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B:7.6 我们都受信仰分裂之苦
《圣经》原本和现代的受众除了是有罪的上帝形像,也因为我们都受信仰分裂之苦而互相类似。
信仰分裂
从一开始上帝默示《圣经》的时候,读《圣经》的人就一直是属于这三种信仰群体的其中一种:不信的人,假信的人和相信的人。
不信的人是那些拒绝顺服上帝,使自己与祂为敌的人。人类的这种分裂包括所有未曾听过上帝对以色列和教会所作特殊启示的人,也包括许多听过的人。
假信的人是表面向上帝委身。他们可能有相信之人的外表,但却没有真的信心,结果就是他们不能得救脱离上帝永远的审判。
相反的,相信的人是真诚、忠心向上帝委身的人,因此得赎脱离罪,得救脱离上帝永远的审判。
总的来说,《圣经》对这三种信仰群体人类的现代应用,应当和原本对这些同样人群的应用非常类似。对不信的人,《圣经》首先的目的是约束罪,暴露他们失丧的光景,呼吁他们悔改以致得救;在现代的应用中,我们做同样的事。对假信的人,《圣经》的经文是要约束罪,揭露他们的假冒为善,呼吁他们悔改以致得救;在现代的应用中我们也朝同样的目标努力。对相信的人,《圣经》经文是要约束他们的罪,警告失败,带领他们走向靠上帝恩典的感恩生活;作为现代的基督徒,我们应用《圣经》也是要达到相同的目的。
除了是有罪的形像,受信仰分裂之苦,原本和现代的受众也因为是贯穿历史一直存在到今天相同的人的分类而互相类似。
分类
我们可以按许多不同的方式给人分类。例如,我们可以按照我们具有的特质或属性分类。一些人是老人,其他是年轻人;一些人是男性,其他是女性;一些人富裕,其他人贫穷;一些人大有能力,其他人软弱,等等等等。我们也可以按照与其他人的关系分类。我们可能是父母、儿女、弟兄姊妹、主人、仆人、朋友,或任何其他类型的人。或者我们可以按我们做过的事分类,像英雄和罪犯;或按我们的工作,如牧师和农夫。《圣经》原本的受众情况也是如此。
实际上,《圣经》很多部分是专门针对特定分类的人说话。我们看到有经文专注在愤怒、或有爱心,或懒惰,或悔改,或富有,或贫穷的人身上。我们也发现具体对丈夫、或妻子、或儿女、或执事、或强盗、或雇员这样的人说话的经文。
因为这些相同分类的人在每一个时代都存在,这些分类就形成了原本受众和所有后来受众之间有意义的联系。这些联系有助指引我们的应用。古代和现代的有钱人可以从关于财富的经文得出类似应用。古代和现代的领袖可以从关于做领导的经文得出类似应用,等等等等。当我们认识到我们和《圣经》原本的受众有这些同样的联系,这就会帮助我们努力把《圣经》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