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导恩赐:多托谁,就向谁多要

作者:韦伯

这是韦伯弟兄教主日学之后,体会的分享。

神给每一位基督徒有不同的恩赐。

“教导”是其中一种。

但这恩赐,却是非常需要小心谨慎的恩赐。

因为教导,不是仅仅把知识、资讯转述给别人听而已。

更是包含了教导者与被教导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导者的责任。

教导者与被教导者的关系,有时就像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那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就是一种信任与依赖的关系。

学生信任著老师,相信老师会教导他们正确的知识与观念。

也依赖著老师提出想法与思考。从老师的身上来学习。

因着这样的信任与依赖,教导者就背负了不可辜负的责任。

学生将自己生命的一段,交给了教导者。

教导者岂可轻忽地对待呢?

以慎重的态度回应,便是看重自己的恩赐、职分。这也是教导者的责任。

态度认真仅是基础。

下一步就是要确保所教导的内容的正确性。

因为人都喜欢借由表达意见来展现自己的能力,得到被崇拜的虚荣感,

这是人“好为人师”的背后理由。

一旦人被虚荣心所诱,就会慢慢地一点一滴地开始夸大、乱讲、硬凹。就是不认错。

他们知道若是认错,就会失去了虚荣感,也被人看破手脚。

为了紧抓着自己的虚荣,就会开始胡说八道、自圆其说,以继续拐著听众。

这时,道理的对错,已不在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颜面。

所以不论任何学科内容,都要谨慎述说。

“瞎子岂能领瞎子,两个人不是都要掉在坑里吗﹖”(路 6:39)

尤其是当人在述说上帝的道的时候,更需要如此。

要确切地知道自己所知的是什么、所信的是什么。

不断地思索、自问、学习,找到道理。

有了道理之后,要非常小心谨慎地述说、教导。

越发慎重所学的道理。

对于上帝的道,若是有不知道的地方,就不要轻率地表达。

宁可保持沉默,不可轻率说错。

因为若是不知道的事情,还要继续述说。

那不仅是说谎;也是为了自己的虚荣而窃取了上帝的荣耀。

此外,在教导的时候,对着学生,也必须是怀抱着爱心来教导。

怀抱希望对方能够有所成长的爱心,把真理传达清楚。

方法可以是循循善诱、可以是严厉责备,但都是为了能够使对方变得更好。

这是非常难拿捏的心态。

因为很容易就会变成为了满足自己上对下的权力欲望,满足自己的骄傲。

骄傲是从起初,魔鬼就想带给人的罪性之一。

魔鬼的骄傲表现在“我要升到高云之上;我要与至上者同等”(赛 14:14)

人若是仅想满足自己的骄傲,“恐怕他自高自大,就落在魔鬼所受的刑罚里。”(提前 3:6)

教导的时候,乃处在一种高低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中。

因此更必须要特别小心自己的心态,以免得自己的教导,成了满足自己骄傲私欲的工具。

最后,教导不仅只是言教,更是身教。

这一点,在教导真理时,更是显得严格!

正如经上记着:“你既是教导别人,还不教导自己吗﹖”(罗 2:21)

每一句从口里出来的真理,不仅是教导,更是追讨!

同一句话,

对着学生,教导者所说的,乃是告诉他们什么是真理,让学生能学习而明白;

但对着教导者,却是追讨著教导者自己,是否真的有做到、是否真的愿意追求?

是否真的努力地活出圣洁,过著不断学习成圣的生活?

教导者是否成了主所责备的人:

“他们把难担的重担捆起来,搁在人的肩上,但自己一个指头也不肯动。”(太 23:4)

如果真理与生活是分开的,那么教导者不仅是在说谎,也是在亵渎神了:

“你指著律法夸口,自己倒犯律法,玷辱神吗﹖神的名在外邦人中,因你们受了亵渎”(罗 2:23-24)

教导既然是一项恩赐,那就意味着教导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不是仅仅只是传达讯息而已,更是包含了态度、言教与身教。

所以,不要轻易地想去教导别人,总要先自己仔细的查考与学习,然后才教导。

“医生,你医治自己吧!”(路 4:23)

因此,若有教导恩赐的人,必定是蒙了上帝诸多恩典的人。

才能够有力量地教导众人真理。

所以,有教导恩赐的人,更应该小心谨慎,实在地看重自己的恩赐与职分。

好好地去发挥功效。

因为主说:“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多托谁,就向谁多要。”(路 12:47-48)

韦伯

本文来源:基督教小小羊园地 (排版经护教卫道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