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洗礼和主餐

洗礼
根据圣经,信徒应当借着洗礼公开自身的信仰,并加入地方教会。洗礼有两方面的功用:一方面,信徒能确认自己是基督徒;另一方面,教会确认该信徒的信仰,并为之施洗,作为信心的外在记号和凭据。
因此,如果一个劣迹斑斑的无神论者要求教会为他施洗,教会必须在施洗前先考察他的生命并询问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如果没有这些程序,教会的洗礼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只是激起一些水花而已。
主餐
如果说洗礼是基督徒表达对基督的信靠的圣礼,那么主餐就是基督徒表达对基督持续的信仰并与基督身体相连的圣礼。主餐也有两方面的功用:信徒来到主的桌前,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基督徒;同时,教会允许信徒领受主餐,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和言行与真正的基督教信仰相符。
矫正和管教
洗礼和主餐能帮助信徒确信他们的信仰是真实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一个人的品性行径逐渐下滑,似乎不再能表现出得救的迹象时,那么教会就有义务介入并明确这一点。
使徒保罗在哥林多教会就遇见了这样的问题。一个哥林多信徒伤风败俗,但教会却听之任之,没有正面地谴责他。因此,保罗写信给教会,纠正他们的错误:
风闻在你们中间有淫乱的事。这样的淫乱连外邦人中也没有,就是有人收了他的继母。你们还是自高自大,并不哀痛,把行这事的人从你们中间赶出去。我身子虽不在你们那里,心却在你们那里,好像我亲自与你们同在,已经判断了行这事的人。就是你们聚会的时候,我的心也同在。奉我们主耶稣的名,并用我们主耶稣的权能,要把这样的人交给撒但,败坏他的肉体,使他的灵魂在主耶稣的日子可以得救。(林前5:1-5)
保罗要求将这名男子赶出教会,除去他的会员身份,并且要拒绝他再次领受主餐。他最后总结道,“但如今我写信给你们说:若有称为弟兄是行淫乱的、或贪婪的、或拜偶像的、或辱骂的、或醉酒的、或勒索的,这样的人不可与他相交,就是与他吃饭都不可。”(林前5:11)
这样的管教有双重目的。首先,保罗希望挽回这个走迷的弟兄——这样或许他的灵魂可以得救。将他赶出教会等于在告诉他:“你现在的生活方式与你所宣信的信仰不符,因此我们教会不能再认同你的宣告。”目的是希望这样的管教能帮助他悔改,并转向基督寻求赦免。
其次,教会的行动也能向世界说话。即使在世人看来,这名男子犯下的也是禽兽不如的罪过。因此,当教会施行管教,这也能使世人看见,一个公然犯罪、死不悔改的人不是真正的基督徒。
因此,耶稣授予教会权柄,公开确认谁是基督徒,谁不是基督徒。借着洗礼、主餐和指正管教,教会对信徒的宣信给予认可。这能防止我们自欺。
所以,如果你想知道你是不是真基督徒,那就去寻找一间相信圣经、教导圣经的教会。请他们帮助你察验你的信仰。如果大家一致认为你是基督徒,你可以请求受洗,成为教会成员。
@出版于九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