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必不可少的善

不仅圣洁是你得救赎的目标,圣洁对你得救赎来说也必不可少。在你发出律法主义的警号之前,用我自己的道德自力更生精神把我五花大绑起来,把我的尸首交给加拉太人之前,我们要看看圣经是怎么说:

  • 按照耶稣的说法:“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马太福音7:21)人可能承认相信正确的事,却依然不得救。只有遵行父旨意的人才能进神的国,这意味着听见耶稣说的话,并且遵行(26节)。
  • 许多像哥林多前书6:9-10的经文教导说:“不义的人不能承受神的国。”我们看到加拉太书5:19-21强调同样的事。圣经连贯一致和经常的教导,就是生活习惯性不敬虔的人并不能上天堂。要在末日看到自己得神赦免,就必须从我们里面流露出证据,证明恩典已经流入我们里面。
  • 具体来说,  约翰一书勾画出几种标准,确定我们是否真正属于神。不仅从神生的人要承认神的儿子(约翰一书2:23;4:15),  相信耶稣是基督(5:1),  他们也遵守神的诫命(2:3-4),  照基督所行的去行(2:5-6),  行义(2:29),  胜过世界(5:4)。“我们知道凡从神生的,  必不犯罪,  从神生的,  必保守自己,  那恶者也就无法害他。”(5:18)
  • 同样,雅各书清楚表明,没有伴随着行为的信心,并不是使人得救的信心(雅各书2:14)。“这样,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17节)许多基督徒挣扎着要把雅各对行为的强调与保罗对不靠行为的信心的强调调和起来。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着真正的冲突。保罗要我们看到,信心是工具般的手段,通过它我们与神有正确的关系。没有什么能为我们得救作出贡献,唯一的根基就是基督的义。另一方面,雅各要我们看到,必须要有敬虔的证据伴随真信心。我们唯独因信称义,但使我们得称为义的这信心从来就不是单独存在的。保罗是在描写真正和活的信心,雅各是在论证反对一种虚假的信心,这种虚假的信心只不过是一种灵里是死的理性认同而已(17,19,20,26节)。
  • 还有希伯来书12:14:“你们要追求与众人和睦,  并要追求圣洁;  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  换言之,  圣洁并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选择。你们当中一些人可能会想:“是的,  这绝对正确。我们必须圣洁,  我们是因着基督被算为圣洁。”没错,  事实上,  在希伯来书其他地方我们看到圣洁——  一些神学家称为的“确定性成圣”——是我们通过福音领受的一种恩赐(10:10,14)。但希伯来书12章讲的是这种地位方面圣洁的实际动工流露。希伯来书12:14的圣洁,并不是一种我们领受的圣洁,而是我们“追求”的圣洁。按照希伯来书12章前半部分关于管教的上下文,  这样的理解是有道理的。希伯来书的读者是认信的基督徒,  因他们的基督教信仰受苦,  有在真道上如同船破坏了一般的危险(10:39)。因此父神管教他们,  使他们可以因受管教得到训练,以致得着义(12:11)。神刻意要使他的儿女成为圣洁,  因为圣洁必须成为与一位圣洁的神相交之人与众不同的标记。

实际上有上百处像这样的经文。1990年约翰•派博写了一封人人都应读的长信,这封信的标题是《致一位朋友的信,论述所谓的“主权救恩“》。当时出现一场激烈争辩,就是人是否可以接受基督为救主,却不以他为主。约翰.麦克阿瑟写了《耶稣基督的福音》一书,帮助人看到,唯一真正跟从耶稣的道路,就是跟从他,以他为救主和主。在另一位牧师质疑派博对这本书的支持之后,他写的这封《致一位朋友的信》,在这封信的后面是一份附录,列举出“要承受永生,就必须顺服基督,以他为主的经文”。这是一份很长的清单。派博提到六处经文,它们讲到人要得永生就必须行善,十三处经文讲到人必须顺服,两处经文讲到人必须圣洁,两处经文讲到人必须饶恕其他人,四处经文讲到必须不随从肉体而活,两处经文讲到必须脱离贪财,十四处经文讲到人需要爱基督和神,六处经文讲到必须爱他人。还有十几处其他经文讲到人需要爱真理,像孩子一样,勒住自己的舌头,坚忍,行在光中,悔改,打美好的仗。换言之,神的儿女必须圣洁。

@出版于恩泽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