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老教会之历史与信仰

作者:李约翰

本文所摘内容均出自本书,未经作者授权,转载请注明。此书已绝版(1985年出版),更无法联系上作者,故未经作者授权就上传网络。摘录者注:只摘录了本书的历史部分,教义部分省略。

一、苏格兰的长老教会
1.古代苏格兰的基督教
历史上最早有记录的基督教领导者是科伦巴(Columba521-597)主后563年左右,从爱尔兰来到苏格兰,以西海岸的爱奥拿岛(Iona)为基地,他与门徒在今日称为苏格兰的地方传道,得到相当好的效果。与当时的天主教无任何关系。

2.苏格兰的罗马教会化
苏格兰王玛尔坎(malcolm III)与撒克逊的王女玛嘉利特(Margaret)结婚,她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因她与三个儿子的感化,苏格兰遂成为罗马天主教的国家。

3.宗教改革的黎明
给苏格兰宗教改革之黎明者叫派特立克.哈米勒敦(Patrick Hamilton)。他是年青博学之人,留法时接受路德宗之信仰,后来在圣安得烈大学当教授。他以更正教的教义教导人,并讲道,天主教就逮捕他,处以火刑。接着发起宗教改革的是约翰.诺克斯的先锋,叫乔治.魏沙特(George Wishart 1513-1546)。是真正的学者,暂时在剑桥大桥的寇布斯.克利斯弟学院教书,然后来到苏格兰。当他旅行苏格兰各地讲道之时,据说改皈更正教的传道人约翰.诺克斯帮助他免受人陷害。后被逮捕,叛为异端,于1546年3月1日火刑处死。
1546年5月9日,有几个崇拜魏沙特的人侵入圣安德列城杀死比顿枢机主教,把他的尸体员在城墙示众。诺克斯和其他领导者觉得有因此事件有危险,逃往圣安德烈城。

4.约翰.诺克斯
逃到圣安德烈城之后,因为想做礼拜却找不到讲道的人,就勉强诺克斯讲道。
苏格兰的天主教徒就派驻守在当地的法国军队攻城,并逮捕了诺克斯和他的同伴。这样诺克斯就被送到法国充当划船的囚奴一年半,受尽虐待,过着充满苦难的生活。在这段日子里,他学会了法语,对以后在日内瓦的日子大有好处。
诺克斯逃亡之后(如何逃脱没有资料),在欧洲大陆流亡五年之久,其中三年在日内瓦加尔文门下学习,当时正是加尔文全盛时期。诺克斯直接学习到加尔文主义和长老主义。
在这段时期(1555年9月至隔年7月),诺克斯在日内瓦设立了亡命英侨的教会,这个教会只有一年就选立牧师、长老和执事。1556年被请回苏格兰,巡回各地大胆清楚地宣传改革宗的信仰,不久他又被赶回日内瓦。1559年夏,就苏格兰改革派贵族的邀请,他又回到了苏格兰,任宗教改革领袖。

5.最初的长老教会总会
1560年8月,苏格兰议会在诺克斯的指导下,废弃天主教信仰,接纳改革派信仰。议会命令诺克斯和同伴五人制订“信仰告白”,四天后完成。
这告白根据加尔文主义的信仰而写成。议会采用这条文,长老教会遂成苏格兰的国家教会。
1560年12月,苏格兰第一届长老教会总会,在诺克斯领下召开,出席者只有牧师六名,治会长老三十六名。因为当时的苏格兰只有十二名更正教牧师。这个总会为“训练规程”的编成花去大部分时间。这就是“教会法规”,这本书的大部份是诺克斯之作,也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文献。
这本书规定长老要治理教会,但是长老主义尚未充分开花。每个教会要有牧师、长老和执事,长老和执事的任期是一年,乃是考虑到避免一个人长期留在这些职务,会损害教会的自由。
这本最初的“教会法规”里,有大部分关于基督教教育的规定。也处理人们的日常生活态度和道德问题。

6.玛利.司徒耳特(Mary Stuart)
长老主义在苏格兰顺利发展时,1561年8月,玛利.司徒耳特从法国回苏格兰做女王。其丈夫为法国皇帝,因丈夫于1560年11月死了,就决定回祖国。
她是热心的天主教徒,一回到爱丁堡(苏格兰的首都)的厚利鲁特宫殿,就立刻举行弥撒,这当然是违反苏格兰法律的行为。诺克斯从讲坛上说,一个弥撒比一万个敌人的登陆更可怕。玛利听到消息后,就召他要听他亲口说明。这是诺克斯与玛利女王之间斗争的开始,后来因女王失当的行为和败坏的行为(谋杀第二任丈夫),于1567年被逐至英格兰,被苏格兰女王以利沙伯监禁,她在伦敦塔被处刑,闻名于历史。

