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B:2.10 新约
第四大部分是希伯来书8章1节到11章40节,关注的是新约。在此希伯来书作者通过讨论新约如何超旧约,就进一步解释了基督的超越,他是上帝设立身为君尊王朝的大祭司。
「新约」这术语出于耶利米书31章31节。先知在这节经文中预言,上帝要在末后日子,在以色列被掳之后,把一个最终更新的约赋予以色列和犹大。以赛亚书54章10节和以西结书34和37章把这同一个末世的约被称为「平安的约」。所以在这一点,希伯来书作者从他对在末世麦基洗德的讨论转移到对新约的讨论。
希伯来书这一部分包含八个主要部分。第一,希伯来书8章1到13节引入这种观念,就是耶稣作新约的中保,他在天上是尊贵的王朝大祭司。
作者在1到2节明确声明他所说的「我们所讲的事」。他解释基督这位身为君王的大祭司,在天上,在真帐幕里服侍,「这帐幕是主所支的,不是人所支的。」
换言之,利未人的祭司职分在地上应验了这角色,但他们的祭司职分是建立在律法之上。在旧约,摩西之约设立地上的利未人祭司职分,但这职分因以色列的罪而失败了。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耶利米书31章所讲的新约不可能失败,因为正如希伯来书8章6节告诉我们的:
这约原是凭更美之应许立的。(希伯来书8章6节)
这些「更美之应许」带来了上帝百姓完全的改变,对他们的罪最终永远的赦免。
作者在希伯来书9章1到28节详细说明了这事实,就是耶稣在天上身为君尊祭司的职分,是超越了利未人的祭司职分。他开始论述这部分时,提到摩西在地上帐幕的摆设,这些摆设表现出与上帝在天上圣所一样的特点。另外,他描写了利未记16章34节命令的一年一度赎罪日祭司的工作。这证明地上帐幕的献祭不能完全解决罪的问题,而是需要每年重复献祭。这些献祭是上帝设立的,直到历史达到在末世圆满的时候,他在希伯来书9章10节把这称为「振兴或改革的时候」。然后他在希伯来书9章11节补充说:
基督已经来到,作了将来美事的大祭司。(希伯来书9章11节)
这陈述强调,那些相信基督的人通过他作为祭司完美献上赎罪祭的工作,已经得释放脱离了罪,现在已经有了一条通道,可以来到天上施恩的宝座。
希伯来书作者在书中所做的其中一样对比,就是耶稣为罪献祭,对比旧约的献祭制度,在那旧约的献祭制度中,祭司的工作绝不能完全实现。祭司要不断一次又一次为罪献上祭物。作者所说明的要点,就是这工作并没有完全完成处理罪所需的工作,但耶稣的工作完全完成了这工作。事实上,耶稣是那位伟大的大祭司,一旦为罪把自己作为祭物献上,就坐在上帝的右边,而古代的祭司是长久站着,因为工作还没有完成。但耶稣坐下,希伯来书作者解释这一点,说这是指他的工作已经完成,罪已经得到完全对付,已经被除去。
——康斯坦丁·坎贝尔博士
作者也解释了为什么耶稣的献祭必不可少。他使用了遗嘱为例,一般来说遗嘱是在某人去世时启动。摩西之约是由死和血启动,所以作者论理说,新约也要由死和血开启——用基督的血在上帝天上圣殿的至圣所里开启。但在这情形里,这遗嘱继承的是赦免,所以除非人已经被耶稣献祭的血洁净,否则就不可能得到赦免。作者在希伯来书9章26节这样说:
他……如今在这末世显现一次,把自己献为祭,好除掉罪。(希伯来书9章26节)
耶稣一次除掉罪,因为他的血不是在人手所造的圣所里洒下的。他把自己献为祭,进入天堂。正如上帝在耶利米书31章34节应许那样:
我要赦免他们的罪孽,不再记念他们的罪恶。(耶利米书31章34节)
耶稣作为赎罪祭死了,使他的百姓免受审判。作者结束这部分时说,基督要再来,但不是为了再次承担罪;耶稣再来时,要为那些等候他的人带来完全的拯救。
希伯来书10章1到18节继续把摩西之约与新约作比较和对比。这一次作者断言说,在新约中耶稣的大祭司职分带来对罪的最终赦免;他重复说赎罪日的献祭是每年一次让人想起罪,但不能除去罪。他承认,献上动物为祭,这绝不能讨上帝喜悦。他引用大卫在诗篇40篇说的话,大卫把他自己按一种理想献上,他解释说耶稣通过在十字架上的献祭实现了这理想。虽然利未人的献祭不能带来最终罪得赦免,但耶利米关于新约的预言应许上帝要永远赦免他百姓的罪。耶稣成就了这一点,所以不再需要献上动物为祭。
希伯来书10章19到23节是四部分劝勉的第一部分。首先,作者呼吁受众亲近上帝,坚守他们的盼望。他解释说,基督通过他的血已经开通进入至圣所的通道,现在正如23节告诉我们那样,因为上帝是信实的,他们就能「坚守他们所承认的指望」。
作者在10章24到31节也劝勉受众彼此鼓励,「激发爱心,勉励行善。」他提到他们必须聚会,看到审判的日子临近就更要如此。他然后解释,有严厉的审判等候那些「践踏上帝儿子」的人,他们看圣约的血为平常,怠慢施恩的圣灵。正如他指出那样,上帝要审判他自己的百姓。
作者在希伯来书10章32到35节呼吁受众要「追念往日」,不要抛弃他们的信心。他提醒他们,他们在过去已经心甘情愿带着喜乐受苦,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在那将来的世界有更美和直到永远的产业。如果他们如此继续,就要得到极大的赏赐。
在希伯来书10章36到39节,作者劝勉受众忍耐行完上帝的旨意。他提醒他们上帝要来,带来那最终审判和祝福,以此支持他的劝勉。他警告他们,上帝并不喜悦那些退后不再凭信心生活的人。但他在希伯来书10章39节补充说:
我们却不是退后入沉沦的那等人,乃是有信心以致灵魂得救的人。(希伯来书10章39节)
很明显这些犹太人信徒受到试炼,他们疲倦,他们遭受逼迫——这与全世界,贯穿教会历史的基督徒如此密切相干——但他们受到试炼,他们的信心动摇。就是这样,他们的家被洗掠一空,他们受逼迫还没有到殉道的地步,但看起来这已经隐隐约约出现,所以他们的信心面对大量挑战,他们有极大理由要放弃,回到他们的老路上。作者写信给他们,鼓励他们信守他们已经在耶稣里相信的这新约。
——埃瑞克·索尼斯博士
在这一系列劝勉之后,作者在11章1到40节写信聚焦关注那使人得救的信心。我们之前已经提过,希伯来书的受众在过去忍受逼迫,面对可能更多的逼迫,所以作者鼓励他们要有信心,这信心在患难的时候并不回头。
然后他举例说明他的意思,列出一长串旧约《圣经》历史上忍受苦难继续保持忠心的人的名单。这些有信心的人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并没有得到那已经应许给他们的,因为上帝的应许是为将来时候所作的。但正如希伯来书作者解释那样,当基督再来的时候,这些人要与作者和他的受众一样成为完全,在这应许中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