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S4.9 耶稣在加利利的事奉
在犹大和约旦河地区耶稣的开始之后,路加福音接下来的第二大部分记载了耶稣在加利利的事奉。这个部分是从4章14节到9章50节。
耶稣在加利利的事奉
在路加写的福音书的这个部分中,他记载了许多耶稣行神迹的能力和传讲福音的例子,为要证明耶稣是旧约圣经应许的圣灵膏抹的救主。
路加描写耶稣在加利利事奉的叙述可以分成五个段落:第一,耶稣在拿撒勒的讲道;第二,他的教导和神迹;第三,耶稣的角色和施洗约翰的角色之间的分别;第四,耶稣更多的教导和神迹;第五,耶稣装备十二门徒进行事奉。我们要看这些段落的每一处,首先从路加福音4章14到30节耶稣第一次在拿撒勒讲道开始。
在拿撒勒的讲道所有三卷符类福音书都强调了耶稣在加利利事奉期间行神迹的能力和对福音的宣告。但路加的说明和其他人不一样,因为他是以主第一次在自己的家乡拿撒勒讲道来开始引出耶稣事奉的这个阶段。路加记载耶稣在安息日去到会堂,人把一卷以赛亚书交给他。这样他就读了以赛亚书61章1到2节,然后作了一个震惊的宣告。请听在路加福音4章18到21节耶稣读了什么,说了什么:
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他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报告: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报告上帝悦纳人的禧年……今天这经应验在你们耳中了。(路加福音4章18-21节)
当祂说‘今天这经应验在你们耳中了。’耶稣在说的是旧约圣经记载的预言和期待,当时就在祂身上实现了。其实这就是整个禧年的涵义,就是在每到第49或50年时,这取决于你的算法,旧约的以色列人都要免除人的债,恢复他们祖先的土地,他们支派原来分配的产业,就是在摩西和约书亚时代分得的配额都要归还。如果我们认为出埃及是个伟大的、旧约中实现救赎的重要事件。我们同样也要明白禧年是上帝为了恢复更新的重要预备。因为,只要我们仍旧活在这个堕落的世界中,上帝的救恩必将拯救我们,同时,恢复正是上帝救恩的一个部分。为此,耶稣的作为就是要体现出这个禧年的标志。他将人从鬼魔的压迫下释放,从社会压制或隔离中获得自由,祂将他们恢复交还给上帝,他们的创造者和天父。[麦克尔·葛罗道牧师]
先知以赛亚预言说,上帝国度的降临要导致所有上帝忠心的百姓得蒙拯救。而耶稣则郑重宣告,这一天已经来到了。这对经文的引用表明了路加解释耶稣整个事奉的基本模式:耶稣是弥赛亚或基督,旧约圣经预言的救主,他要通过把救恩带给上帝的百姓,以此在地上显明上帝的国度。路加在叙述耶稣在拿撒勒的讲道之后,在路加福音4章31到7章17节记载了耶稣大有能力的教导和神迹的几个例子。
教导和神迹
路加在这个部分证明,耶稣就是弥赛亚,因为他应验了以赛亚书61章1到2节的预言。在路加福音4章31到36节,耶稣让一个人脱离污鬼的邪灵得自由。在4章38到42节他医治了很多其他人。在路加福音5章1到11节他呼召彼得、雅各和约翰作门徒。
我们在接下来的经文中看到类似的模式,5章12到15节医治长大麻风的人,5章17到26节医治那瘫痪的人,接着是在5章27到32节呼召那叫利未或马太的人作门徒。
同样的模式也在接下来的经文中重复。但路加记载的不是耶稣的医治,而是他的教导。在5章33到38节,耶稣教导他亲身=同在时应当终止禁食,带来喜乐。在6章1到10节,耶稣教导安息日是用来医治和拯救生命的。在6章12到16节,他在众多的门徒中拣选十二个人作他特别的使徒,他们被赋予建立以色列新秩序的任务。
耶稣通过这些神迹和教导证明,他确实是以赛亚预言的弥赛亚,因为他以使人得自由、医治和救人脱离压迫的方式带来了主的眷顾。
接着路加在路加福音6章17到49节记载了耶稣所讲的一篇相当长的讲道。人常把它称为耶稣的平地宝训,与他在马太福音5到7章的登山宝训有许多相似之处。
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之间的一个有趣对比,就是我们熟悉的马太福音5-7章的登山宝训,和在路加福音6章中被称之为平地宝训的对比。这导致了没完没了的讨论和辩论:它们究竟是同样的一次讲道,还是分别不同的讲道。我认为有两件事需要说明的。首先,我们知道我们是在面对耶稣那次所讲的内容中很小一部分的摘要。我的意思是,假如你放声朗读马太福音5-7章,也许会花40分钟左右。耶稣当时讲了好几个小时,而他的教导不可能这么高度的浓缩。因此,我们面对的是摘要的问题。那么,我们是在谈论来自同一篇讲道的摘要吗?我认为在很大程度是的。其次要谈的是地理环境,这是个蛮吸引人的问题。在加百农后面有山脉,因此,你看着这些山会说,或许耶稣坐下,人们都在山上听道。然而,从另一个角度,如果你看的化,它其实就是一个慢慢下降的火山石缓坡,从3千英尺之高降到海平面之处。因此,从远处望去,其实许多人会称那里为平地。他们是有坡度的,他们是在山坡上。我会说从登山宝训的视角,耶稣坐在山上;而从平地宝训的视角,同样的地方,它是一个块平地。而我认为后这一点是很吸引人的地方:路加要给我们一个印象,耶稣是容易接近的,从而他描述耶稣好像在平地上,祂与我们同在。而马太想要我们看到耶稣的权柄,耶稣就像摩西在上山有那样的权柄。因此,我认为对此我们可以有两个不同视角的答案。[彼得·瓦尔科尔博士]
耶稣在平地宝训中强调了以赛亚曾经预言的一个同样的大逆转。穷人要蒙福,饥饿的人要得饱足,哀哭的人要喜笑。上帝要祝福那些无助的人。但好消息还更进一步。耶稣呼召那些蒙福的人跟从他,按照上帝国度的标准和价值观生活,这往往与地上的标准很不一样。例如他呼吁他们要爱陌生人,甚至爱他们的仇敌,这是与告诉我们要提防陌生人、恨我们仇敌的这世界的价值观形成鲜明对比。就这样,国度的信息不仅是祝福的信息,也是伦理责任的信息。
在平地宝训之后,路加表明更多耶稣应验以赛亚预言的证据,以此结束这个段落。耶稣在路加福音7章1到10节医治一位百夫长的仆人,在7章11到16节甚至让一位拿因城寡妇死去的儿子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