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S:4.3如何为百姓们办理礼仪祭典
谈过了祭司担任的领导指引职责,接着,我们来看他们如何为百姓们办理礼仪祭典。
礼仪祭典
在旧约信徒的生活中,不同的节期,对安息日的遵守,所献的祭,这些都发挥了一种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它们提醒以色列,身为上帝的百姓,他们的生命是上帝给他们的恩赐。例如逾越节是要提醒他们,他们曾在埃及为奴,上帝、唯独上帝使他们得自由。但这不仅是为了提醒他们已经得自由,因为得自由脱离埃及,是要被带到西乃山,在那里上帝要与他们立约。所以以色列的节期生活是要提醒他们,上帝、唯有上帝呼召他们来作他的子民,要他们记念上帝拯救他们的大能作为。安息日是要提醒他们两件事,这世界是属于耶和华的,不是他们自己创造的,不是他们让自己得自由脱离奴役。在出埃及记中摩西说要守安息圣日。在申命记中摩西说要守安息日,因为不仅上帝在安息日安息,而且还要记念你们曾经在埃及为奴。所有节期都是要提醒他们,上帝为了救赎他们做了什么,提醒他们,因着上帝对他们的恩赐良善,唯有他们是上帝的子民。他们的生命,他们的自我认识要被这些做法塑造,使他们开始并且继续过顺服、信靠、爱慕和事奉的人生,回应上帝,向上帝尽忠。[斯提夫·布兰克博士]
在摩西时代,以及日后大卫的时代,祭司们要承办不同的礼仪祭典,为的是预备上帝的百姓,带领他们进入上帝特别的同在。这些典礼仪式涉及到圣日、节庆事宜和物件,在利未记1到7章和23章,民数记18到19章,历代志上23章,以及历代志下8章,对于这方面都有记载。
通常这些典礼是以一些圣洁的场所为中心,就是上帝要显出祂特别同在的处所,也是祂的百姓敬拜祂的地方。例如祭司们有责任,确保会幕和圣殿等区域要维持美化洁净,适合于让上帝在那里彰显祂的荣耀。我们在利未记24章1到9节,民数记3章和4章,还有历代志上24章25到32节读到这些记载。
但是祭司们所办理,最为人熟知的典礼就是献祭。献祭包括了向上帝的感恩祭,平安(团契)祭,和赎罪祭。有些是经常举行的,例如每天早晚,还有每年赎罪日的献祭;其它则是在特别情况下举行,例如赎愆祭,还有一些是敬拜的人献上的甘心祭。在利未记1到7章还有16章,详细的陈列出这些不同类型的祭典。
祭司们所承担的所有仪典职责里,也是耶稣的事工里最显着突出的一项,就是献祭,特别是赎罪祭,因此我们要特别着重这一点。
今天我们经常谈论献祭牺牲,如同是舍弃一些对我们有价值的事,为要得到更有价值的。让礼物成为祭物就在于舍弃使我们失去了对我们有价值的东西。在旧约时期,人们向上帝献祭不是因为上帝需要。献祭使得上帝的子民舍弃一些他们在乎的,为要得到更加有价值的——比如他们的罪得赦免。献祭使得信徒得以敬拜上帝,表明他们对他的顺服,甚至表达他们对上帝供应他们需要的感恩。当然,献祭总是应该在信心中体现的,应该有合宜的动机。上帝甚至会拒绝不是发自内心真诚的献祭。献祭的功效总是取决于献祭者奉献给上帝的真诚程度。
甚至在上帝借着摩西给予人详细的祭典礼仪之前,为罪献祭就是祭司任务里很重要的一项。例如约伯记1章,约伯为他的儿女们献燔祭,免得他们在聚集宴饮时不小心得罪上帝。而且事实上,自从人类犯罪以来,赎罪献祭就开始了。亚当夏娃首次犯罪以后,上帝就设立赎罪祭,借此祂能够赦免人的罪,修复与人的关系。利未记4到6章,还有民数记15章25到28节,都有赎罪祭的记载。
旧约献祭制度表明上帝对我们的怜悯,让我们看到,为罪付出赎价是有可能的。当然现在我们会说,在旧约里成就的是片段,是部分,等等,需要一次一次又一次的献祭,而在耶稣基督里,这是一次成就直到永远有效。这完全偿还了每一件罪。尽管如此,旧约建立起这个原则,就是为罪付出赎价是有可能的,所以赦罪是有可能的。[杰渃得·博瑞博士]
