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T: 1.9 经院哲学时的文化变化
既然我们已经看过了,在教父时期,神学家们怎样开始面对当时的希腊文化解释基督教神学,我们就转到中世纪的神学。这个时期,基督徒更加一致地把希腊文化有关人类理性和逻辑的观点应用到基督教神学中。我们会着重在一个常常称之为「经院哲学」的神学运动上,其发展大致在主后600年到1500年之间。
我们探讨经院哲学的方法和探讨教父神学的方法相似。一方面,我们将要查看经院哲学时的文化变化;另一方面,我们要探讨相应产生在神学上一些的变化。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些世纪中,文化上的变化。
首先,我们应该指出,经院哲学这个名词来自中世纪初欧洲高等教育的院校,这些学校中,雄辩的演讲者们,现代统称「逻辑」,就是拉丁词语里称呼的scholasticus经院哲学者。很大程度上,这些演讲者教导亚里士多的德逻辑,从而,「经院哲学」这个词就演变成为用来称呼极度依赖亚里士多德哲学逻辑的那些哲学和神学。
在中世纪发生的最重要的文化转化之一,就是产生了经院哲学。这个转化出现在地中海地区的知识界,从新柏拉图主义转向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之际。这个变化的结果,导致有影响的基督徒在解释和辩护基督教教义的方法上,都必须适应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 当然,这个趋向经院哲学的变化经历了几百年,对此存有很多的抵制,尤其是来自基督教的神秘主义。但是到了阿尔伯图斯时期(又称伟大的阿尔伯特),他生活在1206到1280年间;和他最著名的弟子托玛斯阿奎那,大约是生活在1225到1274年间,此时的经院哲学已经代表了基督教神学的主流。在改教前夕,基督教神学的主流里已经深深地融合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