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P:7.5 预言的确定性

我们看见了干预性历史偶发事件是有可能影响预言的应验,现在我们要去看另一个主题:那就是当旧约信徒听到预言的时候,他们有什么把握呢?他们有信心神要应验先知所说的预言吗?

四、预言的确定性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复习一下旧约预言的种类。在前面的课文中,我们看到了旧约预言的一个主轴,那就是恩约祝福和审判之间的变化。先知的预言可以被分为两类,那就是神对大自然和战争的祝福,和神对大自然和战争的审判。我们在前面的课文中看到了另外的结构性主轴。所有的先知预言是在或轻或重的审判与祝福的范围之内。你会记得先知宣告各类型的轻度祝福和审判,最严重的审判是被掳的威胁,而最大的祝福是被掳之后的复兴。处理先知预言的基本取向,能够帮助我们看见先知传达给原来听众的基本讯息。

到了这里,我们要在结构中加入先知预言的第三个层面。旧约先知不仅仅向他们的听众宣告或轻或重的祝福和审判,他们也表明了神要执行审判的决心有多大。在一方面看来,先知告诉听众神执行某一个预言的决心是有限的,另一方面,他们也表明了神是极度坚决的叫预言应验。我们必定要记住当先知谈到神实现预言的决心程度的高低的时候,他们是以人的角度去谈论神。如果我们从神永恒不变的计划的角度去看,神决定要实现的事情都必然实现。但是当神与人沟通,制定出他照管的计划的时候,他有时候会表明他的极大的决心,有时候又会表明他的决心不是那么坚决的。

有条件的预言

旧约预言中有关神的决心这个层面是广阔的,我们将会在这个范畴中指出显示神决心的四个方面。第一方面,先知作了一定数量的预言,其中表示神没有承诺历史要朝那一个方向走。他们作表示的方法是,以明确的条件去叫他们的预言附合资格。明确的条件是采用『如果…就会』这类声明,这类声明在旧约先知书中出现了好多次。例如在以赛亚书第1章19到20节中,我们看到这个条件性预言:

「你若甘心听从,必吃地上的美物;若不听从,反倒悖逆,必被刀剑吞灭,这是耶和华亲口说的。」(以赛亚书第1章19-20节)

在这段经文中,先知以赛亚非常清楚地表示了神的子民是有选择的。如果他们听从神,他们就会得到祝福,但是如果他们拒绝服从,他们就会被审判。一次又一次地,先知向神的子民表明这种情况,让他们知道神对于历史的取向是抱开放的态度的,神的子民的选择是历史取向的决定性元素。

无条件限制的预言

有关神的决心这个范畴的第二方面,是以不附合资格的预言的方式出现。这类经文简洁地谈到将来的事,其中没有指出明确的条件。在这些情况之下,先知表达在这个时刻中,神决心要叫历史朝一个特定的方向走。但是我们从这些预言的结果中知道,人如果作出比较高水平的回应,事件的方向是会改变的。我们已经在约拿书第3章第4节中看到这种预言的例子,先知约拿这样说:

「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约拿书第3章4节)

在这预言中并没有明确的条件,先知约拿同时也清楚地说明了神坚决地要毁灭这个城市。可是,尼尼微城中明显的和普遍性的悔改,引致神延迟了对那个城市的审判。

恩约祝福同时以不附合资格预言的形式出现。听听哈该在哈该书第2章21到23节中对所罗巴伯所说的话:

「你要告诉犹大省长所罗巴伯说:我必震动天地;我必倾覆列国的座,除灭列邦的势力,并倾覆战车和坐在其上的。万军之耶和华说:『我仆人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啊,到那日,我必以你为印,因我拣选了你。』」(哈该书第2章21-23节)

这段经文讲明了神要毁灭以色列四周的国家,并且要叫所罗巴伯作王,统管他的子民。

在这里没有列出明确的条件,我们也知道所罗巴伯并没有作以色列的王,以色列四周的国家也没有被毁灭,预言中所说的事都没有发生。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那是因为被掳后的群体并不顺服神,人的偶发选择影响了预言应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