7.安德烈.麦勒维勒(Andrew Melville 1545-1622)
诺克斯于1572年离世后,安德烈.麦勒维勒继承他的职位,他比诺克斯更有学问,精通希伯来文、拉丁文、希腊文与法文,他也在日内瓦直接受过加尔文的教诲。于1574年任格拉斯哥大学校长,六年后任圣安得烈大学校长。在他的领导下,苏格兰长老教会大有发展,他修订了“训练规程”把苏格兰长老教会推上更彻底的长老教会。
他做长老教会的领导者,与年青的苏格兰王詹姆斯六世作长期的激战。詹姆斯六世于1506年作英格兰与苏格兰的王,改称詹姆斯一世。(注:这个时期,两个国家统一,被一个国王统治,到1707年成为拥有一个议会的王国。)
詹姆斯是玛利司徒耳特的儿子,她退位时,他还是个少年。在长老教会之下受的教育,结果他长大后在苏格兰与长老派争,在英格兰又与清教徒争。他坚决地要在苏格兰长老教会之上设置监督职位,当然遭到麦勒维勒的激烈抗议。
在詹姆斯当上英格兰与苏格兰王之后,就把麦勒维勒监禁在伦敦塔四年之久,甚至把他放逐国外,麦勒维勒就到法国的西丹,直到1622年离世为止,在神学院教书。
同时代的某传记作家说:这个人是在苏格兰最蒙神赐福的人。

8.国民契约(National Covenant)又称为神圣的盟约
詹姆斯一世死于1625年,其子查理一世继承他的王位做英格兰与苏格兰的君主。他比其父更顽强,要强制英格兰的清教徒与苏格兰的长老派,改成英国国教会的体制与礼拜仪式。
他的计划获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罗鲁(William Laud 任期1633-1645)的支持。他父亲詹姆斯一世曾成功的强制苏格兰长老教会接受几个监督,他更进一步强制苏格兰长老教会接受国教的礼拜仪式;命令苏格兰全教会于1637年7月23日采用国教的礼拜仪式。
当天,爱丁堡主教座堂参事会员到以前诺克斯讲道的圣杰爱鲁兹(St.Giles)教会,要依大主教罗鲁所编的祈祷书做礼拜,结果教堂内大乱,许多人向他投东西。不只圣杰爱鲁兹教会,连其他苏格兰教会都反对用圣公会的礼仪。
一六三八年,在亚历山大.亨达逊(Alexander Henderson 1583-1646)领导下,苏格兰长老教会总会决议拒绝詹姆斯王与查理王所强制的所有事物,使苏格兰长老教会重归长老主义。
因为事态的演变如此,查理王为压制这些长老主义者,准备出兵到苏格兰,一方面,苏格兰也急速组成反抗军。
王知悉苏格兰不可轻视的准备,又知自己缺乏与他们一战的资金与军兵,就召开议会要求募兵和资金(这就是短期议会)。可是议员们反对战争,又批评王的错误,以致发生内乱,议会军在奥利弗。克伦威尔的领导下获胜,查理一世于一六四九年一月被处死刑。英国就以克伦威尔为首施行共和政治,以后十一年之久,英格兰与苏格兰没有国王。

9.契约者(Covenanters)
苏格兰长老主义者,听到英格兰的清教徒斩了查理王,非常愤怒,因为查理王必竟是苏格兰斯丢亚特家出身,是苏格兰人的王。他们虽然反对查理王强制苏格兰人接受监督制度,却没有想到要杀他。
所以,1660年,克伦威尔死的时候,就迎接亡命荷兰的查理王的王子,请他签名于“国民契约”之上,并拥护他为查理二世。可是,这却成为苏格兰长老派的大错误。因为他不久违约,嘲笑长老主义,公开说,长老主义不合绅士的信仰。他与其同伴制定更严厉的法律,取缔不遵守英国教会的规定之人。苏格兰长老派的人再团结于“国民契约”之下,遂被称为“契约者”。
在查理二世统治下的“契约者”所受的苦难,真是难以笔舌形容。这个时代被称为“杀人时代”,无数的男女、小孩子遭酷刑杀害,为信仰殉难。那些殉道者的墓地在格雷辅莱亚斯(Geyfriars),其纪念碑成为爱丁堡给人最深刻印象的事物之一。

