会经文,所以,教导者就不必围绕基础信息做太多讲解,可以带领学生 直接探索如何解释和应用。教导者也无须从头开始讲解,而 是带领她们进行拓展和增进理解力。预备充分的学习者不需 要课堂填充过多内容。
7. 扮演专家
没有人喜欢被视作愚蠢,教导者尤其如此。因此,有时 教导者不愿意承认自己知识有限。坦诚面对你的有限,作为 教师说句“我不知道”,其实没什么。事实上,你这样做学 生会更信任你。当一处经文有多种被广泛接受的解释时,向 学生清楚说明不同的解释。诚实提供观点各异的答案。只有 这样,学生才有机会甄别哪个观点最匹配她自己对经文的领 悟。预备充分的学生知道处理难解经文需要谨慎。假如你针 对复杂问题给出的答案过于简单,她们心中有数。对某个特 定的解释,最好坦诚表达你自己是否确信。
教导那些在课前愿意研读经文的女性,最大的好处是 使教导者保持责任心,而不“即兴发挥”。做了预备的学生 可以看出教师的备课是否肤浅。要求学生课前多做预备意味 着,学生能够并且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向我多提问。
为什么5P法令教导更轻松
教学是件辛苦活,但使用5P法这样的方法可以极大地减轻教导者的负担。使用5P法的美妙在于,教导者不需要费力 思考教什么主题。教导者的课程由手头经文的内容决定。经 文上下文已恰如其分地呈现出哪些部分必需讲解以及何时讲 解,知道这一点让我感到轻松。我所需要做的就是依序往下 教。按主题教导,需要联系多处经文信息,精心拟出提纲; 而按5P法教导,经文本身就是提纲。
我赞同雅各的观点:不要多人做师傅。塑造他人对神话 语的理解责任重大,不应掉以轻心。渴望做教师的人不能持 有这种心态:“不懂装懂,直到真懂。”那些慎重对待自己 角色的人,会投入数小时预备,教四十分钟,之后再花数小 时琢磨她本可以多讲点什么、还可以再解释什么、原本应该 用什么例子。每当有年轻女士对我说“我想像你一样教导圣 经”,我就常想“肯定是我使教导这事看起来太容易了”。 和其他呼召一样,教导肯定不容易,但若是主安排你去做, 那你可以相信,他会供应你所需用的工具。
@出版于八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