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E:3.1 以弗所书的历史背景

PPE:3.1 以弗所书的历史背景

住过不同国家的人常告诉我,要适应新的文化是相当困难的。每个国家有它独 特的风俗、法律、和价值体系;适合这个国家的,未必就能适用于另一个国家。商 业人士、观光客、甚至是宣教士,都得花许多时间去了解他们目的地的生活文化。

就许多方面而言,这情况也适用于基督徒人生。我们原本都是来自基督以外, 无份于祂的国度。我们之中许多人常年累月的学习和跟从黑暗国度的生活法则,一 旦要按照新的、基督光明国度的模式生活,马上就觉得格格不入,难以适应。

这种适应上所面临的挑战并不新鲜,即使是第一世纪的基督徒,也得接受教导 ,学习适合于基督国度的生活方式。许多人在归信基督之前,原是信奉外邦异教, 他们过去一生多半是遵从属乎撒旦的生活方式,因此要改变长期固有的思想、感 觉、和行为,对他们而言是相当的困难。为此缘故,保罗写信给以弗所的信徒,直 接针对这样的挑战,他清楚描绘出在基督里、在神国中,一个彻底的宇宙性的人生蓝图。

这是“保罗监狱书信”系列的第三课,题目是“保罗和以弗所人”。在这一课里,我们要查考这封保罗写给以弗所教会的书信,特别着重于他所教导的,基督徒在神的国度里应当如何建造、持守、和得胜。

我们对以弗所书的探讨包括三个部份:首先,我们要查看保罗写以弗所书的背 景,其次,是查考这封书信的结构和内容,最后,是讨论这封书信在现今的应用。让我们先来看保罗在什么情况下,写信给以弗所的信徒。

II. 历史背景

保罗身为使徒,肩负着对教会的领导责任和提供权柄性的教导,这样的职责部 份是借着书信来完成。保罗不单只是要传扬健全的教义,或是为着后来的信徒而书 写。最为重要的,他是要应用健全的教义,来服事教导当时的教会。他的书信充满 牧养关怀之情,同时也针对教会在第一世纪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应对之道。

这意味着在查考以弗所书时,我们可以先问以下的这些问题:这封信是写给什 么人的?他们当时在生活中碰到过那些重大事件?晓得这类问题的答案,将有助于 我们更加明白保罗所要教导的。

在探讨以弗所书的背景时,我们要着重于三个要点:第一,我们要讨论保罗对 这封信的作者权;第二,我们要确认谁是这封信的原本读者;第三,我们要了解保 罗写信给他们的目的。让我们先来看保罗的确是以弗所书的作者。

作者身份

一些现代的学者认为,保罗其实没有写以弗所书。他们的论点是这封书信出自保罗的一个学生,为的是接续保罗的遗愿,并将其教导应用于新的领域。然而,我们反对这样的推测,一个主要的理由就在于,信里清楚讲到它是保罗所写的。听听 以弗所书 1 章 1 节所说的:

奉 神旨意,作基督耶稣使徒的保罗,写信给在以弗所的圣徒。(以 弗所书 1 章 1 节)

的确,在初代的教会时期,是有一些假教师冒用别人的名字伪造一些书信。不过一旦教会发现某封信件是捏造的话,他们马上就加以弃绝。听听帖撒罗尼迦后书 2 章 1 到 3 节保罗对这种事件的教导:

弟兄们我劝你们,无论有灵,有言语,有冒我名的书信……不要轻易动心,也不要惊慌。人不拘用甚么法子,你们总不要被他诱惑。(帖 撒罗尼迦后书 2 章 1-3 节)

我们难以相信保罗的某个门生或仰慕他的人会干犯保罗的教导,冒用他的名字来假造这封书信。

除此以外,以弗所书在教义和文字风格上,都与保罗其它的书信极其类似,在文体上尤其与歌罗西书非常相近。我们对此倒不必太讶异,因为很可能保罗是几乎同时间写这两封信的。它们在内容风格上是如此类似,即便保罗不在信上署名,我们也难以想象以弗所教会会认为它是出自别人的手笔。

最后,根据使徒行传 19 到 21 章所记载,保罗曾在以弗所建立教会,也曾在那里住了两年;在那之后,他与教会的长老们还是一直保持密切的关系。如果这封信是别人假造的,我们可以想象以弗所的信徒一定能够辨认出来。而令我们同样无法想象的是,如果这么一封出自著名使徒,写给著名教会的书信是假的,初代的教会会不把它删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