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B:5.4《圣经》经文完全价值的问题

目前为止,在我们对《圣经》含义复杂性的讨论中,我们已经看到为什么更正教强烈坚持《圣经》文字含义的重要性和其范围。所以到了这里,我们就预备好来看我们说的,《圣经》经文完全价值的问题。

三、完全价值

福音派学者时不时地会提到sensus plenior,即经文的「完全价值」这个观念。这个名词的意思是,我们固然强调《圣经》经文的字面含义或原本含义的重要性,但我们也要理解《圣经》后面的内容常会引用前面的叙述,而那样的引申并不只是重复经文的原本含义而已。特别是新约《圣经》作者们指出基督是如何成就了旧约《圣经》的应许。新约作者这样解释旧约《圣经》是正确的。他们所说的,没有抵触旧约《圣经》的经文意思,但是他们也没有拘限于旧约《圣经》的原本含义而已,而是领会到旧约《圣经》经文里更丰富完整的意思,sensus plenior。因此,按着这个思路,我们谈论所谓的每段《圣经》经文的「完全价值」或「完全含义」。

我们在这一系列课程里,要把《圣经》经文的完全价值定义为:

一处经文全部的意义,包括它的原本含义,它一切的《圣经》详述,以及它一切的合理应用。

原本含义是指《圣经》文字的含义,是经文最基本的方面。《圣经》详述是《圣经》一部分直接或间接评论另外一部分的地方。合理应用是《圣经》对读者生命带来的影响。

按照对《圣经》完全价值这个定义,我们的讨论要分成三部分。第一,我们要聚焦来看原本含义这个概念。第二,我们要讨论《圣经》详述。第三,我们要探讨《圣经》对我们生命的合理应用。让我们从原本含义开始。

原本含义

在前面一课,我们对原本含义的定义是上帝和人类作者联合赋予一份文本,要向它原本受众传递的观念、行为和情感。

正如我们已经说过的,经文原本含义等同于它文字的含义,正如这个定义表明的那样,原本含义是多面的。上帝要《圣经》在多层面上冲击它起初的受众。它传递观念,就是原本受众应该能够在经文中看出来的观念。它传递行为,就是经文中指出要做或不做的活动。它也传递情感,经文传递或表达的态度和感受。

让我们举一个例子,看一节经文怎样传递观念,行为和情感。我们来看出埃及记20章13节:

不可杀人。(出埃及记20章13节)

让我们从原本含义的定义这个角度来思想这节经文。 上帝和人类作者联合起来,要通过不可杀人这条诫命,向它的起初受众传递什么观念、行为和情感?至于观念,这节经文明确传递了禁止错误夺人性命这个观念。言外之意,它传递了人的生命对 上帝来说是宝贵这个信息。它以诫命的形式出现,意味着 上帝对人类拥有主权。

至于行为,这条诫命是对上帝在历史中作为记载的一部分—— 上帝亲自参与了向摩西传达这条诫命的行为,而摩西又把这条诫命传给 上帝的百姓。这表明 上帝要摩西带领经过旷野去到应许之地的百姓,就是出埃及记这卷书起初的受众,不要参与到杀人这行为当中。至于情感,这节经文教导我们, 上帝恨恶杀人,他决心捍卫公义。

禁止杀人这条诫命原本含义是多面的,为的是把上帝和摩西明确的观念、行为和情感传递给它起初的受众,也是为了教导他们, 上帝对他们自己的观念、行为和情感有什么要求。每一段《圣经》经文都类似。

结果就是,如果我们要获得经文完全的价值,我们就需要认识到原本含义的复杂性。如果我们忽略了这些复杂性,就会错过《圣经》要教导我们的大量内容。

改教者们发展出两个解释经文的方法:文法与历史的解经法。一方面,他们自问:就字句上这段经文在说什么?另一方面,在它原本的场景上,它到底要说什么?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提供了经文的基本架构,以此为范围,而得出合理正确的经文解释;而同时在这个范围里,我们也需要谦卑的说经文可以从不同的方式来理解。如果一个意思无法从文法的角度来解释,或是无法从历史场景的角度来解释,我们就必须放弃那样的意思;但在这两个范围里,还是可能衍生出一些经文的解释,那么我们就要谦卑的加以探寻。——约翰•奥斯沃特博士

《圣经》是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研读,但这并不表示可以随心所欲的解释。有些事情是很明显的,好比说信经里的主要原则对我们就很有帮助。信条的原则保守我们对《圣经》不至于有错误的解读。同时,如果我们以傲慢,教条主义的心态来与另一个《圣经》解释者对话,我们从基本的态度上就是错了。——凯里•温赞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