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勒和卡森|4.2万物都是借着基督造的也是为他造的

万物都是借着基督造的也是为他造的

天上地下一切可见和不可见之物都是借着基督造的,也都是为 着基督造的:

万物是藉着他(基督)造的 ;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 是藉着他造的。(约 1:3)

爱子是那不能看见之神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 的以先。因为万有都是靠他造的,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 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 掌权的,一概都是藉着他造的,又是为他造的。(西 1:15-16)

(神)就在这末世藉着他儿子晓谕我们,又早已立他为 承受万有的 ;也曾藉着他创造诸世界。(来 1:2)

神以奥秘的方式发声,从无创造了整个宇宙,而基督就是神以 大能发声创造宇宙时所说的话语(约1:3)。整个宇宙都是为着基督 造的(西1:16),神任命基督为“承受万有的”(来1:2)。因此,物 质界的每一个原子和灵界的每一个实体都属于基督,都是他的合法所 有,这确实令人震惊。

但更惊人的是,神所造的这个宇宙每时每刻都必须依靠基督才 能持续存在:“他在万有之先,万有也靠他而立。”(西1:17)这为 我们刻画出了一个无法独立自存的宇宙。这个宇宙必须依靠基督大 能的旨意来托住它,否则就将分崩离析。从圣经来看,虽然物质界的很多东西都可以用严格的物理手段来分析、理解,但这并没有动 摇神对整个物质界至高主权的统治。圣经作者们了解水循环,但他 们却经常说雨水是神降下的,因为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由于重力 的作用,鸟儿受伤后会掉到地上。但根据耶稣的说法,若非天父许 可,没有一只麻雀会掉在地上。现代物理学指出,万物都靠四种基 本的力维系在一起,但即便如此,我们依然承认是耶稣在用他大能 的话语托着万物。

自然主义的威胁

从根本上来分析,宇宙的存在只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由神特意 创造的,一种是自然主义所推崇的那种靠外力进化而来的。从严格 意义上来说,创造和进化水火不容。然而事实上,“创造”和“进 化”这两个词在使用上并不完全对立,这就使这方面的讨论变得非 常复杂。

根据圣经,神认为虽然大量证据都可以证明他这位不可见之神 的存在与神性,但罪恶的人却行不义压制真理(罗1:18)。换句话 说,我们刻意压制这一我们觉得丑陋的真理:存在一位圣洁全能的创 造主,我们在永恒中也要向他交账。非常讽刺的是,无神论人士有时 也承认这一点。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声称:“生物学 就是去研究那些让人觉得自己仿佛是为了一定目的才存在的复杂生物 的学科。”换句话说,我们必须刻意压制自己里面的冲动,才能无 视万物都是为一个目的而存在的这一真理!

值得注意的是,科学家和解经家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里也很难保 持意见一致。换句话说,不同的科学家和解经家对科学资料和圣经的 解释也各不相同。更让人困惑的是,不少人身兼两职,既是科学家又 是基督教解经学者。这类人有时既不认同其他科学家的解释,也不认同其他解经家的解释。 举几个例子可能会有助于我们的理解。在圣经这方面,有些基督徒主张间隔论,即认为《创世记》1章1节和2节之间存在一段不确 定的时间;有些基督徒主张一日千年论,即《创世记》1章中的每一 天都代表一千年;有些基督徒主张年轻地球论,即每一天都代表以 二十四小时为单位的一天,因此创造距今不超过一万年;有些基督徒 主张文学周(literary week),即每一天都代表以二十四小时为单位 的一天,但整个创造七天指的是一个文学意义上的创造事件,不是为 了告诉我们到底“发生了什么”,而是为了按次序讲述象征性和神学 性的创造,而不同的人对创造的认识也完全不一样。

其中有几种理论与“神导进化论”(“theistic evolution”)兼 容。不过“神导进化论”这种说法本身就非常模糊。有些人觉得这种 理论所主张的进化论跟自然主义的进化论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唯一不 同的就是神导进化论认为,神以他至高的主权仁慈地主导着整个进化 的进程,就像他今天也在照着他的旨意掌管阳光雨露,好叫我们可以 说是神赐下阳光雨露一样。还有些人觉得,虽然进化是以“自然”选 择的形式,在神的主导下发生的,但神也会时不时地插手干预,透过 神迹促成靠着自然演变无法形成的结果。比如神让人跟其他灵长类动 物有着质的区别:人有他的形像,可以得享永生。

坦白来说,许多基督徒认为上面的一种或多种观点是不可接受 的,他们只能接受其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比如,大多数基督徒认为 圣经中根本没有什么可信的理由来证明《创世记》1章涵盖了几十亿 年的时间跨度。有些基督徒之所以改变了他们对这处经文的理解,完 全是受了圣经以外其他因素的影响:地质学家和其他科学家告诉我 们,有绝对可靠的证据可以证明地球已经存在了几十亿年的时间。

