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B:10.10 怎样处理文化多样性
我们看了在文化重要性光照下的现今应用,以及今日世界对立文化理想的这些问题之后,现在能来看第三个问题,我们今天应用《圣经》的时候,应该怎样处理文化多样性的问题。
文化多样化
我们去到世界不同地方拜访不同信徒的时候,很明显的就是,我们的语言、穿衣打扮、我们的饮食、音乐,还有很多其他文化模式可以是非常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如果我们都努力要遵循《圣经》标准,那么为什么我们的文化模式已经朝着如此不同的方向发展?不言而喻的是,我们存在着的一些差异是因为我们都没有完全遵循《圣经》的方式生活。但是,除了我们的失败外,还有很多合理的原因,使我们期望在全世界上帝百姓当中发现文化的多样性。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随着新约时代开启,上帝的百姓不再是单一民族。在过去两千年间,随着福音越来越远传遍全世界,上帝忠心的百姓已经面对在日益多样化的文化中为基督而活的挑战。这种挑战带来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应当容许多大程度的文化多样性,我们应当怎样设立界限?
《圣经》中有很多地方回答了这个问题,但其中一处探索这问题的最好地方,就是在哥林多前书第9章19到23节。在这一段《圣经》中,保罗告诉哥林多教会:
我虽是自由的,无人辖管,然而我甘心作了众人的仆人,为要多得人。向犹太人,我就作犹太人,为要得犹太人;向律法以下的人,我虽不在律法以下,还是作津法以下的人,为要得律法以下的人。向没有律法的人,我就作没有律法的人,为要得没有律法的人;其实我在上帝面前,不是没有律法;在基督面前,正在律法之下。向软弱的人,我就作软弱的人,为要得软弱的人。向什么样的人,我就作什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凡我所行的,都是为福音的缘故,为要与人同得这福音的好处。(哥林多前书第9章19-23节)
保罗在这一段描写了他坚持要实现福音使命,这如何带领他接受广阔范围的文化观念,行为和情感。正如他在22节概括的那样,「向什么样的人,我就作什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
保罗作为一个到处旅行布道的人,他发挥异乎寻常极大的文化灵活性。在20节他说,他在犹太人群体中,「作津法以下的人」。在21节他说,当他在外邦群体中,他「就作没有律法的人」。
但是请注意,保罗怎样限制他愿意接受的文化多样性。在20节他说,「我虽不在律法以下,还是作津法以下的人。」换言之,保罗遵从犹太群体的文化模式,但他不受按当时宗教领袖理解的律法约束。在保罗的时候,大部份的法利赛人和宗教领袖只是用律法来炫耀他们自己的自义。但是正如耶稣在马太福音23章表明的那样,这种行为导致定罪和死。在这里保罗解释说,他接受文化,却不接受那最终只能把他带在上帝审判之下的文化标准。
类似地,他在21节说,「我就作没有律法的人其实我在上帝面前,不是没有律法;在基督面前,正在律法之下。」保罗一同担当外邦人群体的文化观念、行为和情感,但是,只到他并不违反基督为他新约百姓解释的上帝律法含义的地步。
几乎同样的是,忠心跟从基督的人要在今天实现福音使命,就必须预备好,无论何时遇到其他文化背景的人和处境,他就要不同地应用《圣经》。地方教会,基督徒所做的生意,学校,医院,甚至友情,也会彼此不同。当然随着时间过去,这些群体随着所涉及的人和处境改变也要改变。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有自由,按照我们想要的任何方式塑造我们群体的文化。相反,正如使徒保罗一样,今天跟从基督的人,必须牢固坚守在《圣经》范围之内。我们以不同方式把《圣经》应用到我们所在群体的时候,这种对《圣经》忠心的坚持,就是现今应用其中一个最复杂的方面。
上帝向我们启示他自己的时候,他是在时空之内向我们启示,这就是他启示荣耀的一部分,是他的救赎计划。当我们从旧约《圣经》时代来到新约《圣经》时代,很明显我们是与不同的文化,不同时期的人进行互动。我们看到有各种各样的文化多样性,是和历史上某些地方联系在一起的,是和从文化和背景角度讲的某些地方联系在一起的。我们怎么知道哪一种多样性是适用在我们身上,我们应当怎样把它活出来?我认为,我们首先需要按照某种道德要求的标准评估文化多样性。某些文化多样性是要被拒绝的,因为它们与上帝造我们人的目的,他的道德标准并不一致。这些做法虽然可能反映出文化多样性,却是反映出偶像崇拜,可能反映出的是一种对上帝和他标准的拒绝。——司提反威乐姆博士
贯穿《圣经》历史,每一个忠心上帝的群体都坚守某种文化模式。但是其他文化模式随着时间发生变化。要决定我们效仿《圣经》中任何文化模式,要效仿得如何密切,其中一个决定方法,就是留意是否有某一种特别的文化特征,是贯穿《圣经》维持不变的,还是为切合不同的时代、群体或环境而发生改变。如果《圣经》里的文化模式发生改变,我们应当期望它们在我们的时候也会改变。但如果文化的方面贯穿《圣经》历史是不变的,我们就必须把它们看作是我们今天的标准。
比如说在过去2000年,家庭结构和生活处境已经发生改变,但是《圣经》一贯教导,儿女要孝敬父母,这对我们今天来说依然是有效的。虽然从一种文化到另一种文化,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法律体系有所不同,但《圣经》从来没有改变这个事实,就是上帝的百姓被传召来作见证时,理当作诚实的见证人。政治制度、服装、音乐、食物偏好,还有文化的许多方面,贯穿《圣经》历史发生改变。但是在我们的家庭、工作场所和群体中,荣耀上帝服事上帝的命令一直是保持连贯不变的。
作为跟从基督的人,每次我们把《圣经》中的一种文化模式应用到我们自己的时候,都应当小心分辨这些延续性和非延续性。
五、结论
我们在这一课探索了《圣经》文化和现今应用的几个重要层面。我们看了在《圣经》最初几章中文化的《圣经》基础,我们看了在旧约和新约中文化的《圣经》发展。我们探索了《圣经》中文化的方面,应当如何影响我们对《圣经》所做的现今应用。
《圣经》本身讲得很清楚,忠心跟从基督的人必须应用《圣经》的教导,不是简单对他们自己这些个人进行应用,还要应用在他们生活的文化层面。就算在新约时代,我们仍然是带着上帝形象样式的人,我们已经得到呼召,要按照讨上帝喜悦的方式建造人类文化。这使命或御令要继续生效,直到基督再来。所以,我们必须学习怎样把《圣经》启示应用在现今文化的每一个层面和领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