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T:  3.8 事实简化

现在我们已经看到系统神学家使用《圣经》时遇到的两个主要挑战,我们就要把注意力转移到事实简化这个过程上来,系统神学家使用这个策略,来克服《圣经》文学表现形式多样化带来的挑战

事实简化

简单来说,

事实简化就是集中注意一段《圣经》教导的一些神学事实,把同一段《圣经》对其他方面的表述搁置一边的过程。

正如一般的人类语言那样,《圣经》的话语是要给读者带来多重的冲击,它们让人明白,鼓舞人,指责人,给人促进,指导,鼓励,打消人的念头,让人欢喜,迷惑不解,纠正人,训练人,帮助人,给人祝福,给人咒诅,激发人的想象,等等等等。不是《圣经》的每一页都是要自始自终做所有这些事肯定不是具有同样的冲击,但每一段有相当一定长度的《圣经》,目的都要给读者带来不同的冲击。

然而系统神学家即便不是全部,也是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圣经》教导的神学事实上。换言之,系统神学家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思想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经文的其他特点则不予考虑了。

如果《圣经》经文主要是要作事实性的宣告,那么对《圣经》进行事实简化相对就比较直截了当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系统神学家很简单,只需要留心观察《圣经》经文表明的明确和隐含的事实,然后集中注意力去看那些和神学讨论相关的事实就可以了

以提摩太后书3章16节为例,这节经文主要是讲述事实的。保罗说道,

《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提摩太后书3章16节)

从更大的上下文范围来看,我们可以说这一节经文的目的远不仅仅只是一份关于《圣经》事实的清单。保罗把这一节经文和前面的经文联系起来,鼓励提摩太更加认真留心《圣经》。至少这节经文的目的是为了鼓励,激励提摩太,让他再次委身于《圣经》。但这个复杂目的的一个很主要方面就是作一些明确的神学宣告。系统神学家大量使用这节经文,因为他们对这些事实性的神学宣告很感兴趣。

保罗在这一节经文所作的明确事实宣告可以被总结成为一系列的普遍性的和肯定性的命题。1、《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2、《圣经》对于教训都是有益的;3、《圣经》对于督责都是有益的;4、《圣经》对于使人归正都是有益的;5、《圣经》对于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这些命题反映了这节经文明确表达的事实。

除了这些明确的事实宣告,这节经文按逻辑还引申出一些隐含的宣告,系统神学家对此也是很感兴趣的。例如,我们可以说,1、神愿意把他的旨意传达给人。这节经文也包含有这样的意思,2、留心《圣经》的细节这对成圣来说是至关重要的。3、尽管保罗特指的是旧约《圣经》,他也有这个意思,就是新约《圣经》也是神所默示,在这些方面也是对人有益的。

系统神学家把这些明确和隐含的神学事实勾画出来之后,就可以使用这些真理去解释、捍卫他们对不同神学题目的论述。你可以想象得到,这节经文常常是用在系统神学里面,用来支持对《圣经》教义的论述。

例如,雷蒙德(Robert Reymond)在他所著的《基督教信仰之新系统神学》中引用提摩太后书3章16节,来支持他的关于《圣经》无误的论述。他写道,

《圣经》的人类作者宣告书写成文的神的话语是无误的,就在于神藉着默示通过他们赐给人类。

这样的论述就是系统神学对这节《圣经》经文的典型用法。但是提摩太后书3章16节所教导的明确和隐含的神学事实也是论述了其他传统的神学话题。例如,系统神学家可以在神论这个大题目下引用这节经文,证明神是怜悯的神,因为他向人启示他自己。他们也可以在教会论中使用这节经文,说明宣读,传讲《圣经》是教会中的一种蒙恩之道。他们也可以在末世论这个大题目下使用它来证明《圣经》预言的可靠。这样的可能性是无穷无尽的。

对于和神学命题非常类似的《圣经》经文,事实简化这个过程相对就很简单。我们看创世记1章1节,说神造万物,要看到神是造物主这个事实,这并不困难。当我们看到以赛亚书6章3节,撒拉弗在主面前呼喊说,圣哉,圣哉,圣哉,要得神是圣洁的这个结论,这是很容易的。当我们看罗马书3章28节,人称义是因着信,不在乎遵行律法,我们就可以在讨论救赎论的时候使用这节经文。《圣经》里面的很多经文所作的宣告,是很容易被纳入系统神学里面的。系统神学家经常使用这样的经文,这就不让人感到惊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