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D:3.10 关乎上帝的期盼

对于上帝可传递属性的不同神学立场,我们已经探讨了系统神学家采用的处理过程,几个历史文献和上帝论这个部份的逻辑结构组合。现在要来看第四个部份,就是这些神学立场一些实际的隐含意义。

隐含意义

就上帝可传递属性的隐含意义,我们可以用不同方式探讨,简单起见,我们只看其中两个方向。首先,我们要谈到我们关乎上帝的期盼。第二,我们要讲到我们要效法上帝。让我们先来看,在思想上帝可传递的属性时,我们有哪些关乎上帝的期盼。

关乎上帝的期盼

令人遗憾的是,许多热心跟随基督的门徒在学习到上帝可传递的属性时,常误解上帝在《圣经》时代的作为,因此对于上帝如今在他们生活中的作为会有错误期待。上帝的属性是真实不变的,不能一会儿打开,一会儿又关上,它们是不改变的。但是这并不意味所有上帝可传递的属性对于每个人在每个时刻都那么明显。无数的《圣经》例子已经显示,上帝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祂在我们生活的所作所为也不会违背祂的性情。而与此同时,我们也无法准确预期上帝在历史的每时刻会怎么行动,因为祂是以许多不同方式来彰显祂的属性。

对上帝有合乎《圣经》的期盼,我们需要记住,在这个系列已经说了数次的一个要点,我们要区分上帝的属性和祂的历史彰显。

我们看到,所有上帝的属性,包含那些可传递的属性,都是没有限制的,不受制于时间,也不会改变。但是当上帝与有限,受时间所制,又会改变的受造物互动时,祂会在不同时间以不同方式表显祂的属性。有时候这些的彰显扩展到相当长期的时间,有些只是短期此时或彼时而已。不过,普遍启示和《圣经》历史的记载清楚显示,上帝彰显祂属性的方式是难以全然预期的。

我们就上帝可传递属性的三个类别来思想。上帝的心智属性总是忠于祂的本质,祂具有全部的知识和智慧,但是有时候,上帝会在《圣经》历史和我们生活中很明白的显示祂的知识和智慧,有时祂却不是如此。这就是为何有些《圣经》人物以喜乐的心感谢上帝对他们的启示,而有些则是忍耐等候明白上帝的心意。

同样的,上帝的意志属性也不会改变,祂是全权有能的,但在整个《圣经》历史里,以及我们生活中,上帝有时显出其莫大的能力,有时却没有。这就是为何有些《圣经》人物扬声赞美上帝伟大的作为,而其他时候,他们却呼求上帝彰显祂的大能,因为他们因仇敌的压制而受苦。

对于上帝的道德属性也是如此。上帝总是良善,圣洁,公义,诚实,慈爱,怜悯而恩慈的。但是从《圣经》历史和我们自身经历,可以知道上帝以不同方式来彰显这些道德属性。有时祂的良善是显明可见,有时则是难以测度。这就是为何有些《圣经》人物会为领受的祝福而感谢,而其他人则为着所承受的艰苦试炼而叹息。

从这些不同的彰显,就能区分上帝可传递的属性和祂在历史里彰显这些属性的方式,之间的不同,这使得我们能对上帝有正确的期盼。

在受造的景况要看清楚上帝的智慧,慈爱和权能,多半时候,问题不在于上帝本身,而是我们的观点。对我而言,诗篇73篇常是一个很好的提醒,那里,诗人先是因着哀叹一些作恶而富足的人尽享亨通,而叹息:「我虽然努力为你而活,却终日受到管教与伤害」,然后出现一个转折,诗人说:「我思索怎能明白这事,直到我进了上帝的圣所,思想他们的结局。」 奥古斯丁说过人类需要灵魂的医治。罪已经扭曲我们的思维和对事情的理解,以致我们灵魂实在需要上帝的医治,唯有上帝动工,我们才能以正确的心态接收并且解释所见所闻。因此问题不在于上帝,而是我们的领受能力。我认为,人越加靠近上帝,就能看得更清楚,上帝这些美好的属性是如何运作和显明。不过,那实在不是上帝的问题,而是我们的。

——布鲁斯·菲尔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