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D:2.6 上帝的临在性
对于上帝不可传递的属性,要避免这些严重的错缪,我们需要全面明了 《圣经》视角涵盖的范围。我们已经探讨了《圣经》指证的上帝的超越性,现在来看《圣经》如何证实上帝的临在性。
上帝的临在性
整体而言,「上帝的临在性」就是上帝参与受造物的领域。事实上,《圣经》对于上帝介入参与世上事务的描述,远多于谈到祂的超越性。我们看到《圣经》多处提到上帝的历史彰显,就是随着《圣经》历史的展开,上帝亲身介入其中。《圣经》对于上帝有许多描述,那些字句显示上帝不同的名字和称号,提到无数对上帝的隐喻和直喻,还报导祂的一些作为。在某些情况下,《圣经》着重于上帝的短期历史显现;在其他情况下,《圣经》则显示上帝的长期历史显现。《圣经》描述上帝在天上和世上的各种活动,显示祂与灵界和物质世界,与大群人或是小群人,与家庭或是个人等,彼此之间的互动。
遗憾的是,有些好意的基督徒却曲解《圣经》中所强调的上帝临在性。他们认为上帝与受造物之间的互动,乃是否定了祂的超越性;有些人对此的观感更极端,但无论如何,他们都着重上帝的临在性到一个程度,以致他们否认上帝不可传递的属性。
例如,他们断定上帝是有限的,因为祂会发问,表达挫折感,也没有马上制裁邪恶。有些神学家认为上帝不是永恒的,因为祂会等到对人试验后才采取行动,祂施与救赎,也威吓要惩罚。这些神学家推断上帝是多变的,因为祂回应祷告,生发怜悯,修正指引的准则。他们的这些观点认同上帝的临在性,却否定上帝的超越性。
但是否定上帝是无限,永恒和不改变的超越性,也是直击《圣经》信仰的核心。如果上帝的能力受限,我们如何能确保上帝的旨意不会落空?如果上帝受制于时间,我们如何能确定基督已经为我们赢得永远的救恩?如果上帝多变,我们如何能证实上帝的应许是可信的?认定上帝的临在性,就是祂全然介入历史,这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也要确认《圣经》对于上帝不可传递属性的教导。
要明白上帝不可传递的属性,我们必须坚定相信《圣经》对于上帝的超越性和临在性的全面观点。这并非容易的,因为要探测上帝的奥秘,我们很快就会触到能力的极限。当我们探讨一些艰难的议题,例如三位一体,或是基督的神人二性,我们就会面对现实真相,发现上帝实在超乎我们所能领悟的。但归根结底,《圣经》呼吁我们既要相信上帝的超越性,又要相信祂的临在性。我们持守的立场是拥抱两个全然的现实:上帝有全然不可传递的属性,同时祂也全然与祂的受造物互动。
诗篇115篇3节如此总结《圣经》的这个观点:
我们的上帝在天上,都随自己的意旨行事。(诗篇115篇3节)
这节经文谈到上帝的超越性,祂是在天上,以这个事实为依据,我们得以确保「祂能随其意旨」在受造界行事。
上帝是无限的,这个奥秘并非意味着祂不介入有限的空间领域。从《圣经》视角看,正因为上帝是无限的,所以祂能够按祂的意愿,全然介入有限的空间领域。
上帝是永恒的,这不意味着祂在时间之外,祂的永恒性使得祂可以用各种方式参与时间领域的活动。
上帝是不变的,这并非意味着祂在变动领域之外。正因为上帝的不变属性,使得祂能够随祂的意旨,介入变动的受造界,与之互动。
因此,我们若是要适当地认知上帝不可传递的属性,一定要同时相信《圣经》对于上帝超越性和临在性的整全教导。
神学家不只谈论上帝的超越性,祂是何等崇高;也谈到上帝的临在性,祂的同在何等可亲。上帝是很亲密的介入世上的事务,和我们非常相近。我们在耶稣身上尤其看到这个真理。祂是道成肉身,不可见的上帝之子成为可见之人的样式,实际来到人类生活中。我想,我们也在圣灵亲密的同在里,体会到上帝的临在性。这实在是上帝本性的诸多奥秘之一,祂是超越的,高于我们之上;也是临在的,与我们非常相近。
——菲利普·莱肯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