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建立学习力的有序过程:阶段1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作为建立学习力的有序过程,在
读经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将分别如何进行。
阶段1:领会——“这段经文讲了些什么?”
领会阶段可能是最容易被圣经学习者忽略和误解的, 这主要是因为我们认为读经文时,吸收其中信息就等于领 会。基于此误解,我们需要花时间探讨一下什么是领会,如 何达到领会的阶段。如果你看过有关读经的其他书籍,可能 会知道学习过程的第一步通常被称为“观察”,而不是“领 会”。我认为,领会可以更好地抓住我们想要获取的信息。 观察是主观性的,暗含阅读的随意性,阅读的过程中读者会 提取自认为重要的细节或信息点。而领会更客观,读者会刻 意去寻找当初作者意欲告知读者或想让读者留意到的信息。
还记得大学入学考试(SAT)中的阅读理解题吗?记得 那长篇文章后的问题吗?这些问题旨在检测你对所读内容掌 握的情况,迫使你去阅读细节信息。这正是阅读经文时我们 应该遵循的方式。问自己“这段经文讲些什么”并不容易, 它需要我们慢下来认真阅读。领会了《创世记》第一章六天 内创造信息的人,可以清楚说出在每一天中的被造。只有在 第一步领会经文信息之后,我们才能将创造故事解释并应用 到生活中。
好的建造者需要使用好的工具。可是什么工具能帮助我
们建立对经文的领会能力呢?这里推荐六个工具:
1. 经文打印版
如果你有机会翻看我书架上的书,就能很快知道哪些书 是我的最爱。破旧的书脊或许是个线索,但翻开书页才有最 真实的显露:页边空白处写满了字,精彩段落用荧光笔着了 色,优美字句的下面划了线,不同想法的地方交叉划线,并 写着个人看法。然而,当你打开我的圣经,却发现总是崭新 的样子,上面毫无字迹。为什么我不在这本最重要的书上做 标记呢?因为上面的空间不够。
你该不会在金边、小字、纸巾般薄的圣经纸上,写上应 有的大量标记吧?在读某段经文前,先用双倍行距,小四号 字打印在大大、厚厚的纸上。打印出来后,你就有足够的空 间标出重复使用的字、词、句或信息点,甚至还可以在空白 处用红笔大大地写上“啥意思”。在打印纸上,你可以像学 生那样去做批注。开始阅读时,你再准备一盒彩铅、一支新 的荧光笔。至于它们的用途,稍后再详述。
用打印出来的经文进行领会,可以避开看研读版圣经注 释的冲动。如果你的打印版本带着串珠信息也没关系,我们 会用到的。
2. 反复阅读
有了可做标记的打印版本,你就可以开始反复阅读经文 了。因为经文当时的读者和现今的读者在历史、文化和语言 方面的差异,反复阅读成为建立理解力的关键工具。简而言 之,只读一遍,不可能领会作者想要表达的信息。领会信息 的第一步就是将经文从头到尾阅读上几遍。我们不能指望读 一遍莎士比亚作品《李尔王》中的场景,就能清楚地领会其 意思。同样,我们也不能指望读一遍经文,就可以领会其意 思。装备好经文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研读版中的介绍,回 答出五个考古式问题),带上原初听众的耳朵,你就可以开 始阅读了。
应该读几遍呢?需要读几遍就读上几遍。对于稍短一 些的经卷,我给学员的建议是,在学具体经文之前,每周通 读一遍。这意味着,到学习结束时,她们可能把《雅各书》 读过至少十一遍。对于稍长一些的经卷,结合着使用其他工 具,通常通读上两三遍就够了。重点是,要坦诚面对自己的 能力。如果你才刚开始学习,可能就需要比学习久一些的学 生提前多通读几遍。
对学生而言,反复阅读有两大好处:背诵经文和从整 体上熟悉经文。对于不爱背诵经文的人来说,反复阅读是将 经文内化的超棒方式。我称它为背诵经文的“懒办法”。当 然,这并不是真的懒,只是将诵读经文本能化。孩提时,重复是我们用的第一个学习方法。我们学习说话,背效忠誓 词,引用最喜欢的电影台词都是用的这种方法。反复阅读可 能是帮助背诵的最好方法,同时还能兼顾到上下文。也许你 记不住整段经文,但刻在记忆中的经节会对你理解整卷书有 帮助。在任何时候,不知道经文的上下文时,错误应用的风 险就很大。
