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S2.11 耶稣的工作完成
耶稣的工作完成
马太福音的叙述性结束段落是从马太福音26章1节到28章20节。马太在当中描写了耶稣的被捕、钉十字架和复活,他作为弥赛亚君王工作完成。我们来看马太福音的结束段落时要关注三个主题,这些主题与马太的国度聚焦点相关:冲突,作门徒和得胜的主题。让我们首先来看冲突这个主题。
冲突
耶稣带来的国和犹太人期望弥赛亚带来的国很不一样,这让他们与耶稣及他的国发生了直接冲突。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这冲突贯穿马太福音不断加深,但它是在叙述的结束部分达到高潮。例如我们在26章3和4节看到犹太人设计杀害耶稣;在26章14到16节,47节,57到68节看到他们操纵对他的逮捕和审判;在27章20到25节看到他们高呼要钉他十字架。这冲突在犹太人亲自同意为耶稣钉十字架负责这件事上达到严重关头。请听马太在马太福音27章25节的记载:
众人都回答说:“他的血归到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身上。”(马太福音27章25节)
然后当耶稣在十字架上受苦时,犹太人讥笑他,嘲笑他宣告自己是以色列的弥赛亚君王。我们在马太福音27章41和42节看到:
祭司长和文士并长老也是这样戏弄他,说:“他救了别人,不能救自己。他是以色列的王!”(马太福音27章41-42节)
具有讽刺意思的是,犹太人以耶稣得罪上帝,篡夺上帝宝座为理由反对他,而实际上他们是拒绝了那唯一有能力拯救他们的君王。除了冲突这个主题外,作门徒这个主题也凸显了马太结束段落对国度的强调。
作主门徒
具体来说,马太是强调了跟从一位受苦的弥赛亚,这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他记载了耶稣的门徒在他事奉的这个关键时刻的失败,以此强调了这一点:在马太福音26章14到16节,47到50节,犹大出卖了耶稣;在27章3到10节,他因这失败自杀。在26章36到46节,彼得、雅各和约翰在客西马尼园未能与他一道警醒。在26章69到75节彼得连他是否认识耶稣都反复否认。后,在26章56节,耶稣所有的门徒都离弃了他。
事实就是,跟从耶稣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我们相信一位受苦,也呼召我们一道受苦的弥赛亚君王。如果我们对他忠心,我们也可能经历苦难和受苦,我们也要受试探跌倒。天国还没有带着它一切的完全临到,因为这一点,基督徒人生还有很多方面是尚未达到理想状。在思想了冲突和作门徒这个主题之后,我们准备来看国度的得胜这个主题。
得胜
得胜的主题是清楚显明在耶稣复活这件事上,这证明弥赛亚君王已经征服了他百姓的一切仇敌,甚至连死亡本身也征服了。我们也在耶稣升天前后说的话中看到得胜这个主题。记载在马太福音中耶稣后的话是在马太福音28章18到20节,人通常把这称为[大使命],这是主对他门徒后的指示,差遣他们在他不在的时候进行事奉。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指示当中一开始就是耶稣果断宣告他拥有国度一切的权柄。请听耶稣在马太福音28章18节的宣告。
“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马太福音28章18节)
耶稣是那位唯一合法地宣告祂具有全能、统管万有。同时,祂的能力不是简单地毁坏,因为祂是能力和慈爱的结合。慈爱激发了能力,能力在慈爱中调和。请看,如果你只有爱,你会有一个不错的情感,可是你或许会感到全然无助,因为你没有能力改变任何的事情。另外,如果你只有能力却没有爱,你会毁坏,你能杀戮,你会仇恨。这真是上帝天然的特质使慈爱和能力完美结合在一起。“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祂是唯一那位可以合法地宣告祂是全能的,因为祂是唯一的一位在这个星球上活过,却从未犯过罪,从不说谎,从不欺骗。祂也是唯一被杀后,死了,埋葬,却又复活了的那一位。因此,祂是复活的主。这奠定了人类历史揭开的崭新世代。祂将盼望带给万民。从而上帝的国度以大有能力的方式运行。这就是我们在普世传福音和让万民作祂门徒的根基,我把它称为是“大根基”。没有大根基,我们就无法有大使命。之后耶稣还加盖了一个大应许,“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因此,耶稣是主,耶稣是君王,祂是拥有全能的统治者,因此,我们去任何地方,使人作门徒,教导他们,我们都是在依靠祂的能力宣扬祂的治理。[彼得·库兹弥克博士]
所有权柄属于得胜的君王。犹太人拒绝他,罗马人把他钉在十字架上,他们都讥笑他。但是坟墓不能拘禁他,复活是弥赛亚君王取得的重大胜利。天国已经通过他临到地上,这就是马太福音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