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D:3.2 三个基本策略

对于上帝可传递属性的《圣经》基础,我们可以用几个方式来总结,不过目前我们只着重两个方向。第一,我们要留意《圣经》作者们在处理这些议题时,所遵循的三个基本策略。第二,我们要思索《圣经》的人性观,这是在探讨上帝与受造物的相似性时,攸关重要的。让我们先来看《圣经》作者们在教导会众认识上帝时,所用的三个基本策略。

基本策略

在前一课,我们提到中世纪的经院派神学家非常着重自然神学。他们借着观察自然,而非留意《圣经》,来认知上帝。他们也设立三个正规的方式,从自然界辨识关乎上帝的真理。那就是否定之道,或拉丁语 「via negationis」 (VEE-ah nay-GAH-tee-oh-nis); 因果之道,或拉丁语 「via causalitatis」 (VEE-ah KOW-sah-lee-TAH-tis),和卓越之道,或拉丁语「via eminentiae」 (VEE-ah em-in-EN-tee-eye)

几个世纪以来,更正教的神学家都同意,我们可以用这些方式,从自然界认识许多关乎上帝的事。但是更正教信徒也强调,我们需要《圣经》的特殊启示的指引。《圣经》就像眼镜,让人对上帝在普遍启示里的自我彰显看得更为清晰。就如约翰・加尔文在他的基督教要义,卷一,六章,一段所写的:

正如目力衰弱的人……有了眼镜可以看得清晰;同样,《圣经》能聚焦,清除我们心里对上帝混乱观念的模糊,使我们清楚认识真神。

自然神学就是我们从自然界学习,这是最明显简单的定义。特殊启示就是上帝没有透过自然,我们这些人,或是我们周遭的环境,而是借着圣灵的运作,在《圣经》,并且至终是在基督里,启示祂自己。而《圣经》似乎告诉我们,上帝无形的特质如何在我们周遭受造界清楚显明出来,就如罗马书1章,或是诗篇8篇描述的那样。对于有眼可看的,这是清楚的事实。问题在于我们是盲目的,看不到这些;因此上帝必须以一个特别的方式,至终是以十字架上的基督,来启示祂自己,就是祂的话语,新约和旧约,所见证的。

——乔什·穆迪博士

普遍启示是常常存在的,你看到天的存在就是普遍启示,你看到道德律就是普遍启示,你看到人有良心工作这就是普遍启示……。所以普遍启示到最后就是给人知道神是存在的,神是大能的,神是永恒的,但这个永恒存在大能的神是圣洁的、是公义的、是良善的、是慈爱的、是怜悯的就一定要透过特殊启示才能明白,所以明白特殊启示就是找到了一个万能钥匙,有了这个钥匙再开普遍启示,那就什么都看见了什么都清楚了。

——唐崇荣博士

要揭开这一切,我们要来思考这三个基本策略如何出现于《圣经》里。首先,我们要稍微探讨否定之道,然后更仔细的看因果之道,第三,我们要注意卓越之道的重要性。让我们先来看否定之道。

否定之道

简单来说,否定之道是将上帝与受造物对比,以此导出关乎祂的真理。《圣经》的作者们屡次让人注意到上帝与祂的创造之间的对比,不只是与罪恶的对比,也对比上帝给予受造物的那些美好特质。他们经常指出上帝的超越,无与伦比,以此来尊崇上帝。为此,这个方式主要是让我们留心到上帝不可传递的属性,但在如此对比时,也让我们注意到上帝可传递的属性。至终,我们必须先了解上帝何等独特,全然与我们有别,然后我们才会认识上帝与我们相似之处。虽然本课是着重于上帝可传递的属性,但是《圣经》里的否定之道还是屡次提醒我们一个极大的奥秘,就是无论如何,上帝的属性实际上都是不能传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