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11.7: 准备进入迦南

至此,我们已经探讨了出埃及记的结构和内容,首先是涉及摩西的权柄,着重于摩西和以色列人蒙拯救出埃及,去到西乃山。现在我们要来看出埃及记的第二部份,19 章 1 节到 40 章 38 节。这几章显示摩西的权柄,主要是叙述摩西和以色列人在西乃山,准备进入迦南。

准备进入迦南(出埃及记 19 章 1 节-40 章 38 节)

多数学习圣经的人都熟悉摩西和以色列民在西乃山脚安营时所发生的事情:上帝赐他们自己的律法与会幕。不过出埃及记只告诉我们一些在那里发生的事。我们这么说,是因为利未记告诉我们在那时所发生的其他事情。因此,我们知道这几章是有高度选择性的,它们的目的是要凸显这些事情的某些观点,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它们着重于在西乃山,上帝如何显明摩西带领以色列的权柄。

摩西和以色列人准备进入迦南可分为两个主要部份。第一个部份是记载在出埃及记 19 章 1 节到 24 章 11 节,讲到摩西的权柄和以色列的圣约。第二个部份是在 24 章 12 节到 40 章 38 节,强调摩西的权柄和以色列的会幕。让我们先来看以色列的圣约。

以色列的圣约(19 章 1 节-24 章 11 节)

以色列圣约的记载为出埃及记的原本听众,回答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什么出埃及的第二代需要顺服他们祖辈在西乃山从摩西所领受的圣约?为什么他们不能跟随不同的路?

以色列的圣约这几章,以四个步骤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在出埃及记 19 章 1 到 8 节前半,我们看到以色列与上帝建立圣约的起始。

圣约的起始(19章1节-8节前). 这几节经文显示摩西之约的基本条款:上帝已经对以色列人表明祂的恩慈;祂要他们忠诚于祂;如果他们顺服祂,就会蒙受祝福。在这段的结尾,出埃及记 19 章 8 节,以色列人热切且一致回应:“凡耶和华所说的,我们都要遵行。”一个清楚的重点是:出埃及的第二代会众需要效法他们的祖辈,他们要以同样热切的心志,透过摩西,再次对上帝的圣约委身。

以色列人信服摩西(19章8节后-20章20节). 摩西权柄和以色列的圣约的第二步骤,着重于以色列人信服摩西为上帝圣约的中保。这是记载在出埃及记 19 章 8 节后半部到 20 章 20 节。你应该还记得,在出埃及记 19 章 9 节,上帝如此应许摩西:

我要在密云中临到你那里,叫百姓在我与你说话的时候可以听见,也可以永远信你了。(出埃及记 19 章 9 节)

注意,在这里上帝说祂要在西乃山显现,与摩西说话,因此“百姓可以永远信服摩西”。接续的情节解释上帝如何持守这个应许。

这个步骤的主体包含两个平行系列:内容都有上帝的指示,摩西的顺服,和上帝的显现。第一个系列显现于 19 章 10 到 19 节,上帝指示摩西要让以色列人预备好,与上帝相会。摩西顺服上帝的指示,结果是上帝在西乃山震撼人心的显现:在 那里,上帝的同在,以极其荣耀、可见可闻的方式显现。

然后,第二个系列记载在出埃及记 19 章 20 到 25 节,上帝再次指示摩西要民众预备好,摩西就顺服了。结果,在 20 章 1 到 17 节,经文的叙述回到上帝在西乃山降临,祂让所有以色列人听见祂所颁布的十诫。

为了对应在这个部份开头提到的上帝的应许,出埃及记 20 章 18 到 20 节解释上帝给摩西的应许已经实现。这几节经文描述,以色列人听到上帝在山上的声音,都惧怕发颤,不要上帝直接和他们说话,他们恳求摩西代表上帝和他们说话。对第二代的以色列民,这个祈求的意义也很清楚,他们的祖辈以摩西为上帝圣约的中保,因此他们也要如此。

摩西圣约律法(20章21节-23章33节). 摩西的权柄和以色列的圣约这个部份的第三步骤,记载在出埃及记 20 章 21 节到 23 章 33 节。这几章经文记载了摩西圣约律法的内容。整个部份着重于上帝亲自命令摩西把律法颁给以色列人,以此确认摩西的权柄。

20 章 21 到 26 节引出这第三个步骤。在这里,上帝指示摩西告诉以色列人祂的敬拜礼仪法——关于偶像和祭坛的指示。这几节经文主要在详尽阐述十诫的前两诫。接着,上帝指引摩西要告诉以色列人约书的内容,那是记载在 21 章 1 节到 23 章33节。

要明白约书在以色列如何运作,出埃及记 21 章 1 节提出一个重点,上帝如此描述约书:你在百姓面前所要立的典章是这样。(出埃及记 21 章 1 节)

翻译成典章的希伯来文是“hammishpatim” יםִ֔ מ פָּ שְׁ ַמִּה。这个名词隐含着法定判决,或是我们可称之为案例条款。约书的指示提供一个清楚的方向,让我们看到上帝透过摩西给予的双重圣约条款。就本质而言,十诫可以说是法定条例,或是以色列的通用法律原则。约书里提到广泛多样事项的法律先例,是以色列的审判官得以遵循援用的。许多这样的先例类似汉摩拉比法典以及古代近东的法典。这些条款和约书的目的是要让审判官在他们国家的法庭上使用的。

约书的内容和公元前三千年末期到两千年的古代近东法典有许多类似条例,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圣约的形式。汉摩拉比法典是其中最著名的,是这些法典里最详尽的,其中的条款是以“假如-则要”的方式设定的—“则要”通常是案例的民事制裁,这非常类似出埃及记 21 章 1 节到 22 章 16 节,典章阐述的模式,是一种决疑法的形式,或是 案例法典的形式。当我们涉入实际细节,古代以色列社会和米所波 大米的城邦国家,例如古巴比伦的社会是非常不同的。城邦国家例 如巴比伦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包含有自由人,生来自由的人和 平民,还有奴隶。社会中也有不同的经济结构和角色,此外还有强有力的神庙组织在整个经济体里运作。皇宫则是社会结构里一个主 要阶层,几乎类似封建社会,例如中世纪的封建社会那样。相形之下,以色列的社会是更为平等,当然不是像现代的个人主义那样, 而是在土地使用上基于农业经济和部落组织。因此,以色列社会没 有我们在汉摩拉比法典里看到的社会阶级区分或是差异。— 道格拉斯·格洛普博士

圣约的确定(24章1-11节) . 摩西的权柄和以色列的圣约的第四步骤,记载在出埃及记 24 章 1 到 11 节,叙述圣约的正式确定。这第四个步骤终结了圣约的起始 这个部份,那是记载在出埃及记 19 章 1 到 8 节。我们留意在出埃及记 24 章 3 和 7 节,这两节经文呼应 19 章 8 节,以色列民一再同声承诺要听从上帝的命令。

除此之外,这个最后场景也描述以色列的领袖们登上西乃山,见到上帝,在和睦情况下与祂一起吃喝。叙述这个与上帝一起的平安和睦景象,为的是消除出埃及的原本听众存有的任何疑虑。他们如何能经历与上帝的平安和睦?唯有在他们的年日里,认定上帝透过摩西赐予的圣约律法具有持续的权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