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3.7 解释策略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时候的记号讨论已经讲到这事实,就是基督再来的时间是上帝的奥秘,有基督再来的几个前兆。我们现在准备来讲解释这些前兆的一些解释策略

解释策略

所有福音派基督徒都认同,教会总是面对抵挡,在将来要继续面对抵挡。我们都认同,传福音在过去已经取得成功,我们决心要继续传福音,直到耶稣再来。除此以外,我们都认识到全球宣教的重要意义,对教会在全世界存在、坚忍和兴旺大大欢喜。但是虽然有所有这些共识,我们有时却会以非常不同的方式解释基督再来的前兆。

总体来说,福音派的解释策略表现出四种主要倾向。对人很有帮助的,就是认识到这些倾向,让我们可以向它们学习,完善我们对圣经的认识。

一些解释策略聚焦在基督再来的前兆在历史上何时出现。这些策略倾向于在过去派和未来派之间。在一个极端,过去派说这些前兆是在我们的过去显现,不会在将来重复。例如,一位过去派人士会说,敌基督是一个生活在第一世纪的人,我们不应认为将来会有任何像他那样的人出现。

在另一个极端,未来派说基督再来的前兆还没有出现,而是要在将来出现例如,一位未来派人士有可能会说,敌基督要生活在基督再来之前最后一代人的时候。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是以一些范围宽泛的观点,讲到有关的人物与事件的时间。例如,一些人可能会说,敌基督是一种类型的人或人类制度,要贯穿历史持续存在,或重复出现。

其他解释策略聚焦基督再来的前兆如何在历史当中显明。这些策略倾向处于历史派和理想派之间。历史派把这些前兆与历史上的实际人物和事件联系起来例如在16世纪宗教改革期间,许多相信历史派的基督徒相信敌基督是罗马天主教教皇,甚至是教皇制度本身。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理想派把基督再来的前兆与抽象的概念和总体原则联系在一起例如一位理想派者可能论证说,敌基督是任何传讲谎言和反对耶稣的人。在这两种极端之间是范围宽泛的各种观点,用不同程度的历史派和理想派解释基督再来的前兆。例如一些人可能会说,历史上已经存在着几位敌基督,但并不坚持认为,他们要通过一个可见的制度,例如教皇制度联系起来。

在许多方面,这四种倾向有所重叠。取决于解释的经文,个别的解经家常常使用不同的策略。一个人可能在一处经文倾向过去派,在另一处经文倾向未来派,或者在某些经文倾向历史派,其他经文则倾向理想派。有时一位解经家甚至会在同一处经文使用不同的策略。

这些解释策略每一种都有长处和弱点,福音派基督徒按不同程度使用所有这些策略。所以,与其把它们看作是要求我们坚持的体系,更好的倒不如是把它们看作是帮助我们理解圣经不同方面的工具。在解释一处具体经文时,我们应当让上下文决定我们要使用哪一种工具,或哪几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