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廉价的仿冒品

3.2廉价的仿冒品
但到底我们努力要成为怎样的人?神拯救我们,要我们成为圣洁,我明白这一点。我们必须成为圣洁,就像神是圣洁一样,没错。我们要分别出来服事神,这听起来很好。但圣洁实际上看起来是什么样子?让我们努力把这从高高在上的神学平流层带下来,接上地气,与我们在其中敬拜、工作和游戏的这地上联系起来。我开始的时候要举几个例子,表明圣洁不是什么。
1.圣洁不是仅仅守规矩
“仅仅”这词至关重要。圣洁不亚于遵守命令。毕竟耶稣没有说:“如果你们爱我,就要放弃规矩和宗教,做任何让你们自己感觉良好的事。”他而是说:“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约翰福音14:15)所以圣洁的人顺服,但这与仅仅守规矩并不一样。敬虔不只是基本的道义和做好人。法利赛人外表讲求道德,但他们的内心常常远离神(马可福音7:7)。张伯伦向希特勒姑息让步的时候,他是一个好人,但很难说他是历史上其中一位伟大的英雄人物。不要误会我的意思,在考虑了方方面面之后,我希望我的邻居是一个讲礼貌、种树、按时交税的人,看普通级电影,而不愿我的邻居是酗酒成性的隐士、斗鸡赌博、穿衣服就像要赶场参加文艺复兴盛会。但圣洁不只是中产阶级家庭价值观。
人太容易就把打信心这美好的仗变成靠逐件完成任务成圣。除掉一些坏习惯,培养一些好习惯,然后你就大功告成。但一份道德清单列表并没有考虑到内心偶像的问题。它甚至可能没有把福音作为考虑的一部分。而且无可避免的就是,靠着逐件完成任务获得的灵命是高度选择性的。因此你的结果就是感觉已经成功做到了成圣,因为你一直不吸毒,已经减肥,在慈善机构服务,放弃使用发泡胶饭盒。但你忽略了温柔、谦卑、喜乐和在性关系方面保持纯洁。神没有真正进入你的内心。如果我要求基督徒每天读两小时圣经,扔掉他们的电视机,卖掉他们的产业,收养三个孤儿,搬到公社居住,我写的这样的书很有可能会热卖。我们喜欢列表清单。我们一些人喜欢被人修理,然后一字一句被告知需要做什么才能成为一位真正的属灵巨人。这种劝勉一开始看起来很有吸引力,但长远证明是无效。仅仅守规矩,这并不是解决办法,因为我们不可能把圣洁简化成为一种小小的道德重整。
2.圣洁不是一代人效法另一代
因为我是年轻人(算是吧),写作的风格挑战年轻人(还有其他人),年长的基督徒可能就会很容易认定这本书讲的是过去事情是如何美好。但正如比利乔尔的歌唱的那样(看,我没有那么年轻!):“从前的好日子并不总是好,明天也不是看起来那样糟。”追求圣洁并不是一种堂吉柯德式的努力,要重新营造出1950年代的氛围,更不用说要重新营造1590年代的氛围了。
当然,我们可以向从前历世历代的人学习,受益良多。我常常去看清教徒或改教家,或我祖父母的那一代人,从中寻找神学或道德方面的榜样。但向清教徒学习,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像他们那样说话,像他们那样穿衣打扮,或像他们当中一些人那样废除圣诞节。要成为圣洁,这没有捷径可走,靠着尝试重新再现某个已经过去年代的光辉岁月,这样的捷径是行不通的。“要是事情能像过去那样就好了。”在正派性关系的公众标准方面,事情回到从前可能对人有帮助,但从前美好的日子在种族关系方面并非如此美好。每一代人都有他们的洞见,但也有他们的盲点。我们需要智慧,学习好的,避免糟糕的。所以,是的,我认为过去的基督徒通常在某些方面更关注个人圣洁,但神要我们重新营造出他们的世界,或者重新引入对打牌和禁酒的一切严格规定吗?对此我有怀疑。
3.圣洁不是泛泛的灵命
有没有一种说法,能比“要属灵,不要宗教”这口号更善于偷偷带来教义混乱和道德松懈?当然,对一些人而言,这意味着“我要有一种与神的关系,是个人化、改变生命的,而不仅仅是上教会。” 但更经常的是,这种说法隐含着一种对神学标准,道德绝对要求和有组织信仰的不悦。按当代的行话,属灵意味着对神秘持开放态度,对“属灵的事”,例如祷告、医治和内心平安感兴趣。
