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1.4大问题

我就是在关注大问题:上述问题背后的那种漠不关心、不加 分辨的思维方式。实际上,以上只是更大问题的表征,不过是源 于一种思维方式:“不停地分辨、分辨,这种活法太累太疯狂了, 人生不可能这么过。”察验辨识力广泛缺失的原因时,我们发现 如今的教会很少教导圣经中的对照观,然而这一概念在圣经中非 常明确。例如,旧约的律法有“洁净 / 不洁净”之分,要求以色 列人分辨食物可吃还是不可吃。此外还有哪些衣服是可穿的,哪 些不可穿。神希望他的百姓每日都关注自己的所行,哪怕是小事 上也要分辨。他们的人生应当贯穿着分辨的智慧,哪些是神的道 路,哪些不是。然而如今这样的圣经思维已经被错误的思维方式 替换,后者不允许鲜明的对立存在,一切都是灰色地带:不存在 黑与白,好与坏,对与错。那些努力按照圣经观念思考和生活的人, 因而被指控为吹毛求疵、小题大做。
我曾造访过一间密苏里州的教会,主日学课堂上,老师公然 声称:“我倾向于认为父神有一个身体,这会让他对我而言显得 更真实。”那么大的课堂,底下没有一个人反对他的异端观点。 注意到这样的事是小题大做吗?并不是,因为神直白地教导我们,他是个灵,警告我们不要将他削减为偶像形态,不要用任何的受 造物代表他。
聆听基督徒谈话,看他们从基督教书店购买图书,听他们发 表针对讲道和电台节目的评价,就好比看着一个色盲画师试图区 分色卡。他们的辨识力缺失,效果好比一个音调不准的人在教会 里唱诗,把周围的人都带跑调了。
如今充斥着大量的宗教输出,更不用说大量的非基督教内容 扑面而来,这一切都需要基督徒发展出敏锐的辨识力。要想得到 麦子,必须筛掉大量的稗子。箴言 10:19 警告说,多言多语难 免有过,言论加增,罪也必然存在其中。然而,如今教会却很少 讲论辨识力的问题。据我所知,这是迄今为止有关该主题的第一 本书。更糟糕的是,随着问题不那么严峻,如今似乎更缺少这种 意识。有时候,基督徒会回顾过去,庆幸如今的福音派教会变得 多么包容、多么博大。虽然过去确实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我 们的放任主义也已经矫枉过正,对待神的话语太过随便。这本书 不是呼吁我们回到过去的错误,而是呼吁各处的基督徒能对自己 的信仰更负责、更分辨、更敏锐。
写真实的事
此外,写作也需要更加精准,这是另一个挑战。杂志上刊 登的书评和分析文章,经常罔顾事实,扭曲别人的观点,让人 怀疑评论者到底读了原作没有。例如,《慕迪月刊》(Moody Monthly)曾引用一位神学院教授的观点称:“柯林斯(Gary Collins)、戴步森(James Dobson)和亚当斯的畅销书,帮助 搭建起福音派思想和心理学之间的桥梁。”难怪将这一段发给我 的人,在这句话上画了个圈,写道:“哎呀!”柯林斯?是的。 戴步森?没错。但我呢?如果引用是真实的,那么说话的人究竟 是怎么想的?
像这样滑稽的荒唐事一再发生。有时候不过是一句口误,但 大部分时候都不是。基督徒大众阅读和消化了大量的资料,甚至 不去思想需要思考这回事。诸如此类的虚假信息、歪曲不实的观点,跟真理混杂在一起,基督徒们试图据此梳理人生,然而却不 停地作出糟糕的决定,让自己陷入更多麻烦。还有人越来越僵化, 不知道应该相信什么、思考什么。难怪当今教会如此混乱和迷惘, 皆因辨识力稀缺的缘故!
大量基督徒无法分辨什么是圣经辅导,什么不是。他们不知 道如何将真正的基督教辅导,和一个基督徒做辅导这种表象区分 开来。真正的基督教辅导要求其内容和方法都是合乎基督教真理 的,而后者则不一定。结果,他们被一批一批地带往心理学的谬 误中去。针对这个事实,戴维·亨特(Dave Hunt)曾在 1986 年 七月的刊物(Christian Information Bureau Bulletin)中写道:
“基督教心理学代表了教会面临的现代主义最致命也是最具 吸引力、最流行的形态。那些拒绝将圣经真理与达尔文理论相调 和的人,在这场更致命的骗术中却未能幸免,即将弗洛伊德和荣 格带入基督教。如今如此多的福音派领袖为了讨人的喜欢,大肆 宣讲心理学理论却毫不觉察,实在叫人震惊。”
“毫不觉察”这个描述实在精准,这些讲道人和其他领袖, 被引诱离开了圣经真理,自己甚至毫无察觉。怎么会这样?这正 是他们以及带领的信众缺乏属灵辨识力的结果,任何基督徒要想 分辨神所喜悦的道路,并照着去行,都离不开属灵辨识力。如果 领袖对自己的变化尚且毫不觉察,更何况他们带领的人呢?
如今为何辨识力稀缺,为何人们无法分辨相异的事物?这般 令人痛心的光景究竟是怎么形成的?有什么因素导致?这种局面 应当如何扭转?请随着我进入下一章,我会针对这些问题给出我 的答案。
@RTF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