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勒和卡森|12.5毫不妥协的教会

这就引出了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地方教会是否能完成她的使 命,像光芒四射的灯一样照亮黑暗?另外,教会能否不遗余力地捍卫 自己作为三位一体之爱保管者的地位?难怪保罗恳求基督里的弟兄姐 妹要生发爱心,并不计一切代价地保持合一:
所以在基督里若有什么劝勉,爱心有什么安慰,圣灵 有什么交通,心中有什么慈悲怜悯,你们就要意念相同, 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使我的喜乐可 以满足。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 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 要顾别人的事。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腓 2:1-5)
地方教会的合一事关重大。所以我们必须大大警醒,竭力持守 这样的合一。
感恩的是,神没有让地方教会独自承担这项重任。在教会的成 圣上,主自己就是一位可靠的向导。他以自己的主权引导他的子民经 历意想不到的苦难,因为借着苦难,他可以除掉容易引发不合的骄 傲。换句话说,他所加给我们的患难在很多方面都跟基督的经历很 像,他要借此叫我们生出谦卑,因为若没有谦卑就不会有真爱。
他要求他的子民“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林后4:10),“补 满基督患难的缺欠。”(西1:24)当我们越发“效法他(基督)的 死”(腓3:10),并在主自己所经历的那种排斥和拒绝中坚忍(林后 13:4)——当我们彰显出跟这个世界的自我中心如此针锋相对的爱 时,就会对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的方式构成致命的威胁,因此我们 肯定会遭受排斥和拒绝——教会成员就预备好了“使耶稣的生也显
明在我们身上”(林后4:10)。他们就预备好了成为复活得生命的管 道,叫更多的人得着益处,使他们的“感谢格外显多,以致荣耀归 与神”(林后4:15)。当至高主权的神让我们遭受苦难时,这苦难 反而会叫我们产生爱心,并激励我们在世界上做大有喜乐的见证人 (彼前1:6-7)。
教会与拓展
地方教会既要保守内部的合一,也要彰显外在的合一。换句话 说,神的新子民必须避免彼此孤立。这是神整个计划中必不可少的一 部分,神要用这个大家庭向世人彰显他的荣耀。“我要使我的大名显 为圣……这是主耶和华说的。”(结36:23)但即便教会支持这样的 呼召,愿意将光照在外邦人面前,他们作见证的时候仍然可能会跌 倒。他们可能会一心想着用世俗的东西来吸引外邦人,可能会为了迎 合属世的口味而调整敬拜风格、着装要求,甚至是讲道内容。
这样的做法有着根本性的缺陷。当地方教会一心想着将世人想 要的东西给他们时,地方教会就会跟基督的福音背道而驰。地方教会 需要采取完全相反的路径。他们必须让听众受到震撼,告诉听众真正 跟随基督的人实际上是向着自己的想法而死,必须舍己背起自己的十 字架来跟从耶稣(可8:34-35)。令人怀疑的是,许多教会能否鼓起 勇气去告诉会众他们一开始为了引诱他们加入而说的话都是不对的。
基督的福音可以胜过这个世界
地方教会必须铭记:他们越跟这个世界不一样,对这个世界的 帮助就越大。他们也不必刻意将自己弄得不一样。他们只需活出自己 真实的样子即可:做一个耀眼的灯塔,散发出基督舍己之爱的光辉。 教会如果能够活出自己真实的样子,就真是在爱世人了。在一个迷失在主观性迷雾中的时代,还有什么比传讲神话语中的真理和耶稣基督纯正的福音更有爱心呢?在一个深陷绝望的泥潭、又处处充满悲歌的世界上,还有什么比基督徒借着真诚的敬拜和对基督的赞美所迸发出的难以抑制的喜乐更有爱心呢?当人们徒劳追求一种能够滋养他们灵魂的爱时,请问还有什么比让新来的人充分感受到基督十字架般的同情更有爱心呢?当地方教会最为清晰地彰显出这个世界所没有的东西时,他们就是在以最好的方式爱这个世界。