10.名誉革命和宗教宽容令
1685年,查理二世去世后,詹姆斯二世继位,他于1688年被赶逐,亡命法国,即发生荣誉革命(Glorious   Revolution),威廉三世(在位期间1689-1702)与玛利二世(在位1689-1694)做共同的统治者,威廉是荷兰人“寡言者威廉”的后裔,是长老主义者。
1689年,议会通过“宽容令”,苏格兰与英格兰得享史上未曾有的宗教大自由。但是,1712年议会通过“教职推举令”(The Lay Patronage Act),这法律乃准少数财产所有者有任命牧师的权利。这法律对代议制的长老教会是一个打击,成为以后130年之久,苏格兰教会分裂的原因。因为长老派中,有些人赞成此法律,有些人却激烈地反对它。

11.苏格兰教会的分裂
苏格兰教会(The Church of Scotland)最初重大的分裂是1733年,艾贝尼撒.亚斯金(Ebenezer Erskine 1680-1754)的领导所发生的。他反对“圣职推举令”说,“只因人有一块土地,就在基督的王国里,使人与人之间有差别,是什么意思?我们若要服从此法律,就表示我们尊敬那些戴金戒指,穿着华丽衣服的人,过于那些穿着卑微的衣服者。”
亚斯金与其同伴的牧师脱离苏格兰长老教会,形成“协力中会”(Associate Presbytery),以后在100年中,这个新的教会又分裂成好几个教会。“苏格兰协力中会”是“美国协力改革长老教会”(The Associate Reformed Presbytery Church in America)的生母。
1752年,多玛斯.基勒斯比(Thomas Gillespie 1708-1774)反对“教职推举令”组织“救济大会”(Relief Synod)。
1743年.又有多玛斯.查玛斯(Thomas Chalmers 1780-1847)与472名牧师脱离苏格兰教会,组成苏格兰自由教会(The Free Church of Scotland),这是被称为大分裂(Great Disruption)的事件。这472名牧师的脱离是苏格兰长老教会历史中的大事件。他们迁出教会牧师馆,抛弃教会的薪金,真需强烈的信仰。他们这样做乃为固守教会自立的原则——由教会会员选立牧师,长老和执事。因为由教会会员选举的原理,是长老主义中最重要的主张之一。这个苏格兰自由教会成长为大教会,拥有50万的会员,比其他任何苏格兰人的教会产生更多有才能,有灵力的牧师。
后来,从苏格兰教会继续有脱离的事,是这个教会的创伤。1874年议会才废止“教职推举令”,苏格兰教会才回复自治的能力。

12.合并与再合并
1847年,基勒斯比的“救济大会”与从“协力中会”脱离的人合并,形成联合长老教会(The United Presbyterian Church),这个教会也成为优秀的教会,产生苏格兰人长老教会中最优秀的牧师。
1900年,苏格兰自由教会与联合长老教会合并,成为“苏格兰联合自由教会”(The United Free Church of Scotland),会员有50万以上。
但是,苏格兰自由教会有25名牧师反对这种联合,继续留在原来的教派,沿用“苏格兰自由教会”的名称,并主张以前自由教会所有的财产、教堂、牧师馆、大学等是他们的。法庭判决他们有此权利,但结果为财产公平的分割,组成委员会处理。
1929年,苏格兰教会与苏格兰联合自由教会合并,又称“苏格兰教会”(The Church of Scotland),拥有125万会员,成为长老主义的大教会。但是,还有不参加合并的人,他们是“苏格兰自由教会”和“苏格兰联合自由教会”,这两个教会各有4万人左右的会员。

13.诸教会之母
苏格兰的长老教会被称为海外的长老教会之母是当然的。爱尔兰长老教会,美国的长老教会,澳大利亚长老教会,南非长老教会,台湾长老教会……其他许多长老教会都是诺克斯所建设苏格兰长老教会的分支。
苏格兰的长老教会,比世上任何长老教会产生了更伟大的讲道者,神学家和著作家。