赎罪背后的整体意义其实是相当简明清楚,因着我们的罪,全人类都应该受到上帝的刑罚。因此,为了避免承受公义的惩罚,敬拜上帝的人于是献上代他们受刑的祭物。神学家们常称这样的做法是[替代性赎罪],因为在赎罪仪式里,替代敬拜者生命的祭物被献上。
在整个旧约历史里,所有的赎罪祭都只是一个表征。上帝借着赎罪祭赦免祂的百姓,但祂不是基于祭物本身的价值。相反的,所有旧约的赎罪祭之所以有其功效,乃是因为它们指向新约里耶稣舍命的实质功效。
新约圣经明讲,按着旧约里的献祭,上帝百姓的罪所得的赦免不是恒久的。为罪献祭只是延缓上帝的审判,而且必须一作再作。基督在十字架的受死,才是上帝所接受、唯一能彻底付清罪的赎价的祭。上帝提供旧约献祭的制度,以此为工具,透过它满有恩慈的将基督受死的功效授予旧约的信徒们。
当替代忠诚信徒的赎罪祭物被献上时,它们产生至少两个重要结果,但两者都靠着基督日后的舍命才达到果效。我们要提的第一个结果就是赎罪。
赎罪指的是献祭对敬拜者的果效,就是从敬拜者身上除去罪咎或罪状,保守他们免于承受上帝要倾倒在他们身上的愤怒。借着赎罪,敬拜者犯的罪该受的刑罚被置于替代的祭物上,他们因此受保护,得以避免上帝的审判。
圣经多处提到赎罪,特别是讲到罪被遮盖,或是隐藏,例如约伯记14章17节;诗篇32章1和5节。它有时也出现在讲到罪被除去的经文里,例如利未记10章17节;诗篇25章18节;还有以赛亚书6章7节。另外我们还看到,例如在以赛亚书53章6节,讲到罪被归到一个替代者的身上。
赎罪祭为信徒带来的第二个结果是挽回或和好。挽回指的是献祭对于上帝产生的果效。挽回是上帝的公义和忿怒得到满足,它指的是上帝的怒气得以舒解,而其公义得到满足。因着挽回,上帝能够在不逾越祂公义的情况下,向那些敬拜祂的人施予恩典和慈爱。
圣经里谈到上帝的忿怒得到满足或上帝的怒气转消的经文,都含有挽回的意思,例如民数记25章11到13节,还有申命记13章16和17节。
旧约献祭制度大大彰显了关于上帝的一整套真理,但特别是彰显了他的怜悯。我们经常从供应动物作为对人的替代,以此平息上帝的不悦、他的定罪和忿怒这个方面来思想这制度。但是,我们也要记得,这一切的整个动机,是由他的慈爱、他的怜悯驱动的;当我们想到怜悯,他对我们的同情时,这是与他的恩典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得到这恩典,是我们不配得的。利未记17章11节在这方面非常非常重要,不应把献祭制度看作是以色列民发明出来的,为的是让上帝站在他们这一边。不是的,这是上帝在爱中采取主动,好使有一种方法,他通过这方法可以住在这子民的当中。这样他们就能住在他的同在里,他们要作他的子民,他要作他们的上帝。这一切都彰显出他的怜悯,他的慈爱,他的恩典,所有这一切最终指向他在耶稣基督里所供应的,他是这一切的应验成就。所以在他里面,这些献祭预表的,现在成为现实,所以我们现在是在新的圣约意义上认识上帝。我们现在通过我们伟大的祭物,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可以直接来到上帝的面前。[司提反·威乐姆博士]
旧约献祭制度在几方面表明了上帝的怜悯,但其中一个典型的方面,就是赎罪日。你看到有帐幕或圣殿,它最里面的部分叫至圣所,在那里有约柜,里面有十诫。约柜之上有施恩座。在赎罪日,大祭司取了羔羊的血,把羔羊献在帐幕或圣殿外的祭坛上,然后通过幔子进入那所有部分中最神圣的地方,把血洒在约柜顶上。意思就是当羔羊的血遮盖被人违反的律法,上帝就要施行怜悯。当然,这是指向基督要作那真正的羔羊,他的血要遮盖我们违背的律法。请注意,上帝的怜悯是建立在那遮盖我们违反律法的宝血之上。[弗兰克·巴克尔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