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E:5.2 狱中受苦

我们已经见识了保罗和腓立比人彼此之间的关怀扶持,现要来看使徒在狱中受苦的一些描述。保罗写信给腓立比人时,到底遭受了什么样的患难?

狱中受苦

在他漫长的服事生涯中,保罗经常遭受巨大的磨难,他屡次被鞭挞,被棍打,被强盗袭击。好几次被下在监牢里,还有一次还被石头打到几乎要死。在这些艰苦中,他也不是每次都能安然承受。有时他也觉得忧郁伤痛,甚至觉得无望无助。例如在他第三次宣教之旅中,他在哥林多后书1章8节这么叙述:

弟兄们,我们不要你们不晓得,我们从前在亚西亚遭遇苦难,被压太重,力不能胜,甚至连活命的指望都绝了。(哥林多后书1章8节)

在这里保罗描述那种被击倒的感觉,也因着所承受的景况如此艰险可怕,使他一时之间甚至失去活命的盼望。

保罗当然知道生命绝非无助无望,他晓得神能将我们从各样灾难中拯救出来;可是他也是个真实的人,如同我们一样,会有软弱的时候。事实上,知道且信赖神的全能,有时并不足以使我们免于陷入沮丧绝望里。甚至连保罗都有挣扎煎熬,觉得自己被弃绝,因此有想放弃的时候。

我们读他在腓立比书里的描述,会意识到在写信给他所爱的教会时,保罗正承受那种痛苦的煎熬。他的神学使他能依恃真理,激励他相信即使透过苦难,神都能成就美好的结果。但是保罗的心情仍然沉重,极度忧伤。

提到其中的一部分,也透露这些苦难在整体上对他心思的影响。例如,他不时提到死亡可以让他脱离这一切的痛苦煎熬。例如在腓立比书3章10节,他这么写着:

使我认识基督,晓得他复活的大能,并且晓得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腓立比书3章10节)

保罗在这句话里透露出他面临的患难是如此巨大,以至他所最期待的解脱就是一死了之。并且,他也视目前的苦难会导致他的死亡。

腓立比书1章20节,保罗这么解释他的看法:

照着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没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胆。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腓立比书1章20节)

保罗此刻欠缺勇气,但是他希望试炼临到时他有胆量面对。保罗在意的是如何尊荣基督,无论是坦然自若的承受试炼,或勇敢凛然的面对死亡的解脱,他都能持守住所承认的信仰。

接下去保罗马上以这些话语表明他的渴望:

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但我在肉身活着,若成就我工夫的果子……我正在两难之间,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腓立比书1章21-23节)

保罗写这些话时,他实在渴望一死了之。可是他一向是希望能活着去传道,将福音带到新的地方,传扬给不同的人听,把救恩带给世人。

在正常的情况下,基督徒应当不想去死。虽然,死后可以与主同在;我们也当要有这样的期盼,然而这不至于让我们迎接死亡如同好友一般。我们受造为要活着,《圣经》也教导说死亡本身是个咒诅。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5章26节更称呼死亡是个『仇敌』。不过即使他恨恶死亡本身,在此时此刻保罗的人生里,他所面临十分险恶难以承受的压迫,却使他认为离世与基督同在的好处远胜过他继续传道的心志。

然而,保罗并非只是以期待死亡来暗示他饱受折磨的心态,他也在不同地方明白述说他的状况。例如在腓立比书2章27到28节,他如此讲到以巴弗提从病中康复:

他(以巴弗提)实在是病了,几乎要死。然而神怜恤他,不但怜恤他,也怜恤我,免得我忧上加忧。所以我越发急速打发他去,叫你们再见他,就可以喜乐,我也可以少些忧愁。(腓立比书2章27-28节)

以巴弗提若是死了,一定会加增保罗已有的悲伤愁烦。然而即使以巴弗提回返腓立比可以减轻保罗的牵挂,却无法完全泯除他的忧愁。

保罗为何忧伤牵挂且讲到死亡?最好的解释可能是保罗此时正面临极大的危难。如同前一课所提到的,保罗写这封信时,可能是在罗马,或是该撒利•亚玛利提马。如果是写自罗马,可能他认为该撒即将处死他;如果写自撒利•亚玛利提马,可能他担心犹太人在筹划要暗杀他。无论面临什么危机,保罗似乎觉得他很快就会面临死亡。

例如腓立比书1章20节他这么期待着:「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 而他接着在1章22节明述他是可以选择死亡,因为他写道「但我在肉身活着,若成就我工夫的果子,我就不知道该挑选甚么。」还有2章17节,他讲到自己可能成为「被浇奠在其上的祭物」,以及3章10节,保罗认为现今与基督一同受苦,或者可以使他「效法他基督的死。」

不过保罗并不全然认为他一定会死,他在书信其它地方也表露着活下去的期盼。例如腓立比书1章25节,他讲到:「我知道仍要住在世间」,就表明他期望能继续活着,好让他能够去服事腓立比人。

保罗并不百分之百确定自己会遭遇什么景况。一方面他知道自己有可能死亡,所以要腓立比的朋友们预备好接受那最坏的情况;另一方面他对继续活下去也有几分指望,所以他鼓励他们期待那最好的。然而无论未来如何,保罗写这封信时,他的确正承受极大的苦难,所以他是处在忧愁挂虑的煎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