受这些论点的影响,有些基督徒开始站在当下主流的科学立场 来重新解释《创世记》1章。而若不是受到这些科学主张的影响,他们绝不会“想到”这样的解经。他们认为这样可以驯化圣经,当然也 会扭曲圣经字面上的含义。然而,这个问题要复杂得多。早在现代科 学兴起之前,四世纪的奥古斯丁就声称《创世记》1章很难解释。但 同时他也指出,基于一些他认为在圣经上和神学上比较有说服力的 理由,他认为宇宙的创造是瞬间完成的,《创世记》1章的创造周是 一种充满了象征符号的文学修辞,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列出一些神学论 点,包括确定人类对每周的概念,并确立安息日。换句话说,某种形 式的文学周理论早在现代科学兴起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福音联盟各成员教会也并非在所有细节上都意见一致,但我们 都认同唯有神是自存的,他是万物的创造主,一切美善之物都是出自 他手;亚当夏娃也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全人类都是从他们繁衍而 出,我们所面临的最根本的问题是由人类拜偶像悖逆神并因此遭受诅 咒所带来的。我们之所以认为这些方面不容商榷,是因为这些内容有 着扎实的圣经依据,这些依据不只存在于《创世记》的头几章。比 如,保罗告诉我们,神“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住在全地上”(徒 17:26)。

跟解经方面一样,科学界不确定、不一致的观点也比通常所认 为的要多,起码在某些问题上是这样的。以大爆炸理论为例。这种理 论认为宇宙万物一开始都压缩在了一个密度无比大的“奇点”中,后 来突发爆炸(现有的物理学定律都无法解释这一点),并于大概150 亿年之后形成了现在的宇宙。虽然绝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同这种观点, 但也有少数科学家仍持怀疑态度。更重要的是,对于那个密度无比大 的奇点一开始是如何形成的,到目前很多科学家都抱有不同的看法。 另外一种理论提出一种膨胀、收缩交替进行的宇宙论,但这种理论的 假设太过不切实际,因此很少有人支持。

即便避而不谈那个密度无比大的奇点,将目光转回地球,我们 也会发现进化论方面的很多生命起源理论也经过了反复的修改。太多进化论所期待的中间生物在化石记录中都根本找不到,所以大多数人 都采用已故哈佛大学进化理论家史蒂芬·杰伊·古尔德(Stephen Jay Gould)的假设。他认为生物不是通过自然选择平稳地进化演变的, 而是“间断平衡”的,即在某一段时间内物种会更快速地形成,耗时 非常短,甚至不会留下化石。而且即便已经做了大量研究,唯物主义 哲学提出的假设依然很难解释清楚无机物是如何成为可以运作和再生 的细胞的。

最近围绕智能设计(intelligent design)所进行的讨论也十分复 杂。过去将近20年,一小群科学家和哲学家认为许多生物结构都有 “不可简化的复杂性”(“irreducible complexity”)。他们的意思 是,要想让这类结构比如眼睛等发挥作用并继续维持这种作用,就必 须同时发生很多的进化演变,而这在科学上的概率几乎为零。这类结 构的部件不可能逐个演变出来,因为除非它们在整个结构中处于相应 的位置并发挥该有的功用,否则它们就是无用的。所以他们认为这就 证明了智能设计论。

很多科学家认为,这听起来就像过时的“空缺之神”理论:科 学解释不了的地方,我们就诉诸于神。但可悲的是,随着科学能够解 释的“空缺”越来越多,神也就变得越来越小。坚持智慧设计论的人 则认为他们的观点与此大相径庭:我们确实对这些结构有了很多了 解,而这些结构中的证据,也就是科学本身为我们提供的证据,则促 使我们在解释的时候必须考虑到智慧设计的可能性。

有一点越来越清楚,那就是这种辩论的背后,其实就是围绕科 学的本质发起的根本性争辩。一方认为科学是一套规则,是可检验的 理论,可重复的步骤,是一种度量和必须的推断,它可以使我们认清 物质界的本质,从而越发理解物质界。而反对智能设计的人也认为科 学是一套规则,是可检验的理论,可重复的步骤,是一种度量和必须 的推断,它可以使我们认清物质界的本质,从而越发理解物质界。只是后一种人的看法不仅完全是从唯物主义得出的,而且也是基于一种前提假设,即这些方法和结果根本无法表明物质界之外还存在任何物质或生命体。

换句话说,这种科学观坚持的是彻头彻尾的唯物主义哲学。他 们彻底将神排除在外。当然,许多持这种观点的科学家并不是无神论 者,但他们认为物质界跟认识神没有任何关系。他们认为调查性学科 以及这些学科的结果不能受任何物质界以外的存在者的约束。

  当然,非常讽刺的是,许多科学家——其中不少是无神论者——提到科学与数字的有序和优美时,不仅充满了敬畏之心,还为此献上敬拜。只有很少一部分科学家在提到这些事情的时候,以极其冰冷的态度来看待物质界这种井然的秩序,并认为这种有序不过是分子、原子和亚原子颗粒随机碰撞的结果。这些反思有助于我们集中精力解读圣经经文。

@出版于福音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