14.与台湾基督长老教会的关系
苏格兰长老教会于1865年,派宣教师马雅各医生到台湾的台南传福音,是为更正教在台湾传道的开始。(17世纪,荷兰人统治台湾,曾在南部传教设教会,属于荷兰改革宗教会。后因郑成功占台,荷兰人被赶逐,教会因此被消灭)今天,台湾基督长老教会的基础,可说是苏格兰长老教会的宣教师所建立的。1980年10月9日总会议长钟斯敦(Dr. Johnston)博士夫妇来台作一周的访问。

摘录其他资料附录:关于台湾长老会资料
现在的台湾长老会是由台北的长老大会与台南的长老大会合并而成。台北的长老会是加拿大长老会的牧师马偕博士(汉名偕叡理,George Leslie Mackay 1844-1901)在1872年3月7日从淡水传教开始,以医疗传道进入台湾。马偕在台传教29年,拔了四万颗牙齿,建立60所教堂,并创立牛津学堂。
1951年台湾南部的英国长老会和北部的加拿大长老会合并,成立台湾基督长老总会。
目前有22个中会,包含11个平地中会、15个原住民(少数民族)中会,以及1个以客家族群为主体的中会。依据2006年的统计资料,目前全台共有1193间教会(包含950间堂会、243间支会),会员总人数达到22万5千人,主日聚会约10万余人,为台湾最大的基督教宗派。
长老会的行政架构:堂会(小会)—区会(中会)—总会(大会)三级组成。
来源:维基百科词条“台湾基督长老教会”

二、英格兰的长老教会
 
1.英格兰与宗教改革
英格兰(英国南部)到1534年,有少数的反对天主教会的教徒散居在各处。国家全体算是罗马天主教会。1534年,亨利八世之时与天主教会断绝任何关系,国王取代了罗马教皇对英格兰教会的统治权。议会通过“首长令”(Act of Supremacy)
但是在亨利八世的治下英国国教会的政治形态,特别是教理、礼拜的形式没什么大改变,因为英格兰不像日内瓦或德国有了真正的宗教改革。
1547年亨利八世死,他九岁的儿子爱德华六世继位,在坎特伯利大主教多玛.克兰麦的领导下制定“四十二信条”(Forty-two fo Articles),也制成“圣公会祈祷书”(英国国教会的祈祷书),一连串的改革,好似英格兰进行着真正的宗教改革。1553年,年轻的王死,一切的改革就停止。
人称“血腥玛利”的玛利.丢达(Mary Tudor)登基,她是亨利八世与最初的王妃凯沙琳所生的女儿,她的母亲是纯粹的西班牙人,又是热心的天主教徒。
玛利上位,就推翻了父亲和异母弟的改革,使英国复归罗马天主教的管辖,所以大主教克兰玛和其他约三百人遭大刑,许多更正教徒亡命欧洲大陆。亡命者中许多人往日内瓦,受全盛时期的加尔文熏陶,在日内瓦设立长老教会,迎接诺克斯为牧师。这些从英国来的亡命者直接学习加尔文主义的神学和长老主义教会政治。迈鲁兹.卡巴雷尔(Miles Coverdale)和朋友在日内瓦期间翻译圣经,这就是所谓“日内瓦圣经”(Genevan Version),后来在英国颇受欢迎。这圣经是世界最初的袖珍版,是英语圣经中首先印章节区分的圣经。

2.清教徒的出现
1558年玛利女王死,以利莎伯一世登基,统治到1603年,她复活了以国王为教会之首的“首长令”,准更正教的亡命者回国,所以那些亡命者从日内瓦和欧洲大陆其他各地归国,带回“日内瓦圣经”和以前所不能比,明确的加尔文主义神学与长老主义为礼物。
人民读“日内瓦圣经”,又听亡命者所带回欧洲大陆更正教的进展,就明白英格兰迄今没有真正的宗教改革。所以他们就主张,英国国教会就采取更纯粹,合乎圣经的政治形态,更合乎圣经的教理、礼拜仪式和生活等,结果主张这种改革的人被称为“清教徒”。这个名称首先被用的,乃在1565年。在清教徒里面,也有一些比较偏激的个性,所以清教徒全体被人严厉的毁谤。
玛柯雷爵士(Thomas Babingtan Macanlay 1800-1859)在弥尔顿传中说:“清教徒是特殊稀少的、非常引人注目的团体”,他们当中也有长老主义者。以利莎伯女王惊奇于他们的迅速成长,就压迫他们,动用政府的权力压制他们,要他们屈服于英国教会的政治和礼拜礼仪。结果她失败了,清教徒运动继续进展。
约翰.里查.格林(John Richard Green 1837-1883)在其“英国民小史”(Short History of the English People 1874)里描述清教徒对英格兰的影响,说:“从没有一个国家,像英国从以利莎伯女王统治的中期到长期议会期间,所经历伟大的道德上之变化。英国民成为一本书的国民,它是圣经。那个时候没有比圣经更为英国民爱读的书;在教会、家庭被读。圣经一旦进入不被老规矩拘束的人耳中,立刻引起激烈的反应。”虽是简短的描述,我们可窥知清教徒的影响是多么深远。
清教徒的生活样式对世俗生活的影响,真是其他的基督徒所忘尘莫及,亚兰.宣信(Alan Simpson)写着“清教徒是受选的人,因悔改的经验与人类大众有异,认为神要用他们改革人类历史,并被委任执行他的旨意!”

