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2.11领袖过渡
我们已经看到上帝如何在扫罗作王的早年立扫罗为王,后来弃绝他为王。现在让我们来看王权的领袖过渡,在撒母耳记上16章1节到撒母耳记下1章27节,王权从扫罗到大卫的过渡。
领袖过渡(撒母耳记上16:1–撒母耳记下1:27)
这很像在我们这卷书的第一部分看到的从以利家到撒母耳的过渡,这些章节表明扫罗和大卫之间的一些对比,解释了大卫作王代替扫罗的原因。
要明白这些章节的强调点,我们就必须记住,更年轻、成功的勇士带领人起来造反,反对他们的君王,这在古代世界相当普遍。因此,很自然地以色列中有许多人认定大卫带领人悖逆扫罗。但是,在这些章节中,我们这位作者还原真相。大卫并没有背叛扫罗。相反,即使扫罗对大卫变得越来越有敌意,大卫却依然是扫罗谦卑的仆人。那么大卫到底是怎样最后取代扫罗作以色列的王呢?我们这位作者解释说,上帝动工。上帝亲自逆转了这些人的光景,因着扫罗悖逆,把咒诅倾注在扫罗身上,因着大卫谦卑服侍就祝福了他。
我们这位作者记载在这领袖过渡期间,上帝逆转咒诅和祝福,这可以分成四个主要步骤。16章1节到23节,扫罗对大卫充满敌意的背景;17章1节到23章28节,扫罗对大卫敌意的升级;23章29节到27章12节,扫罗敌意的降级;以及在撒母耳记上28章1节到撒母耳记下1章27节,扫罗敌意的后果。
敌意的背景(撒母耳记上16:1-23)。
第一步——扫罗敌意的背景——揭示了在这些章节中发生的每一样事情背后灵界的势力。在前两个故事当中,16章1节到13节讲的是大卫和上帝的灵。在这个故事里,上帝呼召撒母耳从他的家乡拉玛前往伯利恒,在那里开始了让大卫成为以色列新君王的过程。
上帝祝福大卫,命令撒母耳在一个私下仪式上膏大卫作王。大卫受膏抹的时候,另一件特别的祝福临到他身上。我们在16章13节看到,“从这日起,耶和华的灵——希伯来文是ruachYahwehרוּחַ־יהוה——就大大感动大卫。”撒母耳记的作者清楚表明,上帝的灵是大卫“从这日起”做的许多好事的源头。我们这位作者明确强调这种看法,凸显了这事实,就是在16章18节和18章12,14和28节的某些关键时刻,耶和华与大卫同在。
第二个关于扫罗敌意背景的故事,作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对比,在16章14节到23节记载了扫罗和邪灵的事。这些经文聚焦大卫经常到扫罗的都城基比亚这里来服侍扫罗的那一段时间。我们不能完全肯定这些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因为扫罗在在接下来的故事当中并没有认出大卫。
在一开始,16章14节告诉我们,在这个时候,从上帝而来的两个咒诅落在扫罗身上:“耶和华的灵离开扫罗,有恶魔从耶和华那里来扰乱他”—或者这里的希伯来语可以译成,“邪灵来折磨他。”我们这位作者后来在这些章节明确提到这些咒诅的影响。圣灵离开,这在18章12节让扫罗非常惧怕。在18章10节和19章9节,邪灵驱使扫罗疯狂。正如撒母耳记的作者也提到的,邪灵折磨扫罗的时候,扫罗的人把大卫带到他那里帮助他。扫罗的人描写大卫是一位娴熟的音乐家,勇敢的勇士和说话合宜的人。但最重要的,他们说与扫罗不一样的是耶和华与大卫同在。我们这位作者在这故事的结束部分证实了扫罗和大卫之间的这种对比,他记载说,当大卫弹琴的时候,折磨扫罗的邪灵就离开了。
敌意的升级(撒母耳记上17:1-23:28)。
从扫罗到大卫过渡的第二步,聚焦的是在17章1节到23章28节,在扫罗对大卫敌意升级的时候,上帝的祝福和咒诅。这几章开始的时候是一段记载,在17章1节到18章9节解释扫罗起初的敌意。在这里,我们看到整卷撒母耳记最长的单元叙述,通常人把它称为大卫和歌利亚的故事。我们这位作者记载说,扫罗和他的军队离开基比亚,与非利士人在亚西加和梳哥附近的地方开战。就在那里,那位巨人勇士歌利亚挑战以色列与他争战。很有可能这故事发生在大卫在扫罗的王宫服侍之前,因为在17章58节,扫罗问到大卫是谁。
扫罗和大卫之间一些震撼的对比,在这个著名的故事里出现。例如,在17章11节,扫罗和他的军队听到歌利亚的威胁时“就惊惶,极其害怕”。但上帝的灵祝福大卫,这位年轻、单纯的牧羊男孩,让他有勇气和信心。在17章45到47节,大卫回应歌利亚说:“我来攻击你,是靠着万军之耶和华的名,就是……带领以色列军队的上帝……争战的胜败全在乎耶和华。”大卫战胜歌利亚,这也带来其他人对他支持的祝福。首先,扫罗的儿子约拿单深爱大卫。而且,当扫罗和大卫战后回到基比亚的时候,一些妇女唱了一首歌,称赞大卫极大的胜利。但所有这一切对大卫的支持都让扫罗狂怒不已。正如18章8和9节告诉我们的:“扫罗甚发怒,不喜悦这话(对大卫的赞歌)……从这日起,扫罗就怒视大卫。”
因此,人们经常把大卫和歌利亚的故事说成是大卫得胜的故事,但其实这也是一个关于扫罗失败的故事。当我们发现为什么以色列人挑选扫罗作王,当中有对他身材极大的强调。他至少比任何别的人都高出一头。因此,当这位非利士人巨人出现在以拉谷,与上帝的军队作战时,很自然、合乎逻辑应当去与他争战的人就该是扫罗,因为他比任何别的人都强壮。结果却是扫罗拒绝争战,此时大卫就出现了。扫罗甚至允许……企图让大卫使用他的盔甲,但大卫穿上这盔甲,发现太大,所以扫罗很有可能并不是一个好心慷慨的家伙,提出要把他的盔甲给大卫,他是在企图让人看到,如果你穿上我的盔甲,出去与歌利亚争战,百姓会认为也许我就是打仗的那一位。但是,如果你注意的话,大卫算是摆脱了这种身份。贯穿撒母耳记,衣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总是与身份联系在一起。因此大卫不仅拒绝了扫罗的盔甲,也拒绝了这代表的身份,只带上一位牧羊人的工具。就这样,对一位以色列的王来说,有上帝同在,一位牧羊人的工具,就比一位高大、穿戴盔甲的君王更能反抗这位未受割礼、亵渎上帝的非利士人。因此这故事的重大意义,其实就是上帝选择一位完全依赖他的王,而不是在世人眼中看起来具备所有资格,可以成为一位好领袖的人。—杰弗里·沃尔克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