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T: 1.13 正统的信仰告白
除了认识到早期更正教神学依赖更早期的神学发展,我们还要指出更正教信仰告白的传统也是如此。世界不同地方的更正教都产生了一系列正统的要理问答和信条,来概述他们的信仰。
我们以写于1647年的《韦斯敏斯德公认信条》为例,考量这时期的神学。和早期的更正教信徒一样,由于他们极其注重《圣经》的教导,因此如果称韦斯敏斯德神学是严格的经院神学,是不公平的。然而,韦斯敏斯德公认信条确实受到了中世纪特色的神学观点的影响,《韦斯敏斯德公认信条》大量地依赖专业用语,这方面是借用了亚里斯多德的逻辑学,命题是表达的中心,用三段论来加强神学的陈述,又如何按照自上而下神学的优先次序来安排神学主题的次序。
我们可以看到在《韦斯敏斯德公认信条》中逻辑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在第一章第6段尤其明显,看看他们陈述这个问题的方式:
凡上帝关于他自己的荣耀,人的得救,信仰与生活一切所必须之事的全备旨意,都明明记载在《圣经》内,或从《圣经》中得出正当的与必然的结论。
注意这里,所有关于神的荣耀、我们的救恩、信仰和生活的旨意,可以从两方面得到:一方面,这些真理都明明记载在《圣经》里面,也就是说,《圣经》清清楚楚地教导一定的基本真理。但是,另一方面,其他重要的基督教教义可能从《圣经》中得出正当的与必然的结论。这个陈述表明了理性或逻辑在更正教神学中极其重要的作用。更正教神学家在进行神学研究时,他们使用理性和逻辑来得出《圣经》隐含的意思。用此方式,韦斯敏斯德公认信条十分明确地倾向早期神学的方法。
除此之外,《韦斯敏斯德公认信条》的总体结构也显示了自上而下神学的优先次序,信条的章节遵循的就是这个次序。第1章题为论《圣经》,紧接之后的第2章和第3章专注在最高层的属灵真实:神自己;接着,第4和第5章,涉及的是创造;然后,转向进一步更为的世界或普通的主题,第6章一直到17章处理的是人类的堕落犯罪,同时需要救赎。接下来,第18章到31章,才开始解释更为实际的教会和基督徒人生的事情;最后,第32章和33章,论述世界历史的终结。
展现在这个结构里面的神学优先次序,刻画了许多正统更正教信仰告白和要理问答的特点。
知道了这些早期更正教神学和正统信仰告白的基本趋向,我们将会看到现代的系统神学仍继续这种倾向。
我们要以普林斯顿神学院查尔斯贺智的系统神学为例,贺智生活在1797到1878年间。在他的整个系统神学中,贺智把理性和逻辑置于重要地位,他借用传统的技术术语、依赖命题、用严谨的三段论来建立他的神学,遵循自上而下神学的优先次序。
在一方面,贺智赞扬理性在神学上的功能,其程度超出了中世纪经院哲学和早期更正教的传统范围。贺智在解释神学家必须类似于现代的科学家那样,来对待他们的学科,请看他的定义方式。在《系统神学》的第1章第5节,他这样写到,
「研究科学的人进行研究的时候有一定的假设。
- 他假定他感觉的确实性。
- 他必须也要假定他智力运作的确实性
- 他也必须假定那些不是凭经验而来之真理的确定性,每一个结果都有一个原因,同样的原因,在同样的情况下,会产生同样的结果。
解释了当时的人们如何对自然科学理解之后,接着,贺智加上了一些关于系统神学的话:
「《圣经》对于神学家来说,就像自然对于科学家一样,是他事实的储藏室,探讨《圣经》的教导所使用的方法,和自然哲学家探讨自然的知识所使用的方法一样。」
因此,我们看到,虽然贺智按照当时的现代科学来变通他对理性和逻辑的理解,但是,作为一个系统神学家,他仍然站在理性和逻辑是建构神学的重要工具这个悠久的历史传统上。
另外一方面,贺智的《系统神学》也遵循自上而下神学的优先次序。简单浏览一下他的系统神学,就可以看出他基督教神学概要的总体结构。
他的《系统神学》以引言开始,接下来是第一部分,题目是:神论,在此他涉及的是神本身的教义;第二部分的题目是:人论,从优先次序的刻度上挪到人类部分。下面接着是第三部分:救恩论,从神在基督里的工作的最高概念开始,再向下转到救恩在人类生活上的应用,又到实际的恩典的管道。他遵循着传统的次序,在第五部分结束他的神学:末世论,讲论末后的日子。
因此,我们看到,每个时代,忠实的基督徒在不断顺从《圣经》真理的同时,他们也随着他们所处的外邦人文化的变化,来找到合适的方式来表达《圣经》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