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S:1.7 ​支派的产业

就本书的第二个部份,以色列各支派的产业,作者希望他的原本读者也持有相同的神学异象。

太古人类统管
首先,作者从摩西的书中知道,以色列占据迦南地,乃是根植于上帝在太古呼召人类统管全地的谕令。上帝在太古时期就命定,当祂忠诚的形象充满并制伏全地时,全世界就要成为祂的国度。这个呼召首次记载在创世记1章26到30节,稍后在创世记9章1到3节又加以确认。因此,约书亚记记载以色列各支派的产业,与原本读者有着明显关联。如同约书亚时代的以色列人,这些原本读者也蒙召承受上帝对人类的托付,要去制伏统管全地。

以色列特别的产业
其次,本书的作者从摩西五经也知道,上帝已经确立以色列特别的产业,在约书亚时代,将迦南地分给以色列支派,代表这个产业继承的初步实现。例如,在创世记15章18到21节,上帝应许亚伯拉罕,要把从埃及河到幼发拉底河之地,赏赐给他的后裔。因此从摩西五经的字句,约书亚记经常用希伯来动词 nachal נַ֫חַל,意思就是去承受,还有名词 nachalah נַחֲלָה, 意思是承受的产业,来指明以色列拥有的土地。这些词语显示以色列的土地乃是从上帝而来的永久产业。

为此缘故,原本读者对于约书亚分授产业给众支派,有许多可学的。在士师时期,以色列支派间的不和睦,加上其他民族的侵扰,中断了约书亚的得胜。在君王时期,有些君王虽然扩张了以色列的地界,但也遭受不少挫折和失败。而在巴比伦被掳时期,则是只有少数上帝的子民还留在那块土地上,承受其他国家的暴政统治。因此,当原本读者试着以他们的方式来服事上帝时,约书亚分授产业给以色列各支派,对于他们而言会有深刻的启发。

以色列君王的未来产业. 第三,本书作者也知道,以色列人得迦南的产业,乃是往前达成以色列君王的未来产业的其中一步。时候到了,以色列这位伟大公义的君王要拥有所有土地,以实现上帝对人类最初的呼召,要统管制伏全地。前面提到,创世记49章10节宣告,犹大的君尊后裔得到万民的归顺时,要治理全地。除此外,创世记17章4节,上帝应许亚伯拉罕,说:你要作多国的父。这就是为何在诗篇2篇8节,上帝特别对大卫家如此说道:我要将列国赐你为基业,将地极赐你为田产。以色列的先知们也多次声明,大卫的伟大后裔要将土地从地球的一极延伸到另一极。保罗把这些旧约的观点作了总结,罗马书4章13节他如此写着:上帝应许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必得承受世界。本书的作者给予他原本读者的提示非常清楚,他们要把从约书亚记读到的内容,按着上帝的带领,应用于他们当时的生活,以达成这个承受普世产业的目标。

罗马书4章,我们看到保罗解释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承受产业的应许是包含全世界。这可能让我们起初有些惊讶,因为我们想到应许之地只不过是沿着地中海东岸的一小块地。然而保罗由此理解,亚伯拉罕之约乃是全球,普世性的。因此我们常讲到子孙,亚伯拉罕的后裔,包含的不只是他的肉身后代,也包含那些跟随亚伯拉罕脚踪,就是信心的脚踪,相信上帝诸般应许的人。事实上,保罗强调,不只是犹太人,还有相信基督的外邦人,都是亚伯拉罕的子孙,是按着上帝的应许为后裔,这是加拉太书3章结尾的信息。因此,罗马书4章,保罗讲到上帝应许,亚伯拉罕的后裔因着信心要承受世界,他的确是延伸同样的理念。— 丹尼斯·约翰逊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