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普罗|2.3人称义是因着信(2)

另一种理论认为,《雅各书》写于《罗马书》之前,而雅各 虽然和耶稣生活在一起,也听过他兄弟的教导和讲道,但是从未 听到过真正的福音。如此,雅各是第一个教导因行为称义的异端, 所以使徒保罗写了《罗马书》来消减雅各书信的有害影响。

这两种观点都对保罗、雅各以及最终对新约圣经的权威性 提出严肃的质疑。有没有可能在没有特别的诉求下调和这两种观点?首先,我们必须要问,雅各在他的书信中关注的是什么。我 们必须看看前面的二章 14 节,说到,“我的弟兄们,若有人说 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呢?这信心能救他吗?” 雅各在这里讨论到的是这个问题:称义是靠信心还是信心的宣告 (profession of faith)?有没有可能一个人做信心的宣告而没 有信心?我们不能断定所有加入有形教会的人—那些宣称信仰基 督的人和他们孩子所组成的团体,都是真正重生过且将自己的信 靠和信心都放在基督且唯独基督的人。

我们的主祂自己不也教导说,在末日会有许多来到祂面前称 呼祂,“主啊,主啊”的人吗?而祂会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 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马太福音》七章 21,23 节) 他还对他世代的人说,“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 (《马太福音》十五章 8 节)祂告诉我们,总会有稗子和麦子 长在一起—那些口称相信但不是真正信徒的人。(《马太福音》 十三章 24 ~ 30 节)

其实,如果我们对经文的理解是正确的,在每个有形教会中, 都可能有一些公开宣告他们对基督的仰赖和信心;但事实上他们 并不在神的国度里,因为他们不相信基督对他们的救赎。他们相信自己的好行为或者自己的义,又或者他们去了几次教会。他们 真的相信他们可以靠着还不错的生活进入神的国。但这些人离神 的国度十分遥远。

早期教会也需要解决这个问题,而雅各很实际的解决了这 个问题。他主要是在问:“这有什么好处?如果一个人说他有信 心但是没有行为,这能有什么好处?真信心不可或缺的标志是什 么?是否意味着我可以只相信耶稣为我而死,我就可以在余下的 日子里随心所欲地做坏事?”耶稣简明扼要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约翰福音》十四章 15 节) 路德明白这一点,他说的很精彩:“我们称义唯独因着信心,但 不是信心本身使我们称义。”能拯救我们的那种信心是 “fides viva” ,一种活着的信心,一种至关重要、生气勃勃的信心,一 种在顺服中呈现的信心。

我们不需要等到我们有了好行为,神才宣告我们属于祂。在 我们相信的那一刻,我们就被宣告属于祂。这正是保罗在解决的 问题;他竭力地指出,在我们相信基督的那一刻,祂所有的一切 都属于我们了。通过称义,我们不再被定罪、我们来到神的面前、 我们被赦免,真信心在我们心里活了起来。那信心将在一个更新 的生命中开始彰显。好消息是,我们不需要在神接受我们之前达 到那种生活。

然而,雅各正在处理另一个问题—那些说自己有信心但没有 行为的。简单来说,他在问“那种信心能救他们吗?”答案是一 个响亮的否定。一个不能激发好行为的信心就不是信心。雅各接 着称这种信心为死的信心。(《雅各书》二章 26 节)它里面没 有生命。它没有任何好处。它不能拯救任何人。

当雅各想要给读者们展示什么是真信心的时候,他用亚伯拉 罕作为首要的证据:“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把他儿子以撒献在坛 上,岂不是因行为称义吗?” (《雅各书》二章 21 节)雅各和 保罗同时诉诸于亚伯拉罕,而他们对亚伯拉罕生命中诉诸的时间 和要点不一样。雅各指向《创世记》二十二章。在《罗马书》第 四章中,保罗指向《创世记》第十五章,也就是我们在上一章中看到过的,用它来证明亚伯拉罕在信神的那一刻就被称义了。 《创世记》第十五章发生在以撒出生和被放置在祭坛上之前, 在亚伯拉罕行律法之前。但是当亚伯拉罕信神并相信祂的誓约时,

神称他为义。按照保罗所说的,亚伯拉罕是在《创世记》第十五 章被称义的。但是雅各说亚伯拉罕是在将以撒献在祭坛上时称义 的,比保罗所说的亚伯拉罕称义的时间晚了七章。表面上看来, 矛盾似乎愈发严重,但事实并非如此。

雅各和保罗在说两个不同的概念。当我们在阅读圣经的英文 译本时,可惜的是两者都使用了同一个希腊词—dikaiosynē,而 且在两种情况下都被翻译成了称义(justify 或 justification)。 但如果我们仔细研究 dikaiosynē 这个词的希腊词根,我们看到 它至少有着三到四种不同的含义。

一种含义是证明或者显示某物是它所声称的。这就是它在雅 各观点里的含义;记住,他在面对的是已经声称自己有信心的人。 现在如果亚伯拉罕说他有信心然后他有了行为,接着他的行为显 露、表现并证明他有自己宣称的真信心。这样说来,亚伯拉罕在 人类面前是被称义的,被证明公义的,因为人们透过他的行为看 到他的信心。

保罗则是在另一种意义上考虑称义。如果一个人声称自己有 信心,神不需要等待,也不需要看这个人做了些什么来知道他信 仰是否真诚。神可以看到人的内心。一个人一旦真的相信,神就 会知道。祂知道那信心是否诚恳。祂不必等着看一个人长期以来 所结出的果子来评估他信心的真实性。这是从神的角度来看称义。

要理解保罗和雅各之间对于信心和行为这个看似矛盾的问 题,关键是要意识到称义这个词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用法:关于我 们在神面前的地位(保罗)、关于我们在人中间的评价(雅各)。 我们称之为神学意义上的称义就是保罗在给罗马人的书信中所竭 力解释的。他解释说一个人如何在公正又圣洁的神面前称义。然 而,雅各所说的是一个人信心的宣告是如何在人眼中称义的。

当谈到称义这个词的时候,保罗和雅各是在两个完全不同的 层面上。但是从宏观的教义,神学意义上的称义—也就是一个不公正的人如何在圣洁公正的神面前侍立—是保罗教导的主题。保 罗没有妥协,也没有商量,他宣称一个人是因着对基督的信,并 且唯独因着对基督的信而被称义。“所以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 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称义。”(《罗马书》三章 20 节)尝试用 雅各的教导来误导保罗的清晰的教导,是同时完完全全地误解了 保罗和雅各。

我们对基督的顺服会显示出我们信心宣告的真实性,但并不 是我们得救的基础。就算我们最好的行为也会被我们生命中持久 的罪恶玷污。我们所能做到最好的善行也不能为耶稣基督完美的 公义添斤加两。重点在于我们依靠谁的功劳得救。是通过耶稣的 功劳,还是通过我们的功劳,还是通过教会圣徒所积攒的善行?

在神面前,唯一真实的、本质的功劳是由耶稣赢得的,所以 我们应当奔向耶稣。我们应当牢牢的抓住耶稣,知道信心的生活 意味着义人将因信得生(《罗马书》一章 17 节),并且相信基 督以及唯独基督对我们的救赎。因为只有祂才能达到公正圣洁之 神的标准。

神既是公正的,也是称义者。这个令人惊叹的福音真理就是 祂将基督的义转给我们,把我们的不义转给基督。祂圣洁、公义 的律法没有受到一丝一毫的影响,而他的公正不变。但与此同时, 祂彰显出祂的怜悯和恩典。

@RTF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