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S:1.4 本书的设计和目的

记住我们对于约书亚记书写作者和日期的探讨,我们现在来思考导论的第二个部份,这本书的设计和目的:作者如何建构约书亚时代的历史记录?他为何要如此建构?

三、设计和目的

每当我们研读类似约书亚记这样的圣经历史书时,最要紧的是记住,同样的历史事件可以用许多方式来叙述,而不会引起错误。每个记载历史事件的圣经书卷,将历史如此结构,为的是要达成某些特别目的,与此同时向原本读者强调某些特定观点。

我们会在后面几课里更详细研讨这些问题,目前,我们要以两个步骤来描绘约书亚记的设计和目的。首先,我们要介绍其总体的内容和结构,就是这卷书整体的布局;其次,我们要评论它的原本含义,就是作者希望给予他原本读者的影响。让我们先来探讨约书亚记的内容和结构。

内容和结构

约书亚记有24章,包含许多不同种类的文体,有叙述,报告,讲道,以及可能来自不同线索的人物和地点的名单。因此,解经家以不同的方式来分析约书亚记的结构细节。但是就大尺度脉络而言,不难看出其结构和内容怎样编织安排的。

旧约圣经学者们以不同方式辨认圣经各个书卷的文体种类。整体而言,约书亚记有三种主要文体,它包含我们所谓的叙事或故事,例如像是我们通常知道的耶利哥战役的故事,诸如此类的叙述。它也有长串的名单,地域的名单,上帝所赏赐,让各族的人承继的地业,一个又一个的地名,列出一长串。它还有一些部份是记录的讲道,是某个人对另一群人演讲。你可以看出,这三个主要类别,大致对应着约书亚记的三个主要部份。第一个部份主要是叙事,第二个主要是地区名单,第三个主要是讲道。不过问题来了,因为就在那三个主要文体里,你会发现在某个文体的部份,另外两个文体通常也悄然掺入。因此,当我们探讨约书亚记的这些不同部份和不同文体时,要把这样的结构谨记在心,才能在研读中注意它们的出现。解经家,特别是解读旧约的新手,新学生常会有的困惑,就是他们没有认出这些不同的文体,没有照它们该被处理的方式来处理。因此,当我们探讨约书亚记时,如果你没有注意那些不同文体,以及它们在书里的不同部份是怎样混合在一起,那么就会导致很多的困惑与不解。— 理查德·伯瑞特博士

简而言之,约书亚记有三个主要部份,每个部份以一个陈述开始,显示时间上的重大转变。第一个部份是1到12章,着重于以色列得胜的征服迦南——约书亚如何带领以色列人对迦南人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个部份始于1章1节,时间点是摩西死了以后,上帝对约书亚的委任。

得胜的征服 (1–12)

这头12章报导了约书亚征服迦南地时发生的许多事件。它们始于以色列人渡过约旦河,以及在耶利哥和艾城的初步得胜。紧接着这些得胜,是对着基利心山和以巴路山举行重申圣约的仪式。然后叙述转移到约书亚与应许之地南部地区诸王联军的重大争战,接续下去是报导约书亚对抗北方地区诸王的联军。

支派的产业 (13–22)

本书的第二个部份,13到22章记载以色列各支派的产业,在以色列每个支派各自取得分配的产业时,如何持守全民族的合一。这个部份始于13章1节,时间点的声明是:约书亚年纪老迈。

约书亚记第二个主要部份,首先确立了上帝赏赐给以色列产业的范围,其疆域包含约旦河以东和约旦河以西的地方。接着仔细解释,有哪些领土是分给在约旦河以东定居的几个支派。然后又描述上帝如何将约旦河以西的广大领域分给犹大,以法莲和玛拿西支派,以及把较小的领土分给剩余的支派。当约旦河东和约旦河西的支派产生冲突时,我们看到他们是如何按着上帝子民的身份,持守民族的合一。

圣约的忠诚 (23–24)

约书亚记第三个主要部份是23和24章,这个结尾部份引导我们注意以色列圣约的忠诚——以色列人对上帝圣约的忠诚与否,将会影响他们的未来光景。23章1节始于一个声明,让我们警觉时光的流逝。我们读到已经多日⋯⋯约书亚年纪老迈。这个时间点的提醒在14节得到呼应,在那节经文里,约书亚说道:我现在要走世人必走的路。

这本书最后两章着重于约书亚临死之前的两个大聚会。第一个大聚会可能是在示罗举行,那是约书亚的时日和日后士师时期一个具有重要作用的圣地。结尾的另一个大聚会是在示剑,是亚伯拉罕在迦南地筑第一座祭坛的地方。所有以色列人全聚集在这两个大聚会里,约书亚警告他们不要公然违逆上帝的圣约。这本书的主体结束于约书亚带领全以色列民众,重申他们唯独效忠上帝的承诺;他们誓言要弃绝所有外邦的神祗,并按着上帝与他们先祖设立的圣约,单单事奉祂。紧接这个重申圣约的誓言,本书以约书亚的过世和几个后续事件的后记为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