真正的属灵, 意味着通过与父和子相交而被圣灵改变。如果你对灵命感兴趣, 你的优先次序就应当是在圣洁中有长进, 这长进是从圣灵而来。义是基督徒作主门徒的目标。史哲罗(R.C.Sproul)观察说:“在今天的基督教世界里, 这样的说法听起来可能很极端, 但许多人已经对我说,他们要作有伦理、有道德、属灵甚至敬虔的人, 但似乎没有人想谈论成为义。”靠着圣灵使人归正的恩典得救,有圣灵绝对的担保为印记, 靠着圣灵内住的大能成圣——这就是属灵的意思。
4.圣洁不是“找到真我”在世俗的西方社会,真正的好人就是已经学会作真我的人。例如,为《纽约时报》和《新闻周刊》撰稿的安娜.坤德伦(AnnaQuindlen)对一群毕业班学生有这番话要说:
你们每一个人就像你们的指纹, 人人都不一样。你们为什么要按任何一种步调行?我们喜爱同一个步调, 这是我们最大的咒诅, 是危害我们的一切事情的源头。它是恐同症、仇外、种族歧视、性别歧视、恐怖主义、形形色色顽固的源头, 因它告诉我们, 做事、看待事物、表现和感受, 这一切只有一种正确方式, 而实际上唯一正确的方式, 就是感受你里面自己的心跳, 聆听你内心定音鼓的说话。
我确实感到坤德伦女士对我里面那小小的定音鼓盛赞有加。但如果你的调音鼓是恐同症、仇外、种族歧视、性别歧视,那又怎样?或者所有的罪恶都能归咎于我们喜爱与人步调一致吗?——你认为所有坏人都有从众心理,所有好人都独行其事。如果你听从了坤德伦的建议,拒绝她列举的一切偏见,那又怎样?这是否让你成为另一种步调一致的失败者?你能听你自己的定音鼓,同时也听毕业典礼发言人的话吗?我想后现代主义的中心信条,就是只要你自己的鼓点与我的鼓点一致,你就可以按你自己的鼓点行进。
但如果你的鼓点与宇宙的神不一致,那又怎么样?人已经对我们说,我们所有人里面都有一个好人。一千部电影告诉我们,人生的目的就是发现真我。我们已经从数不尽的电视节目学到,最大的呼召就是信自己。世界最肯定是强调圣洁的,不要让任何人告诉你世界不强调圣洁。但这世界的圣洁并不是对神忠心,而是对自己忠心。对自己忠心,这一律意味着对另外一个人对宽容和多样性的定义忠心。
5.圣洁不是这世界的道路如果我们等待世界为我们开派对庆贺我们的敬虔,我们就绝不会在成圣道路上有进步。肯定的是,文化价值观有时会与圣经价值观有交集。西方社会不会容忍露骨的种族歧视,在穆斯林国家,同性恋被人看不起。在美国的圣经地带,上教会是受到鼓励的事。但“世界”并不是“我们身边的人”的同义词。世界代表这对抗神旨意的一切。按最简单的形式,这意味着“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欲,并今生的骄傲”(约翰一书2:16)。或换另一种说法,世俗归根到底就是让罪看起来正常,义看起来古怪。一些国民和文化要比其他更好,但每一个社会都有一种巴比伦原则,是与神的儿女对抗(启示录17-18章)。
世俗是一个严重问题。圣经说:“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约翰一书2:15)。基督徒过去曾讨论世俗的问题,担忧它静悄悄的影响。但今天,如果你讲到用属世界的方式穿衣打扮,或用属世界的方式花钱,或追求属世界的娱乐,你必定会听到几乎掩盖不住的笑声。属世是我们祖父母那一辈紧张的问题,我们现在要救地球,没有时间让自己关注这些琐事。我们完全不相信与世俗为友就是与神为敌(雅各书4:4)。
许多基督徒有一种错误观念, 就是如果我们成为更好的基督徒,人人就都会欣赏我们。他们没有认识到, 圣洁是要付出代价的。肯定的是, 你能聚焦在世人喜欢的美德之上。但如果你追求真正的敬虔, 就是看顾孤儿, 并且促进纯洁(雅各书1:27), 你就会失去一些你如此迫切要结交的朋友。成为活祭, 是圣洁、神所悦纳的, 这要求你抵挡要让你遵循它模式的这世界(罗马书12:1-2)。在结婚之前保守自己的纯洁, 在星期五晚上保持清醒, 为留在教会而拒绝晋升, 拒绝说脏话, 关掉电视机——这种事情是世人不明白的。不要期望世人明白。世人不会在你通往圣洁的道路上为你加油打气。
@出版于恩泽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