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B:2.6 忠心生活的动力
我们已经看了希伯来书作者的劝勉坚忍,这引发出一系列的回应。现在让我们留意作者如何表明积极和消极方面的动机,以此鼓励受众坚忍。
动力
一方面,作者把他的许多劝勉与积极的动机紧密联系在一起。例如在希伯来书4章13到16节,他讲到从基督领受恩典和帮助,在13章16节他努力鼓励受众,让他们知道某些行动是讨上帝喜悦的。希伯来书作者一次又一次让人看到,直到永远的赏赐是忠心生活的动力。例如他在希伯来书10章35节说道:
所以你们不可丢弃勇敢的心;存这样的心必得大赏赐。(希伯来书10章35节)
但在另一方面,希伯来书作者常常使用消极方面的动力劝勉受众。这些劝勉主要是关于上帝审判的警告和威胁。例如他在希伯来书2章2到3节指出,那些悖逆天使的人受到惩罚,如果这样,那些忽略在基督里救恩的人,怎能期望可以逃脱上帝的审判呢?在6章4到8节他警告任何已经离弃的人是「近乎咒诅」。他在10章26到31节警告人「惟有战惧等候审判和那烧灭众敌人的烈火。」
希伯来书其中一个重大主题,就是人需要坚忍。读希伯来书,看到书中的警告和劝勉,就不可能不注意到作者对他们所说的话,他确实向他们传道,他们需要坚忍,他们需要继续前进,他们不可回头,而是需要在基督徒人生中继续向前。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我认为他很好做到了平衡鼓励和警告,而这些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次又一次在鼓励方面,希伯来书突出的是把基督和旧约人物、百姓和圣约进行对比。耶稣比摩西更大,他带来一种更大的安息,他是一位更伟大的祭司,他有更美的祭物;但另一方面也是警告。警告在希伯来书发挥的功用,就是提醒基督徒受众和读者说:「如果我不坚忍,如果我不定睛在基督身上,如果我不继续与他同行,仰望他,因着他是谁,他有一切的荣美,他是荣耀的主,已经来到的那位伟大的大祭司,因着这一切,在他以外就没有救恩。」所以这两样结合在一起,给了积极的动力,也给了那种消极的反复强调,让我们继续奔跑,使我们继续定睛仰望耶稣,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
——司提反·威乐姆博士
对希伯来书受众关于审判的警告,这常常让解经家感到困惑,因为听起来似乎真正相信的人会失去救恩。出于这原因,希伯来书这些部分常常成为在这问题上持守不同观点基督徒的战场。虽然时间不容许我们在这里非常深入讨论这神学问题,但评论这问题的两个重要方面,这依然对我们会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必须记住,希伯来书并不是一本专业的系统神学著作。我们这样说的意思,就是《圣经》常常使用术语,甚至关于救恩的术语时,其中的多样变化,要比基督教神学家和神学传统的变化更多。事实上,教会的每一分支都倾向更狭义地使用某种神学术语,比这些术语在《圣经》中使用的各种方式更狭义。如果我们希望建立不让人感到混乱的神学体系,这样的做法几乎就是无可避免。但这种方法也很危险,因为这很容易就把我们用的术语和说法的狭义定义读进像希伯来书这样的著作中。在认识希伯来书作者是如何描述那些变得背道,离弃基督的人方面,这种危险显得特别明显。
在一方面对我们很有帮助的,就是指出希伯来书作者从来没有描述背道的人是已经「得称义的」。在新约《圣经》当中,这说法始终都是用在真正相信的人身上的。但另一方面,希伯来书作者确实使用了一些术语,福音派经常只把这些术语用在真正相信的人身上,即使新约《圣经》并没有这样使用。例如作者在希伯来书6章4到6节警告说:
论到那些已经蒙了光照、尝过天恩的滋味、又于圣灵有分、并尝过 上帝善道的滋味、觉悟来世权能的人……可能离弃。(希伯来书6章4-6节)
这里难解的地方,就是我们当中许多人按照我们专业的神学术语中,使用这些和类似的说法,只用来描述真正相信的人。其他的例子包括希伯来书10章29节,那里描写约的血使背道的人「成圣」,或者10章32节说他们「蒙了光照」。
实际上,新约《圣经》使用类似的描述来讲加入教会中的那些人,神学家经常称为「有形教会」。这与「无形教会」,或者由真信徒组成的群体明显不同。有形教会的人是那些外在来看是教会的一部分,但不一定从内在来说是教会中的人。这种教会中人群的分别,与罗马书2章28和29节在那些「外面」作犹太人——希腊文是phaneros(fan-er-os’)φανερός——在外面,身体上受割礼,和那些「里面」作犹太人——希腊文是kruptos(kroop-tos’)κρυπτός——就是心里受割礼的人所作的区别类似。
第二,我们总要记住,上帝对于背道审判的威胁,这并不是希伯来书独有。例如我们在好像哥林多前书10章1到13节,彼得后书2章21和22节这样的经文中看到类似警告。新约《圣经》在总体上教导说,那些有在基督里以致得救信心的人要坚忍到底,但那些彻底拒绝基督的人,证明他们的信心并不是以致得救的信心。他们的信心只不过是神学家经常称为的「暂时」,或「假冒」的信心。正如约翰一书2章19节解释那些背道之人时说:
他们……若是属我们的,就必仍旧与我们同在;他们出去,显明都不是属我们的。(约翰一书2章19节)
任何时候任何人离弃基督教信仰,他们就表明他们并没有实际归属于无形教会。
希伯来书中有五处警告的经文,我们大部分人论证得出结论,这五处经文实际上有一个要点,所以我们能说,这些众多的警告,其实只有一个主要目的。从教牧角度而言,它们的目的相当简单。他要他会众中每一个人坚忍,跟从基督。这里确实上要作出几点说明。这些是真正的警告,不是假设性的,并不只是一种吓人的策略。但有一点需要指出的,就是他身为牧师对他们说话,就如牧师在星期天早上对一群会众说话一样。但是他并不是全知的,他并不知道他会众中每一个灵魂直到永远的光景。他知道他们认信基督,但是实际上,按照新约《圣经》神学,只有时间能证明这一点。我的意思是,我们在约翰一书2章19节看到例子,事实上那些离开真道,离开真道群体的人,因着出去就证明他们从来没有真正是我们当中的一员;约翰是写信给在小亚细亚的教会,同样,我们在这里,在希伯来书看到,他是对那些承认基督的人说话,但其实只有时间才能证明他们是否认识基督。
——百瑞·乔斯林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