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勒和卡森|11.4基于国度的基督徒身份

我们的认信声明中提到:“那些得以进入神的国度的人,他们 借着神的恩典得救、凭着信心与基督联合、被圣灵重生,并得享新约 的福乐”(强调部分为作者所加)。基督徒在神国中的地位必定会塑 造他今世的地位或身份。神以他主权治理所成就的救恩计划以三种不 同的方式显明在基督徒的生命中:恩典的工作、恩典的益处和恩典的 果效。
恩典的工作
首先,神在救恩中的王权治理是以耶稣基督为中保而成就的, 这样的治理也是靠着他的恩典所做成的拯救之工,好叫与神疏远的罪 人得以重生,与神和好,并进入神的国度中。那些坚定地以自我为中 心的人会抵挡恩典,因为他们只愿意接受自己的权威,其他任何的权 威都只会让他们感到不舒服。这是一场规模巨大的权力之争。圣经在 刻画人类的困境时提到,人活在罪的权势和肉体欲望的捆绑之下(弗 2:1-3)。所以我们需要靠着满有怜悯的神所做成的拯救之工从罪中 被拯救出来。对此,包衡说:
我们应当想到罪对我们的强迫性。我们无法靠着自己 的力量摆脱罪的辖制,因为不仅堕落的人性会在我们里面 受到强迫去犯罪,而且每个人身边的外部势力,比如消费 主义,也在吸引着人性中卑劣的欲望,它们借着迎合人心 中贪婪、欲望、嫉妒和无节制的倾向来剥削人。许多当代
人之所以受到这种辖制,其实就是掌控我们社会的那些最 邪恶的势力与当代人老我里面最邪恶的方面的联盟而导致 的。(27)
保罗指出人心是堕落的,但他并没有说我们内心刚硬是因为我 们的悟性昏暗了,而是说我们的悟性之所以黑暗就是因为我们内心刚 硬、堕落了(弗4:18)。神在地上彰显他王权的统管,以救赎堕落的 人类。罪将各种核心或终极的价值观放在我们的心中,以此取代神的 地位,从而在根本上掌控我们对幸福、意义和身份的追求(参见出 20:1-2;罗1:25)。罪就是我们自己想要取代神,而神在耶稣里显明 了他的恩典,用他自己取代了我们里面的老我。(28)他救赎了我们,为 我们献上了完全的赎罪祭,替我们担当了我们因着自己的罪该受的刑 罚,并以他的恩典保证了我们会被白白地称义和蒙悦纳。
由于罪在里面强迫我们,所以圣经强调内在的生命完全优先于 外在的生命。偶像崇拜的恶性循环(加4:8)借着淫乱和自主权施加 它的影响力(雅4:13-16)。不论个人的中心是事业、人际关系、金 钱、学术成就还是性,只要这个人的生命是为耶稣以外的其他事情而 活,那么他为之而活的那个事情就相当于是他的神,就会虐待、压碎 并欺压他的心灵。
而耶稣这位王却满有慈爱地悦纳那些为他而活的人,并让他们 得释放(加5:1)。为心中自私的骄傲而活,只会让一个人处在咒诅 的重压之下,因为人根本达不到他们自己的预期,也满足不了他们那 种较高的标准,更不会在意神纯全、圣洁的律法。我的身份不在于我 是谁,而在于我是属谁的。不管是有宗教信仰的人还是没有宗教信仰 的人,都不想将神当作他们的救主和主;这两种人最大的区别就是表 现的形式不同。他们都想在神之外的其他事情上寻得救恩,借此掌控 自己的生命。
圣经以非常优美的方式描绘了拥有多个不同面向的福音。有人 试图将《约翰福音》重点强调的“永生的福音”跟对观福音(《马太 福音》《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中的“国度的福音”对立起 来,但每一卷福音书的作者所采用的表达形式都不仅对他自己的神学 焦点有帮助,同时也对他的写作对象有帮助。
而且《约翰福音》和对观福音都可以将“生命”与“神的国 度”联系起来。《约翰福音》中,在回应尼哥底母时,耶稣将重生和 新生命的观念跟神的国度融合在一起,好让这位法利赛人明白跟新生 命有关的真理(约3:3、5)。
同样,《马可福音》提到耶稣说:“倘若你一只手叫你跌倒, 就把它砍下来。你缺了肢体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手落到地狱,入那 不灭的火里去。”(可9:43)另一方面,耶稣在第47节断言:“倘若 你一只眼叫你跌倒,就去掉它。你只有一只眼进入神的国,强如有两 只眼被丢在地狱里。”所以,马可称神的国为“生命”。
《约翰福音》用“生命”和“永生”来指代神的国。对约翰来 说,永生跟神的国是同一回事。他交替使用这两个词来指向赐永生的 那位救主满有权柄的大能,以及掌管人心的那位王至高主权的统管。
@出版于福音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