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D:1.6 上帝的属性和作为

在我们所认识的上帝这一课里,我们已经探索了一些上帝的启示和奥秘,这些概念塑造了对上帝论的探讨。接着我们要来看第二个主题:上帝的属性和作为。这些议题代表传统神学家用来总结 我们所认识的上帝的两个主要方式。

三、属性和作为

除了上帝的属性和作为,系统神学家通常相当留意上帝论里三位一体的教义。我们在使徒信经 那个系列更仔细地探讨三位一体的议题。因此,在这个系列,我们要着重于另外这两个主题。

在后面几课,我们要探讨上帝属性和作为的许多特征,在此,我们只介绍每个概念。首先,我们要思考上帝的属性,就是上帝到底是谁?其次,我们要谈上帝的作为,上帝在做什么?让我们先来看上帝的属性。

上帝的属性

我们打算分两个步骤来介绍上帝的属性这个题目。我们要先谈上帝属性的基本概念,然后要查看在系统神学里有所区分的上帝属性的类型。什么是上帝属性的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如果问绝大多数的基督徒,「什么是上帝的属性?」他们可能会说上帝的属性就是《圣经》所提到的,上帝所有的性情或是特质。总体而言,这个观点当然没有错,但是传统的系统神学所谓「上帝的属性」指的是更具体明确的事情。

系统神学里,上帝的属性是:

上帝本质的特性透过一些历史上的显现而表露出来。

对于上帝属性的正式讨论,这个定义强调两个主要因素。首先,上帝的属性是上帝本质的特性。现代的福音派不常提及上帝的本质,因此我们需要对这个概念加以探索。

首先,本质这个词语是从拉丁文essentia翻译而来,意思是本质,或存在。在拉丁神学里,上帝的本质也和另一个词语实体或本体是拉丁文substantia有密切关联。教父和中世纪的神学家采纳了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的这些词语。当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以不同方式来探讨本质这个概念,而且现代哲学对于本质这个概念也提出一些重要的复杂议题,但是基本的概念仍然不难领会。

简单来说,「本质」「存在」或是「本体」,就是样貌形式变动的外型之下不变的真实内涵。基督徒神学家在讨论上帝的属性时,多采用本质这个概念。

整体而言,上帝的本质涉及四个重要的区分:上帝的本质,就是上帝本身;上帝的属性,是上帝本质的品格;上帝的长期历史显现,是上帝在一段很长的时间表露祂自己;上帝的短期历史显现,是祂在一段很短的期间显示祂自己。

要分辨这四个区别,我们可以用一个人为例子。例如,某个人礼拜天在教会是个独唱者,他也是个农夫,每天两次在他的农场挤牛奶;还有他身为丈夫和祖父。此外,作为基督徒,我们知道他是上帝的形象,被上帝任命为上帝的代表和上帝的仆人。

关于这个人的一些景况,我们可称之为他的短期历史显现,有些是他有时会做的事情,例如,在教会独唱,但只有礼拜天才如此。他需要挤牛奶,但每天两次而已。虽然这些关乎他的描述都是真的,但都不是指他的本质。本质的意思是,不管他做或不做那些事情,他都是同样的那个人。

有些描述是涉及这个人比较长期的历史显现,例如他身为丈夫和祖父,对他的这些描述持续的时期比较长,但也不是涉及他的本质;因为身为丈夫或是祖父不是一生都是如此,但他始终是同样那个人。

当我们说这个人是上帝的形象,是上帝任命作为上帝的代表和上帝的仆人时,我们谈的是他本质的永久属性,是他人性的素质,不管他一生有什么变化,这些关于他的描述总是真的。

如果我们把关于他的描述,包括他长久的属性,综合起来,会发现我们只是一瞥他的本质,不过对那描述还是很难以捉摸,超乎我们能全然领会。

在许多方面,系统神学家对于上帝论也作了类似的区分。当然我们都知道,《圣经》禁止我们为上帝设立肖像,因此我们在此不是试图要描绘上帝的样貌,只是用一个比喻来帮助我们了解上帝的本质。让我们想象在外太空有个神秘的星云,代表上帝的本质,环绕这个星云是彩色的玻璃,代表上帝本质的属性。除此外,想象有一些星系和行星从这个中心延伸出来,代表上帝的长期历史显现;最后,想象一些更遥远的星系和行星,代表上帝的短期历史显现。在传统的系统神学对于上帝论的探讨里,这些上帝本质的区分,祂的属性,在历史上长期、短期的显现等是很重要的观念。