3.詹姆斯一世与清教徒
1603年以利莎伯女王死,玛利司徒耳特的儿子,苏格兰王詹姆斯六世成为英格兰与苏格兰两国之王,称为詹姆斯一世,做教会的头,两国合并为一个国家。他是在苏格兰受过教育,所以清教徒期待他能了解他们。可是他违反他们的期待,决心驯服清教徒,宣言说:要没收反抗者的土地或要整惨他们。
事实上,他夺了一部分清教徒的土地,因此一群清教徒千辛万苦地亡命到普里茅斯或新英兰(北美),带给北美洲的信仰生活丰盛的福分。可是詹姆斯一世对清教徒的压制没有成功,在他治世的末期,他们的势力反而愈盛。

4.查理一世与清教徒
詹姆斯一世死后,他的儿子查理一世登基,从1625年到1649年做王,他的顾问是坎特伯利的大主教威廉罗鲁,他们两个致力于使苏格兰的长老主义者服从有监督与大主教制度的英国教会之政治和礼拜仪式,又要求英格兰的清教徒也要一样。
结果所发生的事正如上一章所述,苏格兰长老派的人署名于“国民誓约”,立誓效忠于长老主义,并组军队对抗查理一世的军队。查理一向施行独裁政治,无视议会的协助,但为征讨苏格兰,需兵员与军用资金而召开议会,所以需选出议员,结果民众选出的议员多数是清教徒,惊慌的查理立刻解散议会(称为短期议会),而再次举行选举。
这个议会里清教徒占多数,他再命令解散议会,议会不从,他遂动员军队镇压议会。不久英国的国王军与议会军发生内战。那时苏格兰军退回自己的境内,战争成为查理与议会间的战役。

