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T:1.5 圣经经文的权威是什么意思
我们已经看了对新约圣经有机默示的一些澄清。现在让我们来看新约圣经经文的权威是什么意思,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回应这种权威。
权威
所有福音派基督徒都正确相信,新约圣经对我们的人生具有权威。但我们需要小心理解这种权威的性质。令人难过的是,许多好意的基督徒没有想到新约圣经并不是直接写给他们的。可以这样说,新约是为我们 写下,但不是直接写给我们的。我们都知道,新约圣经是两千年前写的,是写给生活在当时的其他人的,但这个事实常常对于我们如何承认新约圣经的权威产生极少冲击。这一切就是说明了新约圣经权威某些很重要的方面:新约圣经的神学对于今天跟从基督的人的生活具有 完全,但是是间接的权威。 这个事实意味着我们必须总要做好准备,尽可能了解 新约圣经经文对它们原本受众的含义。
跟从基督的人一开始读新约圣经的时候,通常被它相对基本的教导所吸引。他们看到好像“耶稣是主”,“悔改相信福音”,“要彼此相爱”,以及一些其他基要的教训。他们无需过多地去思考新约圣经作者们的历史背景、人格特性和特定目的。出于各种实用的目的,他们可以把这些基本的教导看作是完全不受时间限制的真理。他们很少要努力思想顺服新约圣经权威带来的隐含意义。但是随着我们更多了解新约神学,事情就变得越来越明显,就是我们要仔细去看新约圣经经文起初的背景,好使我们可以在今天正确承认它们的权柄。我们需要了解作者的背景、处境和意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恰当地顺服新约圣经对我们人生的权威。
我们碰到的问题之一,就是新约圣经既然是写给其他的人,我们怎 么能认为那些字句对我们仍有其权威性?首先,它的权威性在于它 具有权柄或权力驱使我们认同其崇高。因为最初领受圣经正典的那 些人和我们有两个关键的联系。第一,圣经的神圣作者乃是昨日, 今日到永远都不改变的上帝,我们也是需要面对祂。其次,身为耶 稣基督的跟随者,我们也是属于上帝圣约的子民,上帝对许多世纪前的一些子民所说的特别事情,也是为我们说的,因为我们也是和 他们一样,借着耶稣基督我们的主被上帝接纳,成为祂的子民。— 戈兰·斯高靳博士
也许一个类比可以帮助澄清我们说的话。有两个以上孩子的父母都 非常清楚,他们是如何对儿女行使完全的、但经常是间接的权威。想象父母责备儿子行为不当,对他说:“找一个地方坐下来,想一想你做的事。“当然,他的妹妹会很高兴继续玩游戏,毕竟父母并不是对她说话。但如果在一段时间过后,作妹妹的不顺服父母,父母可以很有理由地说:“难道你没有看见你哥哥刚才受到的处理吗?” 在像这样的处境当中,父母期望他们全部的儿女,都从他们怎样对待其中一个孩子学到教训。这种间接的权威教导所有的孩子,即使他们并不是起初受到管教的人, 他们也应当晓得怎样行事为人。
这就是我们说的,有机默示给现代跟从基督的人带来完全的、但却是间接的新约圣经权威的意思。新约圣经经文带着完全的权威,直接对起初的受众说话。我们必须记住,它们也是在今天带着完全的权威说话。对于忠心跟从基督的人来说,我们从来不会质疑是否需要顺服新约圣经的一条教训。问题只不过是我们应当怎样顺服圣经的权威。所以要决定我们应当如何回应这种权威,我们就必须准备好回头去看一节特定的经文写下来的时候,它起初的目的和情形。
学生们对于上帝的话语提出的问题之一是,对于两千年前的人所说的信息,如何适用于现今的我们?我们怎么能说那些话语是上帝对我们讲的?或是为我们而说?我想,这里有个关键,即使这些文本 不是上帝对我们说的,但至终仍然是上帝为我讲的。圣经里的每 卷书,每个体裁,或是每个情况,其共同性就是显示出上帝的性情 ,上帝是谁,也显示出身为人我们与祂的关系,祂对我们在世上的旨意如何,我们人该如何回应祂,以及人与人彼此之间该如何应对 。因此至终,我们从圣经学习到上帝的心意,祂的性情和计划。即使那些话语是在不同情况下写给不同的人,即使给予他们的那些直接命令不是直接适用于我们,我们还是从中领受到上帝的性情和旨 意,知道我们自己是谁,与上帝该有怎么样的关系。所以,我可以说,至终,圣经教导我们上帝的心思和旨意,也引领我们如何持守 与祂的关系,以及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马可·斯特劳斯博士
例如,耶稣在马太福音 19 章 21 节对一位有钱的少年人的官发出这条具体的指示:
我们应当怎样把这节经文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是不是我们全部人,在各种处境当中,都应当变卖我们所有的,分给穷人?我们能够负责任地回答这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把握住这个有钱的少年人的官是谁,耶稣为什么这样对他说话。
圣经对这个人的称呼和他与耶稣的互动,给我们一个提示,这人有犹太人的背景,在他所处的社区,在金钱方面发挥很大的影响力。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他非常关注要坚持犹太人的传统。在这一章前面的部分,他问耶稣说:“夫子,我该作什么善事,才能得永生?”耶稣回答说:“当遵守诫命。”这少年人骄傲地宣告,他已经做到这一点。所以耶稣讲了看来是这人首要关注的问题,主要就是财富和影响力。圣经反复向我们表明,拥有财产本身并不是邪恶的事,这也不拦阻我们作基督真正的门徒。但是作为跟从耶稣的人,我们的内心应当总是做好准备,为了服侍上帝而放弃我们自己的愿望。
另外一个这方面的例子是在使徒行传 5章 1 到 11 节,亚拿尼亚和撒非喇假装把他们所有的金钱都奉献给了教会,但却偷偷把一些留给自己。他们的罪并不是没有把所有奉献出去,教会并没有要求他们这样做;而是他们为了得到大家的称赞,对他们的慷慨做了虚假陈述。
耶稣回应这位富有的少年官,要求他变卖他的所有,并不是在具体讲金钱的问题,而是讲这人关注的,他必须作出怎样牺牲的问题。耶稣讲到这人不愿舍弃的一件事,就是他的财富,这就切中了问题的要害。
这个例子帮助我们明白,如果我们要顺服圣经的权威,就需要考虑一处经文的上下文和原本目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评价我们应当如何遵守耶稣的命令。
“你若愿意作完全人,可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 马太福音 19 章 21 节)
新约,如同旧约,不是一系列永恒性的箴言,能自动让每个文化的人所理解;新约,如同旧约,也不是一个哲理,并非是一些哲学道理,其组合方式可以轻易的跨越不同的文化。新约是独特的,具有其历史意义,原因很明显,上帝在旧约和新约里启示祂自己,当上帝启示祂自己时,是向某些特定的人启示。祂并不是向普遍的大众启示,以致到头来,只是一些特别概括性的启示,导致祂的启示与任何人都没有什么切实的关联。
因此,上帝是向亚伯拉罕,以撒, 雅各,摩西,大卫,以赛亚,耶利米,特别是借着耶稣,向众使徒 :彼得,保罗等人发出启示。为此,我们看到是在特定的情况下, 有一些特定的人领受了上帝的启示。上帝这么做,有祂的必要性。 上帝是创造的主宰,而受造物是存于时空的范畴里,因此上帝要启示祂自己时,祂必须是在时空里发出的启示。 — 埃克哈德·施纳贝尔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