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4.2听力迟钝

 

听力迟钝

我在第一章所描绘的种种荒唐现象,教会面临的各种错谬教 训,倘若不是当今基督徒普遍听力迟钝,就不可能有广泛的受众。

希伯来书作者提到的迟钝指的是“听力”,他们缺乏理解的 能力,无法分辨善恶。他们很容易被洗脑,今天的人也是一样, 经常上当。如果没有容易上当受骗的基督徒的支持,承诺耶稣基 督签名照的电台节目就不可能继续播出。如果基督徒的听力不是 那么迟钝,罗伯特舒勒的“新宗教改革”也会被看出真面目,无 非是转向人本主义,让人代替神的位置。假如基督徒灵性成熟,装备得当,能分辨善恶对错,那么一切的异端和各种错谬思想都 不会有生存空间。然而,如保罗的比喻所言,有太多人都是“小 孩子,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飘来 飘去,就随从各样的异端”(以弗所书 4:14)。

然而,希伯来书作者所指的“迟钝”(nothros)究竟是什 么呢?这个词由两个词组成:no 加上 push 或 thrust。新约中, 这个词只出现过两次,希伯来书第五章这里是一处,另一处是希 伯来书 6:12,译作“懈怠”。旧约中,nothros 只在七十士译 本的箴言 22:29 中出现过,指向一个懒惰的人,与殷勤的人形 成对照。这就是这个词的根本含义:一个迟钝、懈怠、懒惰、拖 延的人。剑桥希腊文新约将“听力迟钝”翻译为“懒惰之耳”。 迟钝也与疾病相关,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有 一段记载用到了这个词,用 nothros 形容一种与头晕发沉相关的 昏迷状态。1希伯来书用到 nothros 这个词,表达的光景因此显 而易见:一种属灵的疾病,因头脑昏沉所致。亦或表达为一种灵 性上陷入昏迷的状态。

因此,一个 nothros 的人有两个特征:

1. 他的理解力迟钝,在自己缺乏动力,没有奋斗的力量。 因为缺乏热情和关切,导致他浑浑噩噩。如果这种情况 持续下去,他就会变得懒散。如果不积极提升自己的辨 识力,他很快就会陷入昏沉状态,对于信仰之事报以习 惯性的懒惰和懈怠。

2. 如这里和 6:12 的用法,这个词暗示了一种属罪的无能 状态。如同作者所暗示,这种状态是人自己的罪责,因 为他们未能好好利用掌握的真理,将之积极应用于每日 生活。

公元一世纪的罗马主教革利免曾写道:“好的工人勇敢领受 其劳动的果实,而懒惰(nothros)和粗心大意的人却不敢直视

他们的雇主。” 然而紧接着,革利免敦促听众殷勤行善,怀着渴望的心时刻

预备。这里的意思是,懒惰的人没能善用机会,堕入一种昏沉、 懒散、无防备的状态,导致自己没有能力分辨真理和谬误。

训练与习惯

一直以来,我发现有必要提醒读者一个事实,迟钝的人之所 以陷入这样的光景,是因为没有正确使用他们本来拥有的心窍(机 能)。这里的“心窍”一词意思不是基督徒里面存在某种用于辨 别的机械装置,随着疏于使用而逐渐萎缩。希伯来书 5:14 里的 心窍,希腊文是 aistheterion,这是一个用来表示感官力(视力、 听觉、触觉,等等)的常见词语。记载了伟大希腊哲学家生平的 历史学家第欧根尼·拉尔提乌斯 (Diogenes Laertius) ,在他的著 作中都是这样使用的。例如,当他写到各个哲学家关于感官的教 导,他用的词语与希伯来书作者这里的用词一样。作者用这个词 指向基督徒区分神的真理和魔鬼的谎言的能力,是以比喻的方式 指向信徒的内在生命,就好像他的内在存在一种分辨的感官,与 身体的各种感官进行分辨工作类似。

婴儿不能很好地分辨声音,从而模仿它们。例如,我的一个 孩子曾经将松饼、手提箱和一些其他物品称作“peebeeps”, 我们需要详细地说明,她也需要一定的努力,才最终搞清楚这些 不同概念。属灵的婴孩对于真理的听觉也是如此模糊,他们也存 在无法分辨真理和谬误的问题。孩子成长的标志之一就是辨别能 力的提升,在发展出辨识力以前,他们什么都朝嘴巴里面放。很 多不成熟的基督徒也是一样,一切带着宗教气味的思想,他们都 狼吞虎咽,体现出属灵上的不成熟。

圣经说,这些属灵的婴孩“不熟练仁义的道理”(希伯来书 5:13)。而那些成熟的人,即心窍通达的人,已经习练得通达, 有能力区分善恶。14 节提到的训练就好像运动员接受的训练, 成熟的基督徒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不断地进行分辨和区分,并

照着生活,这让他们的辨识力有了很大提升,以至于能自动或习 惯性地分辨善恶。他已经培养出了对真理的嗅觉,就好像一个属 灵的银行出纳员,花了很多时间处理神的真理,所以一旦接触错 谬的教训,大脑的手指立刻就能触摸出不对劲,立时便能分辨出 这是什么。

不论是真理还是谬误,一旦进入人的思想、生命和事奉,都 会对这个人产生影响。错谬会钝化人的思想和心灵,引导心灵远 离神。而真理则会在属灵上将他磨砺得日渐敏锐,在方方面面都 有高度的辨识力。

@RTF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