5.威斯敏斯特会议
这个清教徒议会特别对宗教问题有深刻的关心,以前75年之久,清教徒一直主张英国的教会要成为更纯粹、更合乎圣经的教会政治形态,更纯粹的教理、更纯粹的礼拜仪式和更纯粹的基督徒生活。如今他们的时候到了,所以议会就召开教会史上所谓“神学家的威斯敏斯特会议”。
这个会议是由英国最优秀的牧师121名与下院20名,上院10名,共151名组成的。其中两名牧师以外,全部是英国国教会的牧师,而且全部是清教徒、加尔文主义者,又是大学毕业者。
对于教会政治形态,议员中有不同的意见,许多人希望采取长老政治,但也相当多的人希望采取会众政治的形态,也有少数人希望采取监督制政治。教会政治形态乃此会议中最激烈,最长的讨论之议题。
威斯敏斯特会议,最初于1643年7月1日,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召开,经过5年6个月又22天,其间开过1063次全体会议,也开过非常多的委员会和小组会。
会议因议会军战况不利,所以常停滞,议会就快速派代表团赴苏格兰求援军。苏格兰以威斯敏斯特会议和国会全体议员签署“严肃同盟”(Solemn League und Covenant)为条件,才出援军。此同盟的草案是苏格兰这边起草,而英格兰这边同意的,其中也包含同意苏格兰长老派的人派代表团参加威斯敏斯特会议。
当威斯敏斯特会议与国会全体议员签署“严肃同盟”时,坚定立誓:承认苏格兰长老教会的继续存在和防卫,又要把爱尔兰的教会依神的话语改革其教理、教会政治、礼拜和戒规,使它成为最受改革的教会,就是成为模范的教会。
苏格兰长老教会派6个人参加威斯敏斯特会议,其中四名是牧师,两名是长老,牧师是亚历山大.亨达逊(Alexander Henderson 1583-1646),罗拔.贝利(Robert Baillie 1599-1662),乔治.奇勒斯比(George Gillespie 1613-1649),撒母耳.鲁撒福(Samuel Rutherford 1600-1661)他们参加会议虽没有投票,却给会议很大的影响。
1643年9月,苏格兰代表团到场,从签署“严肃同盟”之时,会议的活动产生很大变化。因他们原本只以英国国教会的“39条信纲”为基础,花费许多时间于改订,没想到最终制定了新的信仰告白。现在他们放弃“39条信纲”而从根底开始改革英国国教会。
威斯敏斯特会议是优秀的神学家会议,同时也是基督教史上罕见的虔诚人之集会;他们用许多时间祷告,一切的进行都充满虔诚的念头。
苏格兰代表团之一的罗拔.贝利描述禁食祷告的一天说:以特维杰(Twisse)博士简短的祷告开始,玛歇尔以惊人的程度充满的感动,深思的态度在神面前承认议员们的罪祷告二小时,以后亚娄史密斯(Arrow Smith)讲道一个钟头,唱诗篇,维恩(Vines)又祷告将近二个小时,巴尔(Plmer)讲道一点钟,席曼(Seaman)又祷告约两小时,唱诗篇,然后亨达逊(Hendeson)才作短短的司会,研议怎样改正会议的进行,特维杰博士以简短的祷告和祝祷结束会议。因为神临在一切事工的进行中,我们深信必赐福于会议和神的国。贝利透露这天是他在英格兰所过最快乐的日子。

6. 威斯敏斯特会议的功绩
威斯敏斯特在祷告中过了五年半的时间,而作成“长老主义规准”的重要文书。每一项文书作成后,就从会议席上送到议会要求“谦卑的意见”,议会不只议决通过它,还要花时间去讨论它。
这个“长老主义规准”作成的过程如下。1643年7月1日开会。“公共礼拜指南”(Directory for the Public Worship of God)于1644年12月完成,1645年1月议会通过接纳,以后在教会礼拜时取代“祈祷书”(Book of Common Prayers)。“政治规准(注:体制法规的意思,下同)”(Form of Church Government and Ordination)于1644年11月完成,1648年议会通过。这“政治规准”在政治形态是长老主义,因此长老主义政治取代了英国国教会的监督和大主教制度之监督政治。
“信仰告白”于1646年12月完成,1648年3月才获议会承认,“大、小要理问答书”于1647年秋天完成,于1648年9月才得议会赞同。
“诗篇歌”(Psalter),这个会议强烈地希望能作成教会礼拜用诗篇的韵律,就从现存的几个诗歌中,和身兼议会和威斯敏斯特会议两方议员身份的法兰西斯.劳斯(Francis Rous)的作品中选出一些,经过相当多的修订后,提交会议讨论;1645年通过,隔年获议会同意。再经过改订后,苏格兰长老教会的总会也决议采用它。
苏格兰人W.M.迈克怀鲁牧师所著“长老教会”一书里,说:首先说,在公同礼拜时只要唱诗篇的人,不是苏格兰长老派,而是英国的会众派。苏格兰教会舍弃其礼拜仪文和教会的赞美歌,而采用经修改过的法兰西斯.劳斯的韵律诗篇,乃因顺应会众派所希望的。历史实在是挖苦人为讨英格兰清教徒的欢心,苏格兰教会所采用的英语诗篇歌集,以后称为“苏格兰诗篇歌集”;近年苏格兰型的长老教会中,一些赞美歌爱好者想使1650年,苏格兰教会为讨好英格兰的朋友而依依不舍地抛弃的圣诗。但他们需与世上的老习惯争战。

7.长老教会成为英国的国教会
英格兰的议会采用前述的“长老主义规准”之结果,英格兰的教会就废弃监督政治,至少在名义上成为长老教会。二千名拒绝长老主义规准的国教会牧师被赶出教会。但议会还是采取补救措施,让这些牧师由政府领薪给五分之一的钱。长老教会虽然成为英格兰的国教会,长老主义还是不能抓住民众的心。
民众的心毫无心理准备,面对教会政治形态从监督政治突然转变为长老政治。结果英国的政治潮流改变,国民也复归监督政治。
在这里要简单提到这段历史潮流的变化。在本章的头段,说到查理一世和议会之间发生内战,奥利佛.克伦威尔的议会军因苏格兰的军事援助,打败了查理和他的军队。
1649年1月,查理在伦敦塔被处死刑,产生以奥利佛.克伦威尔为护民官的共和政治。他在1658年死,1660年查理二世做英格兰与苏格兰的王。

