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T:1.7 历史与启示

我们已经看了当代福音派圣经神学是怎样关注救赎历史,以此作为圣经的中心 部分,现在就要来看我们在这一课的第三个主要话题:福音派圣经神学家是怎样理解历史和启示之间的关系的。 

IV. 历史与启示 

几乎没有任何两个概念,要比历史和启示在福音派圣经神学的更具中心地 位。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圣经神学集中在历史层面,把它作为串联圣经的统一线 索。对历史有这种关注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们相信,在圣经中上帝对祂自己的启示 是与历史事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要了解圣经神学中历史和启示的关系,我们就要来看两个观念:第一,我们 要看圣经神学家是怎样把启示定义为“作为和话语”的;第二,我们要探索圣经中历史和启示的轮廓。让我们首先看第一个观念,就是上帝的启示既是作为也是话语。 

作为和话语 

为了把握住这种强调,我们要谈论三件事。第一, 我们要看一看,圣经是怎 样讲我们所说的“作为启示”。第二,我们要看一看,我们所说的“话语启示”, 或“文字启示”的必要性。第三,我们要看一看,作为启示和话语启示之间的相互 联系。让我们首先来看,作为启示的概念。 

作为启示 

从通常的经历中,我们都知道人至少会用两种方式显示他们自己。一方面, 他们会告诉 我们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可以谈论他们自己和他们想要得如何。另一 方面,我们也可以从人们所作 所为中对他们有许多的了解他们为人处事的方式 向我们揭示出他们是怎样的人。当我们来看圣经的时候,我们很快就清楚看到,圣 经经常讲到上帝使用他的作为来启示他自己。例如,请听诗篇 98:2-3 对上帝启示 祂自己的赞美,耶和华发明了祂的救恩,在列邦人眼前显出公义。记念祂向以色列 家所发的慈爱,所凭的信实。地的四极,都看见我们上帝的救恩。(诗篇 98:2-3 ) 

留意在这里,诗篇作者在第二节说上帝“显出”祂的公义,用的是希伯来文hl’G” 这个词,意思就是除去遮盖物,除去面纱,显示出来。诗篇作者说上帝已 经在列邦人面前显出祂的公义,除去遮盖,但这节经文讲上帝是怎样做到这一点 的?是通过对列邦说“我是公义的”这句话吗?在这个情形里并非如此。按照第三 节,当上帝做某件事的时候,上帝的公义就显出来了。这首诗说上帝行事,纪念祂 向以色列家所发的慈爱,让地的四极“都看见 我们上帝的救恩”。这里诗篇作者 脑海中的上帝公义的彰显和启示,就是祂拯救祂的百姓。.诗篇作者所讲的启示是 上帝的一个作为。 

这种更充满神迹的“作为启示”在整本圣经中都有出现。例如,创造的作为彰 显上帝的大能和性情。以色列出埃及,彰显祂胜过仇敌的能力,对祂百姓的慈爱。类似,大卫王朝的建立,以色列和犹大被掳,被掳后的回归,基督道成肉身,基督 的死与复活 —— 所有这一切,还有圣经记载的很多其它事件,都显出上帝的性情 和旨意。对于圣经神学来说,作为启示的概念是至关重要的。 

乍眼一看,我们可能不清楚这种向作为启示的转移,对基督教神学产生了非常 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暂停片刻,看看这种关注带来了什么变化,要了解圣经神 学中这种现代对历史关注的重要性,一种方法就是考量在神论,关于上帝自己的概 念上,以此察看系统神学和圣经神学对这个主题的处理。 

请看一看代表传统系统神学观点的韦斯敏斯德小要理问答是怎样教导我们来看 上帝的。小要理问答第 4 问问了这个问题:“上帝是怎样的上帝?”它是这样回 答的: 上帝是个灵,祂的存有、智慧、权能、圣洁、公义、恩慈和信实,都 是无限、永恒、不变的。 

不难看出,尽管这个回答是忠实于圣经的,但它却是从系统神学的角度相当抽象地 来定义上帝永恒长存的属性。但与之相比,圣经神学家是更关心上帝在历史中的具 体作为。这种对作为启示的关注导致对神论的不同强调。 

当典型的福音派圣经神学家被问到“上帝是怎样的上帝?”时,他们并不倾向于类似韦斯敏斯德小要理问答的方式回答。当然不是他们不认同这句话,而是他们的强调点是更具历史性得多的。圣经神学家更大大倾向于说象这样的话,“上帝是救以色列脱离埃及奴役的那一位。”“上帝是在以色列被掳时审判以色列的那一位。”或者他们会说:“上帝是差祂儿子降世的那一位。”不管怎么说,圣经神学家不是主要从上帝永恒的属性来思想上帝,而是主要从祂在历史中做了什么来思想上帝。神论如此,圣经神学的每一个方面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