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人们离开信仰的原因

耶稣曾讲过一个比喻,帮助我们理解为何那些起初看起来像在跟随耶稣的人最终会堕落。他说:

“你们听啊,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撒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飞鸟来吃尽了;有落在土浅石头地上的,土既不深,发苗最快,日头出来一晒,因为没有根,就枯干了;有落在荆棘地里的,荆棘长起来,把它挤住了,就不结实;又有落在好土里的,就发生长大,结实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又说:

“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可4:3-9)

随后,耶稣在同一章中向门徒解释了他故事的要点。他说这四类土壤代表四类不同的人,以及他们对神话语的不同回应:

90

第一类人听见神的道,但毫不感兴趣。因为撒但的阻扰,他们无动于衷。“那撒在路旁的,就是人听了道,撒但立刻来,把撒在他心里的道夺了去。”(可4:15)第二类人听见神的道,起初似乎乐于接受。他们貌似基督徒,但好景并不长。“那撒在石头地上的,就是人听了道,立刻欢喜领受,但他心里没有根,不过是暂时的,及至为道遭了患难,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可4:16-17)第三类人听见神的道,也有积极的回应,但无论具体的回应如何,他们也只是一时的兴起。“还有那撒在荆棘里的,就是人听了道,后来有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和别样的私欲,进来把道挤住了,就不能结实。”(可4:18-19)第四类人听见神的道,就将神的话语铭记在心。神的道能救他们。他们的生命不断长进,永不停息。他们“听道,又领受,并且结实,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可4:20)

因为本章主题的缘故,我们在这里主要关注的是耶稣的比喻中第二和第三类人的经历。第一类人明确表示不信主,第四类人持守信仰,多结果子。但第二和第三类人则不同,他们初看起来都像委身的基督徒,但最终却都没有结果并得到救恩。透过他们的例子,我们可以总结出人们远离信仰的两个常见原因。

@出版于九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