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S:3.6以色列的民族合一

我们已经探讨了约书亚记如何处理以色列支派的产业,查看了他们产业的最初疆界,以及给予各支派的特定分配。现在要来看这一课的第三个主题:以色列的民族合一。

四、民族合一

几世纪以来,以色列的支派屡次分裂,彼此反目。我们的作者知道,以色列若非团结一致如同一人,就不能前进扩展上帝的国度。针对这个问题,作者以约书亚时代,以色列的民族合一面临严重冲突危机的一段时间,作为这个部分的结尾。

我们数次看到约书亚记一再提醒,在约旦河东西两岸支派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自然分歧。在约书亚时代,地理上的分隔已经引发问题,几乎导致约旦河两边支派之间的战争。因此,作者在以色列支派产业的第二部分结尾,特别回顾约书亚如何带领约旦河东、西边的支派要继续合一。这些事件阐示他原本的读者也要化解在他们的日子所面对的类似紧张局面。

我们继续沿用一贯的方式,查考以色列的民族合一,首先我们看这个部分的结构和内容,其次看它的原本含义。让我们先来看这一章的结构和内容。

结构和内容

22章叙述以色列的民族合一,是个直接简明的故事,可分成五个主要阶段;故事始于1到10节,谈到约旦河东的支派建筑了一座坛,而引发了大问题。

建筑坛

在以色列征服约旦河西的疆土后,约书亚打发流便、迦得和玛拿西半支派的人回到他们在东边承受的领土。他警示他们要继续忠于上帝。在他们回去后,这些河东的支派在约旦河边筑了一个高大壮观的祭坛。当约旦河西的支派们听到这件事,他们认为坛的设立,是要取代摩西会幕里耶和华的坛。

战争威胁

11到14节经文叙述,随着日渐增添的紧张,导致爆发的战争威胁。害怕约旦河东支派设立的坛,会招致上帝对全以色列人的忿怒,约旦河西的支派准备进攻。但为了避免战争,他们首先派遣以利亚撒的儿子非尼哈和十个首领去质问约旦河东的支派。

对峙

这个故事冗长的转捩点是记载在15到31节,讲到河西代表们与河东支派的对峙。代表们警告说这个新建的坛是违逆上帝的吩咐,只能在会幕里献祭。但是河东支派的领袖们激动的解释他们建坛不是为了献祭,而是表征他们与其他支派的合一,因为他们担心其他支派会将他们摒除于国族之外。听了解释,代表们非常欢喜,因为河东的支派并非要对耶和华不忠诚。

危机结束

32到33节是转折之后的叙述,讲到战争的危机结束。代表们回复他们所获悉的,河西的支派为此称颂上帝,立时不再提战争的计划。

命名坛

故事的紧张局面最后的决议出现于34节,命名那座坛。河东支派为了显示他们的原意,将约旦河边的坛命名为证坛,意思是“这坛在我们中间证明耶和华是上帝。”藉此约旦河东的支派证实他们良好的动机,他们仍然是要在会幕里献祭,极力保持以色列的民族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