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D:4.5 中间观点

记住宿命神学和开放神学的这两个极端观点,我们现在来探讨另一个关乎上帝计划的神学立场,就是上帝论这个层面所谓的中间的神学观点。

中间观点

我们可以这么说,主流正统福音派系统神学多少都肯定《圣经》对于上帝计划的两方面教导。中间观点同意上帝为历史设计了一个包罗万有,永恒而不会落空的计划;他们也同样肯定,上帝与祂的创造互动时,祂也有许多计划是受限,短暂而会变化的。不像那些极端神学立场只各自认同其中一个,福音派神学家坚持这两个观点都是真实的。

当我们接纳和拥抱《圣经》对于上帝计划,同时关联到祂的超越性和祂的临在性的教导时,我们乃是面对基督信仰的一些大奥秘。人们只能按照上帝在《圣经》里阐明的程度来明白这些议题。但是,我们是无法理解到能够解决每个我们遇到的难题,或是回答每个提出的问题。我们只能就像我们探讨三位一体的教义或是基督的神人二性的教义那样,与其试着要解决关乎上帝计划的每个奥秘,我们不如尽可能学习这些包含双方面的《圣经》视角,也承认我们人的认知是非常有限的。

如果我们和持中间的福音派观点的神学家对话,他们对于一些关键问题的回答是这样的:

上帝对于历史是否有一个包罗万有,永恒而绝不会落空的计划?「是的!」

上帝在介入历史进程时,会设定一些特别计划?「是的!」

上帝永恒的计划,旨意,筹算,旨令,心意和意愿必然应验,不会失败?「是的!」

但是上帝历史性的计划,旨意,筹算,旨令,心意和意愿,会受到拦阻?「是的!」

换句话说,主流福音神学是要反映出《圣经》的双方面教导,肯定上帝的超越永恒的计划,也肯定祂的临在历史的计划。

这些中间观点成为主流福音派系统神学的特点,不过,认同的人当中还是有些看法分歧,我们在此提到传统系统神学里,比较明显的两个重要差异。首先,我们要考虑的,就是对于上帝永恒旨意的次序的不同观点。

永恒旨意的次序. 当系统神学家谈到上帝旨意的次序时,他们想的是涉及上帝为历史而定的永恒计划,其中事件的合理次序。上帝创造天地之前所预定的主要旨意,彼此之间如何相互连接?对于这个观点有许多不同说法,但整体来说,可用三个方式总结:

首先,我们要提到堕落前预定论,这个词语来自拉丁文的supra (SOUP-rah),意思是在上面,和lapsus (LAP-soos),意思是堕落。因此这个名称隐含的意思是,在上帝允许人类堕落犯罪之前,或之上方,上帝已经定意要拯救人类。这个观点对于上帝永恒旨意的次序可以总结如下:首先,上帝预定要拯救在基督里拣选的人,而对其他人施行审判;其次,上帝预定要创造,第三,上帝预定允许堕落犯罪;第四,上帝预定要借着基督完成和提供救赎,第五,上帝预定要在基督里对真信徒施行救赎.

第二个说法,我们称为堕落后预定论,来自拉丁文的infra (IN-frah),,意思是在下面,和lapsus,意思是堕落。就如这个名词隐含的意思,上帝预定要拯救祂的百姓是在祂预定允许人类堕落犯罪之后,对于上帝永恒计划的次序,他们总结如下:首先,上帝预定创造;第二,上帝预定允许堕落犯罪;第三,预定拯救上帝拣选的人;第四,预定借着基督完成和提供救赎;第五,预定在基督里对真信徒施行救赎。

第三个说法,我们称之为堕落下预定论,来自拉丁文的sub,意思是在下方 ,还有lapsus,意思是堕落。这个观点有时被认为是堕落后预定论的一个支派。如同名词暗示的,上帝是在预定允许人类堕落犯罪之后,或是之下,才预定要拯救祂的百姓。但是这个观点认为,上帝预定的拯救是在预定给予救赎之后,不是之前。这个观点总结如下:首先,上帝预定创造;第二,上帝预定允许人类堕落犯罪;第三,上帝预定借着基督完成和提供救赎;第四,上帝预定拯救那些相信的人;第五,预定在基督里对真信徒施行救赎。

有个重点需要理解,这些不同观点发展出来是要帮助神学家能处理一些其他的神学问题。对于上帝永恒旨意的次序的不同观点使得神学家能处理如下的问题:

当上帝的意旨里容许人类堕落,却只让救赎临到一些人,我们怎么还能认为上帝是良善的?

上帝既然有个全面,永恒而绝不会落空的计划,祂提供给全人类的福音怎么可能是真诚的?

上帝既然全权掌管我们的行动,我们该如何确认人类的道德责任?

