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S:4.13耶稣祭司职份的现今应用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探讨了祭司职份的旧约背景,以及这职份在耶稣身上的实现。现在我们要来思考关于耶稣祭司职份的现今应用,耶稣大祭司的职份对于我们现今的生活到底有什么意义?

IV.现今应用

要如何将基督祭司的事奉应用于现今时代,一个合宜的方式就是威斯敏斯特小要理问答的第25个回答:基督执行祭司的职分,是一次性的将他自己献上为祭,满足了上帝的公义,使我们与上帝和好,并且为我们继续代求。

在这个回答里,小要理问答以基督对信徒的事奉,总结了他的祭司工作,其中至少提到三个部份,第一,它讲到基督自我献上为祭的事奉;第二,它讲到这一次性的献上为祭,使得信徒与上帝得以和好;第三,它也提到基督继续介于上帝和信徒之间的代求。

我们要顺着威斯敏斯特小要理问答所强调的,来思考如何将基督祭司的事奉应用于现今。首先,我们要探讨基督的献上为祭;第二,我们也要着重于他达成的和好工作;第三,我们要思考基督代祷的应用。让我们先来看基督的献上为祭。

献上为祭就基督舍命为祭,有三个回应是我们应该要有的,要相信他的拯救;第二,忠诚的事奉他和那些他所爱的人;第三,敬拜。让我们先来看相信这个回应。

相信圣经教导我们,上帝赐下救恩唯一合法有效的根据,就是耶稣在十字架的舍命。基督死在十字架,为的是拯救罪人。借用我们本课早先学到的词汇,耶稣成了挽回祭,满足了上帝的公义与愤怒,为的是赦罪,就是除去每一个相信他的人的罪。

因此那个信心是很重要的,为了能领受基督所带给我们的赦罪恩典,我们必须信靠他,也唯独信靠他。我们必须相信他是上帝的儿子,为我们的罪而死。我们的罪得被赦免,乃在于他为我们舍命。约翰福音2031,罗马书10910,以及约翰一书41416节等经文都讲到这样的信心。

跟随基督的人必须相信,我们的得救乃是基于耶稣的舍命,因为是耶稣所作的,所以有其功效。除他以外,无人能够拯救我们。

使徒行传412,彼得这么传讲: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使徒行传412)

我们无法赚取救恩。没有那个教会或圣徒可以把救恩给我们。我们必须靠着基督的恩典和他的献祭来使我们得救。

当我们唯独相信耶稣时,我们在上帝面前就有喜乐和确据。耶稣忠诚的按着上帝所命定的行每一件事,我们深信,他也一定会做到他所应许的每一件事。

就如我们在希伯来书101922节所读到的:我们既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又有一位大祭司治理上帝的家……就当存着诚心和充足的信心来到上帝面前。(希伯来书1019-22)

这里所提到的坦然,也可以说是信心,就是坚定的相信耶稣的舍命献上为祭,已足以赎我们的罪,而且也必然可以拯救我们。

我们得救的其中一个标志,就是我们感受到自己得救了。我们感受到自己是上帝家中的成员。圣经说圣灵与我们的心一同见证我们是上帝的儿女。这样,上帝真正的儿女是感受到他们被赋予了儿女的名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自己得救确定、或确据的程度不会有波动。我们确实想要在这种确据上有长进,但是,肯定在时间中,它会有起有伏。我们需要努力认识福音,天天向我们自己传讲福音,好使我们明白耶稣代替我们的时候,他为我们做成了什么,并且使我们能互相帮助。这就是我们在团契时做的事,我们彼此帮助,让彼此更确信我们有了神儿子的名分,我们已经得救,罪得赦免;我们听讲道时,圣灵向我们内心强调这一点,我们对基督的信心,对他为我们成就的事的信心就增长。所以每一个信徒的得救确据是天天起伏的,但在长期而言,在大方面上这应该是不断增长的。[埃瑞克·索尼斯博士]

真信徒会怀疑他们是否得救吗?当然会。人在圣经中看到这样的例子。我想你会看到以利亚坐在罗腾树下,你看到大卫在他写的一些大大哀叹的诗篇中,提出关于他与上帝关系的问题,我想你可以在彼得的生平中看到,也许紧接着他不认主这件事,他就出去痛哭。肯定的是,真信徒可能会怀疑他们是否得救。你是知道的,我们得救,不是因为我有多少得救确据,这样我就得救了。有时候,在福音派的圈子之内,我们倾向于那种方向。我们要求人作见证我有一个见证,我有一种像保罗一样的归正经历,是突然和强烈的。如果你要我作见证,我是可以给你作见证,长短都可以。有一天我曾不信耶稣存在,我也不在乎,然后在24小时之内,我相信他是上帝的儿子,是我的救主。然而,我是因着唯独相信基督完成的工作和他成全的事而蒙恩得救,不是因着我有大量的得救确据而得救。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可能会夺去你的得救确据。突然临到你无法理解的上帝护理之工,主把你世上最爱的女人或男子接走,这可能会把你大大摇动。有时候是生理的,心理的原因。一些人容易从悲观方面看事情,他们本质上属于容易质疑的人。我们都知道世上的悲观主义者,我想很有可能我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很容易问性质悲观的问题。有各种因素,有从上帝而来的因素。例如十七世纪的韦斯敏斯德信条表明,上帝有时会把他面上的光照从我们身上挪开,离开我们,好让我们更渴慕他,思念他这件事本身,就在我们身上产生作用,最终坚固我们的信心。这绝不是一种好的经历。但是作为父母有时会这样做。一个孩子开始学走路的时候,他们会把手从孩子身上收回来。他们在孩子身边,如果孩子要跌倒,他们是预备好把孩子接住,但在那一瞬间孩子得靠自己学习站立。类似地,上帝这样对待我们,让我们思念他,让我们因此得以成长。[德瑞克·托马斯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