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B:1.8 拒绝当地的教导

正如这定义说明的那样,作者有双重的劝勉目标,他要受众拒绝当地犹太教的教导,也要他们继续向耶稣尽忠,相信他是弥赛亚。让我们来看作者是如何敦促受众拒绝当地犹太教的教导。

拒绝当地的教导

我们已经看到,希伯来书的受众已经受到逼迫,这逼迫试探他们,要他们背道。但这种试探并不是我们一开始想象的那样。看来在希伯来书成书的时候,基督徒如果拒绝他们特有的基督教信念,让自己与他们当地的犹太人群体更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就是可以脱离逼迫找到安全。

在第一世纪,犹太人经常要交特别的税,而且时不时遭受逼迫。但经常的是,在罗马帝国的犹太教群体有信仰自由。一开始的时候基督徒也是如此,因为人把他们与犹太教密切联系在一起。但随着时间过去,基督徒是犹太教一个门派的身份开始消失。实际上,使徒行传这卷书记载了即使在保罗的时候,犹太人的会堂就开始排斥跟从基督的人,鼓励地方当局虐待这些人。很有可能的是,希伯来书原本受众就要面对这样的处境,他们漫长的受苦试探他们,要他们接受他们当地犹太教群体的教导,违背基督教信仰。

很有意思的是,希伯来书作者并不是讲述各种通常与犹太人的假冒伪善和律法主义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至关重要,但在希伯来书当中并不是主要的关注点。作者而是主要针对错误的信念和做法,具体来说,那些在巴勒斯坦犹太教主流之外的犹太人群体中发展出来的错误信念和做法。请听希伯来书作者在希伯来书13章9节是怎样讲的:

你们不要被那诸般怪异的教训勾引了去,因为人心靠恩得坚固才是好的,并不是靠饮食。那在饮食上专心的,从来没有得着益处。(希伯来书13章9节)

作者在这节经文中,把「靠恩得坚固」与「靠饮食」得坚固做了一个比较。这具体的焦点听起来是相当熟悉,但也请留意,这仅仅是他所说的「诸般怪异的教训」的其中一个例子。换言之,他是在说当地犹太教群体不寻常或怪异的教训。那么受众受到试探要去跟从的这些「怪异的教训」到底是什么?

上世纪后半叶,随着在昆兰这地方发现了死海古卷,人对这问题有了新的看见。这散失多年的文件汇编包括旧约《圣经》经文,但也有《圣经》以外的作品,代表的是生活在死海附近一个脱离主流的犹太教群体特有的教导。它包含了诸如群体守则,大马士革之约,战争书卷,论麦基洗德的米大示解释,以及以诺一书的部分,称为「守望者之书」 和「梦之书」。这些书卷有一些教导,是与希伯来书讲到的神学问题密切对应。

很重要的就是要指出,这些教导并不是这一群体独有的。在地中海世界的其他犹太教群体持守类似观点。实际上,以弗所书和歌罗西书处理了在各自所在地方可以与之比较的问题。然而如果我们留意在希伯来书和昆兰出土的书卷中一些类似的主题,就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希伯来书许多对抗当地犹太教信念的劝勉。

当然,死海古卷是在昆兰旷野中发现的很有意思的文件,它们是一门极端犹太教门派的作品,这些人把自己看作是在犹太教主流之上,对抗犹太教主流,特别是圣殿群体。所以,与希伯来书多少有类比的是,在昆兰的这一门派的人似乎看自己是在一个新的约之下的一座新的圣殿。因着旧约更关于礼仪的方面,两者同样有许多具体不同的方面;昆兰人群确实要复兴这些不同之处,而不是像希伯来书作者认为的那样,应该让这一切成为过去。

——肖恩·麦克唐纳博士

在这一课我们要简单提一提在希伯来书和昆兰文件中都有的四个主题。

礼仪的食物: 第一,我们已经留意到在希伯来书13章9节,作者发言反对一种特别的吃礼仪食物的例子。

昆兰的许多做法,在书名为《群体守则》的书中有所描述,除了许多其他事情,昆兰的人群固定举行神圣的群体用餐,他们在当中吃特别分别为圣的食物。

基本教导: 第二,希伯来书论述的各种基本教导也出现在昆兰文献中。

例如作者在希伯来书6章1到2节提到懊悔、信靠、洁净礼仪(或洗礼)、按手、死人复活和永远审判。很有意思的是,昆兰发现的《群体守则》及《战争书卷》大量关注这些和类似的问题,看法与在巴勒斯坦的主流犹太教信仰不一样。

天使: 第三,昆兰文献能帮助我们明白希伯来书对天使的关注。希伯来书在几处经文中提到了对天使的信念,这种关注是回应各种各样与群体守则,大马士革之约和战争书卷,以及以诺一书的部分,称为「守望者之书」 和「梦之书」中讲到的类似信念。这些书卷尊崇善恶天使的力量,他们作为上帝启示的使者发挥的作用,以及他们对低等人类发挥的作用。显然希伯来书原本的受众已经被这些教导吸引。

麦基洗德: 第四,昆兰文献帮助我们理解希伯来书作者对旧约《圣经》麦基洗德这位人物异乎寻常的兴趣。

很长时间以来,解经家们很难解释,为什么对希伯来书作者而言,麦基洗德耶稣之间的比较如此重要。但在昆兰发现的一份通常称为《麦基洗德11Q》,或《论麦基洗德的米大示》解释的一份文本,错误教导说麦基洗德是一个天上的人物,要在末后日子出现,宣告赎罪日,为上帝的百姓献上最后的赎罪祭。从各方面看,希伯来书原本受众受到试探,要持守一些或类似的错误信念。

辨认出在犹太教群体中流传的这些错误教导,有助我们明白为什么希伯来书作者劝勉受众抵挡这些教导,对耶稣保持忠心。

死海古卷和希伯来书的教导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对应之处。也许意义最重大的,就是两种人群都意识到,或相信他们生活在末世,上帝最终的拯救即将发生。当然,分别就是在希伯来书中我们看到上帝的拯救已经来到,而在昆兰文献或死海古卷中,人期望这将要随时发生。但也许两者之间最有意思的比较,就是麦基洗德这人物发挥的作用。当然,在希伯来书中作者发展了关于麦基洗德的这种神学,教导耶稣大祭司的职分并不是按照亚伦等次,不是按传统旧约的等次,而是按照麦基洗德的等次,因为我们看到,麦基洗德是一位合法的大祭司,在创世记中与亚伯拉罕相遇。与麦基洗德的比较,就是在死海古卷当中,有一份死海古卷文件,就是《麦基洗德11Q》,因为它是在死海古卷出土的11号洞穴发现,它描绘了一个人物,就是这位麦基洗德,是大能、天上、充满荣耀,像弥赛亚一样的人物,他要带来拯救。当然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比较,因为麦基洗德在希伯来书中是基督的预表,在死海古卷中,他成为一位与弥赛亚一样的人物。所以学者对于希伯来书中麦基洗德这人物,与在死海古卷中出现的麦基洗德的关系感到困惑。这是很有意思的比较。

——马可·斯特劳斯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