这些都是重要问题,但是著名的福音派神学家都承认,《圣经》对于上帝永恒意旨的逻辑次序没有提供足够资料。整体而言,中间的福音派学者虽然倾向这个或另一个观点,但多半都同意这些议题涉及很多的推测,是超出了上帝在《圣经》里所启示的。

当人们谈到意旨的顺序时,这样的讨论通常是试图要对于上帝的行事提供逻辑顺序。在创造之前,就是有「时间」之前,上帝已经存在,因此人们总是会臆测那些我们无从知悉的情况。就我看来,这就是为何最好的神学家谈到上帝旨意的次序时,他们其实不是在谈时间先后的顺序,而是要衍生一个合理的观点,能符合圣经对于上帝,堕落,上帝计划顺序的叙述。而这顺序是按着逻辑,而非时间前后所定,为的是忠于《圣经》的见证。

——唐纳德·卡森博士

除了对于上帝永恒旨意的次序,有这些不同的中间观点之外,另外,福音派学者对于上帝永恒旨意与祂的预知之间的关系,也有不同看法。

永恒旨意和预知. 在这些讨论里,经常会强调三处的新约经文。使徒行传2章23节,彼得讲到基督被钉死,是按着上帝的定旨先见被交与人。彼得前书1章1和2节,讲到上帝的拣选是照父上帝的先见被拣选。还有罗马书8章29节说到祂预先所知道的人,就预先定下。这些经文显然指出上帝永恒旨意和祂的预知之间的关联。

整体而言,福音派学者以两个方式,将这些经文应用于上帝永恒旨意和其预知的关联上。一方面,许多人认为上帝的预知是祂意旨的依据。换句话说,在永恒里,上帝知道历史会如何进行,祂知道事情会如何展开,包括祂如何介入灵界活物和人类所做的诸般抉择。按着祂的预知,祂意旨这个永恒计划,依此所有事情逐渐展开,不会落空。

另一方面,许多神学家则是认为上帝的意旨乃是祂对历史预知的依据。依此观点,上帝筹划或是裁定历史上要发生的每件事,乃是根据祂的良善意愿。这个不会落空的计划,让上帝预知历史上要发生的每件事。

对于这些议题的辩论通常起于其他的神学考虑,例如上帝的良善和人类的自由意志。它们也涉及一些争论,就是《圣经》对于上帝的预知是着重于上帝对于历史时间的单纯预知,还是祂对于拣选要救赎之人位格性的慈爱预知。

但是,我们可以在一些事上有共同看法。《圣经》是否教导上帝预知每件事?是的!《圣经》是否教导上帝预定每件事,包括永恒的救恩?是的!因此,即使各人偏向不同观点,至终,我们还是认同,上帝的意旨和祂的预知是以许多不同方式齐头并进。我们也要记得,我们是在探讨永恒里的上帝,所以我们的思维运作有限。要独断的认为到底是上帝意旨在先,还是祂的预知在先,乃是超越了《圣经》所启示的。约翰·加尔文在他的《基督教要义》,3卷,21章,5段如此议论:

我们主张永恒旨意和预知这二者都是属于上帝的;但是若说后者乃依靠前者,那是很荒谬的。

加尔文是以坚信上帝掌管历史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里指出的,《圣经》没有明确说上帝的预知和永恒定旨如何关联,因此若说后者乃依靠前者,那是很荒谬的。

至终,当我们思考上帝的计划时,必须记住《圣经》描述的双方面ח就是中间福音派学者的观点,对基督徒生活是相当重要的。上帝对于生活的每个试炼磨难都有主权,每件事发生也是上帝已经预定。但是,与此同时,上帝也极其亲密的介入我们的生活,通常按着我们所作的选择,祂让历史转到这个方向,然后又转到另一个方向。如果我们否认其中一个观点,就错失《圣经》最生动有力的教导。《圣经》关乎上帝筹算,目的,告诫,定旨,以及心意与意愿运作的双方面教导,对于基督信徒的忠诚事奉是非常重要的。

神学里反复出现的问题之一就是,上帝的主权和人的自由意志之间的关系,我们的抉择和上帝至终旨意与目的,之间的关系。你一定发现,许多神学家通常只强调其中的一方面。而一些真正伟大的神学家则是教导圣经里对这两者的叙述。不管我们看法如何,我们可以从各自观点有所学习。我认为,强调人类抉择的人,通常倾向于贬低《圣经》所叙述的,关乎上帝主权,祂的全面旨意,以及每件事的发生至终如何显出上帝旨意。而另一方面,那些强调上帝主权的人,可能会轻忽人们作的真正抉择,和这些抉择对于世界时事的意义。因此,那些合乎我们神学理念的经文就会吸引我们,而我们也会有意贬低那些支持别人观点的经文。不过,如果我们更多参与不同观点的神学讨论,会帮助我们看到每段经文的重要性,和努力对付其中的隐含意义。

——菲利普·莱肯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