写于1530年,路德的《奥格斯堡信条》的第一条,类似英国圣公会对上帝本质讨论的信仰39条,或是循道会信仰25条,内容如下:

有一位神圣本体,他被称为上帝,他就是上帝;他是永恒的;没有主体,没有部分;具有无限的能力、智慧和良善;是万物的创造者和保存者;既是可见的,又是不可见的。

我们看到,这个信条清楚指出一位神圣本体;事实上,上帝的本质,就是祂在历史里以不同形式彰显自己时,所蕴含的那不可改变的特质。

遗憾的是,在宗教改革之前,倾向于基督教神秘主义的许多神学家都遵循古希腊哲学思想,他们认为上帝的本质是笼罩在神秘气氛里,上帝的启示很少显露其永恒的本质,祂的历史显现只向我们透露出一些次要的,会改变的性质。当然,福音派学者同意上帝的本质远超乎我们所能认识的,但是尽管如此,福音派信徒仍然坚持上帝实际上已经向人启示一些祂的神圣本质,祂的属性。这个信念本是遵从《圣经》的教导。

让我们再来看《奥格斯堡信条》的第一条款。紧接着一位神圣本体之后,信条就提到上帝本体的一些特质,讲到上帝是永恒的,没有主体,没有部份,具有无限的能力,智慧和良善。上帝的这些属性,永恒,不会改变的特质,就表征上帝的本质。

有时,《圣经》作者清楚指出上帝永恒、本质的属性。例如诗篇34篇8节宣告「上帝是美善的」,保罗在提摩太前书1章17节讲到上帝是「永世」或「永在」的。我们读整本《圣经》,会清楚发现,不管上帝在任何情况说什么,做什么,或是以不同形式彰显,祂总是良善,并总是永在的。《圣经》关于上帝的描述,例如,上帝的无限、祂的圣洁,祂的公义,祂的智慧,祂的无法测度,祂的全能,以及其他的神圣属性,都是如此;它们都是上帝神圣本体的恒久特质,是《圣经》清楚指明的。

上帝的属性其实就是祂的自身特质。这使得上帝之所以为上帝,你可以称之为上帝的本性,祂的实质,乃是圣父,圣子和圣灵共同享有的实体,在许多方面,这也让上帝有别于我们这有限的受造物,这也界定了上帝的「神性」。

——司科特·霍瑞尔博士

让我们再来看我们对于上帝属性的定义。除了上帝本质的属性,上帝的属性也透过一些历史上的显现而表露出来。

如同我们说过的,《圣经》有时清楚指出上帝恒久的属性,不过,多半时候是借着一些描述,名字和称呼,隐喻和类比,还有叙述祂在历史的作为,间接显露上帝的属性。这些显现都和祂的本质没有抵触,上帝显现自己总是与祂的所是一致的;但是在系统神学里,上帝的属性不等同于祂的显现,我们确定上帝属性的方式是问如下的问题:哪些属性对上帝是真的?上帝在历史上的所有显现如何阐明上帝的真实?

在此,我们需要小心,如果谈到上帝在短期的作为,我们不难区分上帝的属性和祂的显现。例如,以西结书8章18节,上帝说祂不听祂子民的祷告。显然的,我们不会认为拒绝听人的祷告就是上帝的本质;《圣经》在其他多处经文里都告诉我们上帝是听祷告的。这些关乎上帝的描述,都显明祂在历史的不同作为都诚如其性情,然而这些都不是祂本体的特质。其实,上帝的属性都是祂本质的恒常属性,无论上帝听或不听祷告都不会改变。

相反的,对于上帝在历史上较长期的作为,我们就比较难区分祂的属性和祂的显现。例如,我们会认为忍耐是上帝的一个属性,因为祂对于罪人是一代又一代的忍耐。不过从《圣经》我们也知道,上帝在历史的不同时期也对不同的人终止祂的忍耐。当基督荣耀再来,在最后的审判时,上帝对所有罪人的容忍会终止。就系统神学的专门层面上,即使是上帝长时间的宽容忍耐也不是上帝本质的恒久属性。

我们会在后面几课更详细讨论到这个特点。目前,这个基本概念已经很清楚。上帝在历史上,短期和长期的以不同方式彰显祂自己;但是上帝的属性乃是那些恒久真实的特质,过去如此,将来如此,永远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