最后,通过反复阅读,对经卷整体的熟悉度也会提高。 通读一卷书或一大段经文的次数越多,经文的大体结构和主 题显露得就越清晰,如此,就可以用到下一个领会经文的工 具:概括。记住,反复读经以获得大概印象,这只是领会的 起点。反复阅读时,不需要对经文意思苦思冥想,或者寻索 对真理的应用途径。这仅仅是个进入,就像是结交新朋友时 的头几次聊天一样。
3. 标记
通读一遍之后,在接下来的阅读过程中,你就可以在你 的打印版上做标记,以更好地领会信息。
· 哪些字、词、句或信息点是重复出现的?用彩铅在你 的打印版上划出来。你可以建立自己喜欢的标注方 式——圈、框、不同的下划线、图标。随你喜好使用 就好,只是要注意用法一致。
· 经文启示或记录了神的哪个属性?写在空白处。
· 经文是不是连续讲述了几个点?把每一处用序号标
出来。
· 有不懂的字吗?用问号标注,把读音和意思查出来。 · 有关键连接词吗?比如:若/那么,因此,这样,但是,因为或照样,等等。用箭头连起起始论点和
结论。
· 有费解的信息点吗?在空白处写上你的疑问,待后面
思考解决。
4. 英语字典
使用字典来查生词,甚至一些熟词也需要进一步查看。 是的,一本普通的旧式英语字典就可以。可以用希伯来—希 腊语字典吗?可以,如果你知道怎么用的话。多数人不知 道,所以,一本英语字典就可以帮上大忙。圣经译者在翻译 时用词非常谨慎,只要通过字典去查看生词意思,我们对经 文的领悟力就会大大提高。在领会阶段,我们常常匆匆而 过,这是因为我们以为看到的词自己都懂。或许你愿意花时 间去查一下挽回祭(propitiation),但是你会去查一些熟词 吗?比如圣洁(holy)、成圣(sanctify)、荣耀(honor)、 忍耐(perseverance)。慢下来,查看一下这些关键词或生词 的意思,你就会离领会更近一些。在字典中查找到你不确定的词,然后再根据上下文,选择所查词语在经文中合适的意思,最后把意思写在打印版的空白处。
5. 圣经其他译本
不止阅读一个译本,可以开阔你对经文意思的理解。 如果你常用标准译本(ESV),那就去比较一下其他译本中 的相应经文,比如国际译本、新美国标准译本(NASB)、 新英王詹姆斯译本(NKJV)、修订标准译本(RSV)。有 时,这样做可以消除一些困惑。这里注意一下翻译和释义的 区别,是很重要的。翻译紧紧贴合原文,在字面翻译或意译 时,保留了希伯来文或希腊文表达“说了什么”的意思。释 义,例如“信息本”(The Message),旨在对原文做出“说 了什么意思”这样的解释。释义很有用,应该把它当成是注 释(人对神话语的解释)。在对实际译文做非常谨慎的研读 后,你才可以释义。因此,我们把这点留到下一步详述。
6. 概括要点
通读几遍经文、做标记、查词、比较不同的译本,然 后,你就可以将所读信息总结为概要。我们知道作者当初写 作是有目的的,那就努力找出那个目的。
并不是要成为一名圣经学者,才能写出概要。先全力 以赴一试,再把你写的和学者写的做个比较。查找出概要的要点和次要点。不是所有经卷结构都条理清晰,故事发生的 时间顺序有时很模糊,所以,作者有时会用多个段落讲述一 个话题。你的概要不必很详尽,做概要的目的是帮你重新认 识经文的整体结构和目的,而不是罗列出每一个信息点。随 着对经文的熟悉度增加,你的学习能力提高之后,也可以修 改自己的概要。通常,我会在学习结束时,回看最初写的概 要,再尝试用更佳的方式组织要点。
反复阅读、在经文打印版上做标记、定义关键词、比较 其他译本、概括要点都可以帮助我们迈出关键性的第一步, 明白“这段经文讲了些什么”。对于所付出的时间来说,能 领会经文意思是很有价值的目标。只有正确领会,才能正确 解释和应用。
@出版于八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