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1.3:摩西五经作者身份

我们已经触及现代批判派的进路对于圣经和以色列信仰的历史进展所采取的假设前提,现在要转向和这个息息相关的第二个议题,那就是这些观点如何影响这些学者们对摩西五经作者身份的批判。

作者身份

就我们所见到的,这些批判解经家认为以色列信仰是在他们的君王时期才开始被有系统的编撰成法典。当然这个假设意味着摩西并没有参与摩西五经的书写。相反的,这些书籍是经过冗长而复杂的过程,到君王时期才把这些从古代就口语相传的事迹加以整理汇集成不同的文件,然后要到以色列被掳流亡时期和回归之后,这些文件才被编辑成为我们如今所知道的摩西五经。不过,当研读圣经的学生们第一次听到许多学者所认为的这个摩西五经进展的历程时,他们多半会好奇到底有什么证据支持这观点。

这些学者对于摩西五经作者身份的批判,我们总结他们提出的三个主要证据。首先,我们来看摩西五经里出现不同的上帝之名。

上帝之名

早期的批判解经学者指出摩西五经出现几个对上帝的称呼,他们认为这就证明以色列信仰是经过长时间的演变。例如,摩西五经有时只简单的用希伯来文的“以罗欣”יםִלֹהֱא或是“上帝”。其他时候,上帝则是被成为“耶和华”יםִלֹהֱא或是“主”。摩西五经也把这些名称结合成为像“耶和华以罗欣”或是“主上帝”,或者是“耶和华以勒”就是“主必预备”。上帝也被称为“以利以罗安”或是“至高上帝”,以及“以勒沙代”通常被翻译为“全能上帝”。

有个重点我们要指出,那就是摩西五经虽然对于上帝有不同称呼,但那可能也没有什么不寻常。二十世纪对于古近东其他宗教诸神名字的研究,显示出相同的作者也会用不同名字称呼他们的众神。但是这些早期的批判学者们却认为摩西五经使用不同的名字称呼上帝乃是长时间组合成的,他们相信上帝不同的名字显示出一个来源添加在另一个之后,如此最后显现于摩西五经里。

当你阅读旧约的时候,很快会注意到里面出现对上帝不同的称呼。创世记第一章,上帝之名是以罗欣,到了第二章,忽然出现耶和华这个名字。批判的学者们所持的进路与观点,和福音派解经家的很不一样,他们认为这些称呼是来自不同的源头。身为福音派基督徒,我认为我们需要退后一步来看更整全的画面。上帝是以罗欣,也是耶和华。以罗欣是全能的上帝,统管世界的那一位,是创造主,是世界各个邦国都要公认的至高者,无上的主宰。但是,因为祂与以色列这个国家的圣约关系,祂以一个非常位格化的名字:耶和华,启示祂自己。祂是:“我是”(自有永有者),祂将是为着祂的子民,也必将与他们同在。耶和华是个圣约性质的名字,因为以色列人是上帝的选民。大卫·塔磊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