8.大放逐
查理二世登基,立刻使英国教会复归到监督政治,议会又通过严厉的法律,强制所有的教会遵行英国国教会的政治和礼拜仪式,约有2千名不遵行此法令(叫统一令 Act of Uniformity 1623年发布)的长老教会牧师被赶离教会。不但如此,在1665年颁布“五英里条令”(Five Mile Act),禁止这些被放逐的牧师,进入离前任地五英里内的地方,和进入离自治都市五英里内的地方。1661年又作成“地方自治体法”(Corporation Act)禁止非国教会的牧师转任唯一可改行的职业——教师。
在查理二世与詹姆斯二世治下,英格兰与苏格兰的长老主义者所受的逼迫,是教会史中最激烈之一。但那也是先人留给我们宝贵的遗产之一。

9.废止后的长老主义
虽然在英国回复监督主义,并不是长老主义从英国消灭,但在英格兰需继续走坎坷之途。
以后,威廉与玛利成为共同统治者的1688年之荣誉革命,和以后的“宽容令”(Toleration Act1689年)发布后,也只准长老主义的自由,而不准组成中会或大会。所以牧师都被孤立各自为政,甚至产生一位一体主义等异端,所以英格兰的长老主义就衰退了。
但到了19世纪初,英格兰的长老主义者开始福音性信仰复兴运动,这是受约翰.卫斯理的领导下,遍及英国的卫理宗信仰复兴运动的影响。还有我们不能忽视移住在英格兰的苏格兰长老派的感化。
1876年,许多长老派合并结成“英国长老教会”(The Presbyterian Church of England),这个教会拥有300间教会和6万名会员。到今天已达7万5千名会员,在剑桥有神学院,它与剑桥大学有密切的关系,拥有优秀充实的教授阵容,被称为“威斯敏斯特大学”。英国长老教会是世界上神学和批评学方面属自由主义。(这句看不明白,可能是作者没有校对)
今天全世界的长老教会因得到威斯敏斯特信仰告白,威斯敏斯特大小要理问答、政治规准和礼拜指南,由衷感谢英国长老教会。
在基督徒生活和思想里,从这些长老主义规准所得的感化是无法计量的。只说小要理问答,对男女老幼的生活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伟大的苏格兰人多玛斯.卡莱尔所说的,可能许多人都会表赞同吧!他说:我愈年长,做一个将移居永远世界的人,愈思想在孩童时期所学的小要理问答的第一问“人生主要的目的是什么?”答:人生主要的目的,是在彰显神的荣耀,永远以他为乐。就愈明白它意义的完全和深度。

10.在苏格兰的威斯敏斯特规准
威斯敏斯特规准制定后,苏格兰长老教会总会就立刻采用它,这是长老教会历史上应特别记述的事件。这个教会抛弃了诺克斯以来自己所有的信仰告白、要理问答、政治规准、礼拜指南、诗篇歌集和圣诗,而采用威斯敏斯特信仰告白,威斯敏斯特大、小要理问答,政治规准,礼拜指南和诗篇歌集,这是值得注目的事件。
而且我们知道威斯敏斯特会议的议员,是由清教徒牧师121名和苏格兰的牧师4名组成的,可知这事实的重要性。
为什么苏格兰长老教会要这么做?一个理由是威斯敏斯特信仰规准,但主要的理由是,相信这样做就能促进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教会教会合并。他们抱一个梦想,要把三个国家的长老教会合并,形成伟大的统一长老教会。可是这个梦想因英格兰废弃了长老主义而未能实现。
虽然苏格兰长老主义者要统一三国长老教会的梦想破碎了,威斯敏斯特信仰告白却发挥意外的大作用。长老主义虽在英国失去光辉,却继续存在苏格兰人的信仰里面。因苏格兰长老派的人们移民和传道,把威斯敏斯特信仰规准传到北爱尔兰、北美、澳州、纽西兰、南非、中国,直到地极。