上个世纪伟大的布道家钟马田(Martyn Lloyd-Jones)向当时的 教会发出了一个有力的挑战:
我们似乎很害怕与众不同。为此,我们不遗余力地让 教会变得更受欢迎,更吸引人……(但是)这个世界却期 待基督徒与众不同,期待在基督徒身上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这样的东西能够显出基督徒对生命的真知灼见,而这恰恰 是那些经常去教会的人所欠缺的……如果(一个人)在教 会觉得很舒服,却不相信基督是他个人的救主,那么这样 的教会压根就不是教会,而只不过是一个娱乐场所或社交 俱乐部而已。
地方教会必须兴起,成为真正的地方教会,即一群委身传讲耶 稣基督纯正福音的人。实际上,福音必须成为教会一切本质和行为的 中心。对保罗来说,这意味着两件事:传讲基督耶稣是主,以及我们 因耶稣作众人的仆人(林后4:5)。保罗的这两个要点既不会吸引古 希腊罗马那个追求自我的世界,也不会作为吸引失丧之人的策略赢得 很多支持。然而保罗并没有退缩。他的讲道毫不妥协。
有趣的是,保罗只在这里让讲道这个动词跟了两个宾语,一个 是指所说的内容,即基督耶稣是主;一个是指行为,即我们是你的仆
人。保罗传福音的核心就是宣讲耶稣是主以及他自己是仆人。如果我 们也效法保罗这样讲道,如果地方教会也(因这样的讲道)而像保罗 一样成为他们那个世界的仆人——或者甚至像基督一样成为他当时 那个世界的仆人(可10:35-45),那么我们的讲道就不仅会更加的完 全,而且听我们讲道的人也会怀着更加感恩的心领受我们所讲的道。
将世界带到基督面前
凡是像基督一样在他们那个世界成为仆人的地方教会,都会有 双重的推动力:一方面竭力将这个世界带到基督面前,一方面竭力 将基督带给这个世界。将这个世界带到基督面前的最佳方式之一, 就是邀请世人参加地方教会的聚会。“我很高兴,”布道家司布真 说,“因为我看到教会里的许多成员都在竭力带领罪人来到教会听 福音。”g我们必须承认,当代的教会战略家并不是太欢迎这个观 念,因为他们认为我们必须按照这个世界所能接受的方式来向世人 传福音,比如工作间隙跟他们一起喝咖啡时,跟他们在体育酒吧聊 了好几个小时之后,或者跟他们一起在小区里遛狗的时候。
虽然很少有人会否认,渗透到这个世界的住所对地方教会的见 证至关重要,但我们如果未能邀请世人进入我们的大家庭中,我们就 等于失去了一个极好的机会。因为神的家人会聚在一起敬拜基督,教 会成员会认真聆听讲道者忠心传讲并仔细应用的基督的福音,大家在 这里会基于基督的爱而真实地流露出对彼此的服侍。在这个动荡不安 的世界的一角,一个大家庭却在照着神三一家庭的形像发挥着真实的 功用。这个世界充满了破碎的关系和功能失常的家庭。请问除了神的 家之外,人们还能到哪里看到更好的做人的方式呢?我们必须邀请这 个世界进入到我们的教会。
保罗为了强调这一点,就引导我们关注一个现实:地方教会这 个有机体,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各种关系单元的组合。他将教会这个身体中的成员分成了几对:丈夫和妻子,父母和儿女,雇主和工人(弗 5:22-6:9;西3:18-4:1)。我们马上就会注意到,每一对都代表了社会 的三个基本构件之一。但这每一对之所以很有意义,并不是因为它们 在每一个社会中都存在,而是因为它们在神的社会中存在。
对保罗来说,地方教会是世界上最根本的社会组织,因此教会 要成为世界上相应组织的典范。在人际关系中,特别是在教会内的婚 姻关系、家庭关系和商业关系中,地方教会都要为外面世界的同类关 系提供可以效法的范例(参见弗5:22-6:9;西3:18-4:1)。当每一对关 系都彰显出了基督之爱的荣耀时,这个世界就可以看到一种更好的处 理关系的方式。但我们如果不邀请世人来参加地方教会的聚会,他们 又怎么能看到这种更好的方式,我们又怎能期待他们回应所看到的, 以至于信靠基督所做成的工而得救呢?
@出版于福音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