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4.3仁义的道理

希伯来书作者特别关注这些属灵的婴孩,称他们不熟练“仁 义的道理”。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只能是神的话语跟仁义有关。 希伯来书作者已经不止一次提到神的话,这卷书本身就以神 发言的两种方式开始:旧约时代和新约时代。他指的当然是旧约 的先知和耶稣基督的位格,耶稣基督的信息如今记载在新约里。 希伯来书 2:1-4 也有同样的指代。如今在这里,他希望敦促听 众关注神的话 (2:1),下一章中(6:5)他会再次提到“尝过神 善道的滋味”的人。最终,他敦促他们记念那些传道给他们的人 (13:7)。这些经文中神的话、神的道,指的都是旧约圣经以
及记载在新约中的基督和使徒的话语。 神的话被称作“仁义的道理”,因为神的话也是公义的标准,
即区分善恶的标准。此外,神的话还是一个人成义的媒介,即借 着圣灵的能力理解并顺服神的话。
这一段中,仁义的道理主要是指着公义的标准而言,因为作 者的关注点是辨识力,区分义和不义的能力。
因此,希伯来书作者的意思是:当一个人透过规律的区分善 恶的实践,培养出辨识能力,那么这样的人就能够在遇到善恶的 时候拣选义路。且只有当他经过了这样的习练,才会达到通达的 地步。
所罗门向神祈求一颗“聆听的心”(列王纪上 3:9),这 颗心会聆听神的话语,理解并认同神的话,也照着去行。
注意,义人对神的话语很有经验,也惯于照着去生活,这也 是他的唯一经验。因此,能产生敬虔的辨识力的经验并非一般经 验,而只能是“使用神的话语判断神的旨意”的经验。在伊甸园中, 撒旦向人提供分别善恶的知识,这是一种透过经验而获得的知识, 但是用相反的方式。撒旦这么提议,是与神设立的方式背道而驰, 神要人透过聆听他的话语获得知识,而不是借着作恶明白恶。
透过一般经验学习,和透过遵循神话语的经验学习,二者的 区别对于今天的时代而言至关重要。前一种会导向迟钝,后一种 则带来敏锐的辨识力。各处的基督徒都在书写自己的经历和经验, 指教他人获得属灵的成功。然而,这是一条不合圣经的通道,跟 随这条道路的人,等候他们的只有主观主义的沼泽。最终获得的, 不过是透过飘忽不定的感觉和环境来判断神的旨意。罗马人用鸡 肝占卜神的旨意,吉普赛人则用茶叶的形态占卜,而现代的基督 徒沾沾自喜地倚靠环境和内在的预感(通常被称作神的提醒)。 难怪教会辨识力如此稀缺!难怪基督徒对教义和生活感到困惑! 难怪他们做出种种糟糕的决定!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分辨真理和 谬误。
约翰一书 4:1 中,作者这样劝勉:“亲爱的弟兄啊,一切的灵, 你们不可都信,总要试验那些灵是出于神的不是。”接着,试验 被用于判断初期教会中否定耶稣基督道成肉身的异端(2-3 节), 这种试验是教义性的。经文没有教导我们观测自己对于这个人的 感觉,凭主观感受去判断。需要判断和试验的是他们的“教训”。 此外,与对这段经文的肤浅理解正相反,并非凡事的试验方法都 是看一个人是否肯定耶稣基督道成肉身。很多异端都会声称相信 道成肉身,经文只是针对当时的例子,属于一般原则的一个具体 应用。一般性的试验则出现在第 6 节:“我们是属神的,认识神 的就 听从我们;不属神的,就 不听从我们。从此我们可以认出 真理的灵和谬妄的灵来。”
不存在其他的试验,一个人的教训要么与使徒和先知的教训一致(即与圣经一致),要么不一致,就是错谬的。 这个试验总是存在。申命记十三章中,摩西警告假先知会说 预言、行大奇事,他特别警告我们不要跟随那些假教师,哪怕他 们的预言成真,他们的神迹看似真实。只要他们传讲的是假神, 就绝不要跟从。圣经确立的标准一直都是圣经本身的教训:他们
传讲的神是合乎圣经的吗?试验总是教义性的。 这个劝勉是今日的我们应当谨记的,如今有各种各样的领袖
教导各式各样的教义。只有持续地研读圣经,不断用圣经真理检 验这些各式各样的教训,人的辨识力才会得到磨炼和提升。最终 就像银行出纳一样,不论何时遇到什么,都能分辨真假好坏。因此, 基本问题在于我们没有习练,也没有教导信徒如此练习。解决之 道就是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
@RTF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