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勒和卡森|3.3内心当有的姿态

为了使我们能够照着神的心意领受圣经,我们必须主动地、热 切地、心甘乐意地将自己降服在圣经的权威之下。我们往往太高看自 己,因此容易将自己置于神的话语之上,去论断、批评神的话语。

我听过一个故事,讲一个人去巴黎参观卢浮宫。这个人特别 喜欢看莱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的《蒙娜丽莎》 (Mona Lisa)。但他带着批判的眼光审视了这幅画一会儿之后, 就宣布说:“我不喜欢这幅画。”站在边上的保安就说:“先生, 现在已经轮不到我们来评判这幅画了;这幅画已经成为检验看画之 人水平的一个标准了。”神的话语也是一样。现在已经轮不到我们 去评判它了,它已经成了检验读它之人情况的一个标准。问题在 于,读者是否愿意谦卑降服在神透过他的话语所彰显出的绝对权威 之下。

降服在圣经的权威之下就包括愿意接受圣经的审查。我们应当 习惯于常常省察自己的内心。但我们不能以自我为参照地省察,也不 能在一种真空状态下省察。我们必须严格按照神的话语来省察。神宣 告说,“我耶和华是鉴察人心的。”(耶17:10)作为回应,我们应 当效法大卫那样祷告,“神啊,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诗 139:23)

《希伯来书》提醒我们,神用他的话语辨明我们心中的思念和主意(来4:12)。我们应当经常认真地用圣经来审查自己,好在圣经 的光照下做出改变。这个目的不应当只是一种义务。我们应当满怀喜 乐地盼望这样做,因为我们知道神要借着这样的方式在我们的生命中 成就他拯救的旨意。

但在更多的情况下,一旦神的话语显出我们的不是,我们马上 就会找借口说这并不适用于我们。可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我们也就 说服自己放弃了神为我们的益处而为我们预备的事情。十七世纪的清 教徒牧师汤姆·华森(Thomas Watson)下面的这番话解释得非常到 位,我们最好来听一听:

你要将圣经中的每个字都当作是对你说的。当圣经对 罪发出雷鸣般的斥责时,你要想到 :“神指的是我身上的 罪。”当圣经提出任何义务时,你也要想到 :“神也希望我 这样做。”许多人将圣经跟自己的关系撇得一干二净,仿佛 圣经只是写给最初成书时的读者看的。但是你要想从圣经 中受益,就要将圣经应用在自己身上 :药再好也没有用, 除非你将它吃下去。

谦卑是绝不可少的,我们要带着谦卑甚至是喜乐的心,主动而 又热切地盼望神的话语在我们的生命中成就它的旨意。

不可或缺的解经式讲道

我们已经了解了这些根基性的信念,还有内心所必不可少的姿 态,现在我们要来看一看解经的问题了。新约给出了两大关键的解经 原则。

以基督为中心

关于圣经乃是以基督为中心的这一点,或许没有哪处经文比 《路加福音》24章更令人信服了。当时耶稣的两个门徒正走在去以马 忤斯的路上,耶稣以陌生人的身份跟他们交谈。这两个门徒简要地为 耶稣讲述了最近发生的事。他们说他们所期盼的耶稣已经被杀,而三 天之后他们听人传言说耶稣复活了,可他们无法确认这一点。耶稣回 答说:“无知的人哪,先知所说的一切话,你们的心信得太迟钝了。 基督这样受害,又进入他的荣耀,岂不是应当的吗?”接下来路加又 告诉我们,“(耶稣)于是从摩西和众先知起,凡经上所指着自己的 话,都给他们讲解明白了。”(路24:27)

在同一章的后面,耶稣对聚在一起的十二个门徒说:“这就是我 从前与你们同在之时所告诉你们的话说:摩西的律法、先知的书和诗 篇上所记的,凡指着我的话,都必须应验。”路加又补充说:“于是 耶稣开他们的心窍,使他们能明白圣经。”(路24:45)这处经文中比 较明确的一点就是,耶稣明白整本旧约圣经确实都是指着他说的。

耶稣在《约翰福音》5章也讲述了同样的内容。他对耶路撒冷的 宗教领袖说:“你们查考圣经,因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给我作见证 的就是这经。”(第39节)耶稣再次认为旧约圣经都是指着他说的, 并且都是指向他的。

显然新约都是围绕着基督而写的。写新约的那些使徒们更是 小心翼翼,生怕读者脱离了耶稣基督的位格与工作去读他们的作 品。圣经都是以神所指定的那种方式来讲述耶稣的。柴培尔(Bryan Chapell)的《以基督为中心的讲道》(Christ-Centered Preaching)对 我们帮助很大。他在书中很好地总结了这个观点:“每一处(圣经) 经文要么是对基督事工的预言,要么是基督事工的预备,要么是对基 督事工的反映,要么是基督事工所产生的果效。”这句话的意思当然是在说,我们若正确地读经,就一定能看到每一处经文都是跟基督有关的。

然而,这并不是叫我们无论阅读或教导哪处经文,都要生搬硬 套地与耶稣扯上关系。其实恰恰相反。我们蒙召去明白并讲出经文到 底是以哪些方式指向基督的,但耶稣的话语已经假定每处经文实际上 都是在指向他。我们若想在读经的时候做到以福音为中心(而且我们 也应该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必须随时仰望耶稣,定睛在他的身 上。但不论在解读新约还是旧约的时候,我们都可能做不到这一点。

@出版于福音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