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P:2.5 当前的理解
在过去,神学家采用这种一般的看法去理解契约,因为他们再没有更好的解释了。但是当代对契约的理解比这些过去的公式更完满。在近数十年来,许多重要的考古学发现帮助我们突破性地理解旧约中约的观念。这些突破使我们能够了解契约是如何建立起旧约先知的工作期望的。古代近东的发现显示,旧约经常以跟古代政治条约相类似的方式,去描述神与以色列的关系。在古代的中东,国际条约一般出现在国与国之间。虽然这些条约形式的形成方法都不一样,其中却是有共通点的,目的是叫整个区域的居民都了解条约的运作。因此,神以约的形式与以色列建立关系,这些约在许多方面来看与古代近东的条约是相似的。
在《圣经》时代里,条约一般来说是建立在具有相等地位的国家之间,我们称这些条约为平等条约。例如,埃及和亚述也许在历史的某些期间是平等的。可是很多时候,古代世界的条约是一个国的王和一个城市或小国的君王之间的协议。例如,迦南地各城市的王多次与大埃及帝国立约。这种条约被称为附庸条约。宗主一词简单地指国皇或皇帝,附庸当然就是皇帝的仆人了。宗主或皇帝订立这关系的规则,并且假设会为附庸提供保护和关注其利益。相对来说,附庸或仆人要透过缴纳税款和在战争中提供援助来对宗主表示忠诚。
附庸条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皇帝给他的代表人或使者特别的角色。宗主经常差遣使者或大使去提醒附庸国他们之间所立条约的条款。这些使者是契约条款的检察官。他们设法使附庸国依从所订立的约章,但是附庸国经常不遵守所立的约。宗主对他们的附属国非常有耐心,但是最终如果附庸拒绝听大使的话,宗主会使用军事力量去打败那些小国。
古代近东使者的功能为旧约先知提供了一个模式。先知是神契约的使者,或者称他为契约的检察官。他们从神圣君主的宝座领受讯息,神圣君主透过他们与附庸国讲话。先知偶尔因为以色列遵从契约而称赞他们,但是,他们的主要讯息是为了人们不断违反契约而作出警告,不守约会带来愤怒的神的攻击。
旧约先知书中这个看法非常明显,不用再作强调。先知是神的使者。他们在附庸国以色列面前代表神这位大宗主。只有当我们记住这个基本立约模式的时候,我们才能够了解先知为神所做的工作。
以赛亚书第6章是个耳熟能详的故事,这个故事非常清楚地说明了使者模式的重要性。虽然在这章里没有明确地提及契约,但是先知作为王的使者和契约检察官的概念,引导了以赛亚书第6章的整体陈述。以赛亚在起头的五节经文中领受了异象。在这异象中,他看见神坐在天上的宝座上。在以赛亚书第6章1节里,先知报道说他看见神
坐在高高的宝座上。他的衣裳垂下,遮满圣殿。(以赛亚书第6章1节)
当以赛亚当面看到这情况的时候,他在第5节中这样惊叹地说:
「我眼见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 (以赛亚书第6章5节)
这个段落明确地指出先知是多么的了解神。神是他子民的王,他作宗主、作王,他坐在至高的宝座上接受敬拜。先知有特权进入到神圣宗主的同在里。
即使如此,我们必须问为什么以赛亚被邀请去看神宝座荣耀的异象呢?以赛亚立刻知道原因的所在。以赛亚看着他宗主的宝座,在第6章5节里说:
「祸哉!我灭亡了!因为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以赛亚书第6章5节)
以赛亚被呼召到神圣宗主的同在中的原因,是因为罪在附庸国家中严重地撒播蔓延。这是在旧约中一般先知被呼召的原因。神子民远离跟他们立了约的主,不再忠诚,因此,神呼召他的先知去执行契约。
在第6章第6和7节里,撒拉弗来到以赛亚跟前,以灼热的煤炭清洁他的嘴唇。这洗涤的过程使以赛亚能够服侍神,当神的发言人。再下来在第8至13节中,以赛亚接受委派去执行契约。在第6章8节里,主说:
「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呢?」(以赛亚书第6章8节)
主要差派一个人到以色列作他的使者。以赛亚以我们都很熟悉的字句回答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以赛亚接受他的呼召,就如被大宗主差派到以色列国那样。以赛亚书剩下的部分说明了先知怎样担任这个角色。他与国王、其他的领袖和国民说话。他谴责他们违反契约,并凭着契约的祝福为神的子民提供希望。在以赛亚书第6章里描绘的形式在其他的旧约预言中也常常出现。先知是坐在宝座上的大宗主的使者,他们把讯息带到附庸国以色列去。
五、总结
在这一课里我们通过看了先知的工作,从而探索先知的经历。我们看了他们领受的许多职称,也研究了先知的职称在以色列的历史中如何发展和改变。最后,我们看了决定先知工作的基本期望。
我们对于旧约先知书仍然有许多困惑的地方,如果我们记住他们的职称、他们所经历的过渡期和神期望先知如何代表他所立的约去说话,我们就已经能够避免其中许多混乱的地方。如果我们记住有关先知的这些要点, 那么我们就能够在今日的世界中应用他们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