11.现况
1972年英国长老教会与英格兰威尔斯公理会合并,改称为“英国联合归正教教会”。

三、苏格兰裔爱尔兰长老教会
 
1.对美国长老教会的贡献
纽约时报的故(注:可能是已故)约翰.芬因连博士称苏格兰裔爱尔兰人为“亚鲁斯达.苏格兰人”(Ulster Scots),没有任何集团像苏格兰裔爱尔兰人对美国长老教会的成长,做这么大的贡献。新泽西、宾西法尼亚、维奇尼亚、南北卡罗莱纳等州的长老教会,特别受他们的恩惠。被称为美国长老教会之父的法兰西斯.马克米(Francis Makemie 1658-1708)是苏格兰裔爱尔兰人。
“苏格兰裔爱尔兰人”的名称是因误解而被称呼的,它会使人误以为苏格兰人与爱尔兰人的混血儿。美国第廿八任总统威尔逊是苏格兰裔爱尔兰人的子孙。所以某传记作家说明威尔逊的性格说:他这个行动乃因他里面的苏格兰血统所引起的;又说那个行动是他里面的爱尔兰血统所促使的。
可事实上,在他们里面没有一滴爱尔兰人的血。他们是苏格兰人,暂时移居北爱尔兰,然后又移居美国。
为更明白他们的来历,我们须学习爱尔兰的基督教史,尤其是长老教会史。

2.爱尔兰的古代基督教
我们无法确知基督教传到爱尔兰的时间和方法。一个很早的传说,这个岛屿最初的基督教领袖者是派特立克(Patrick),他是天主教徒。
我们若读他的著作,他的信仰比较接近更正教。他的教会与天主教会完全无关系,被称为凯鲁特(Celt)教会。关于他的生平有许多传说,很难区别事实与传说。他可能于主后317年生于苏格兰,16岁时做奴隶,被带到爱尔兰,在此地接触福音而悔改信耶稣。可是他所领导的古代凯鲁特教会,很久存在于爱尔兰产生大的影响。(这句可能没有校对,不清楚语意)

3.爱尔兰归属罗马天主教会
爱尔兰于主后1170年左右成为罗马天主教会统辖的国家。那年,罗马教皇命令天主教徒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统治爱尔兰。以后的350之久,爱尔兰成为天主教会的国家。

4.爱尔兰与“首长令”
1534年,亨利八世向议会提出“首长令”,通过时,他是英格兰与爱尔兰教会的头。英格兰接受“首长令”,与天主教会断绝关系。
可是爱尔兰拒绝这个“首长令”,以后一直继续纷争,爱尔兰人与英国的统治者之间,不断发生战争。其原因乃英国的统治者强制爱尔兰人接受英国国教会的政治形态(注:教会体制)和礼拜的仪式(注:敬拜模式)。纷争成为战争,是宗教性又是政治性的战争。1603年,以利莎伯女王统治的末期,包含亚鲁斯达的北爱尔兰,因战争人口锐减。

5.亚鲁斯达移民
伊丽莎白女王的继承者詹姆斯一世也继承了爱尔兰的问题。他低估这问题的严重性,就与哲学家也是政治家的法兰西斯.贝根(Francis Bacon)商谈,贝根建议把英国本土的更正教移殖爱尔兰。这个建议被采用,就是著名的“亚鲁斯达殖民”(the Ulster Plantation),这个称殖遍及全亚鲁斯达县。
詹姆斯一世先把英格兰与苏格兰国境边的住民移住到亚鲁斯达。正如前面所提,到1603年英格兰与苏格兰两国合并成为一个王所统治的国家。以前一直是不断的纷争,如今把敌对的人民移住爱尔兰,想用一石二鸟的解决方案。像这样他解决了旧国境的纷争,同时成功地把勇敢的更正教徒送入北爱尔兰。
不久非常多的长老派背景的人们移居北爱尔兰的开拓地,从英格兰也有更正教徒移来。尤其是詹姆斯一世与查理一世在强迫苏格兰长老教会,和英格兰清教徒接受英国国教会信仰之时,移民数急速增加。
就这样,到亚鲁斯达的移民是英格兰与苏格兰的更正教徒,其中大半是苏格兰长老会背景的人,他们在北爱尔兰开拓原野。
另一方面,在南爱尔兰的原住民是爱尔兰人,是天主教徒。从那时候到今天,北爱尔兰的苏格兰人与南爱尔兰的天主教徒之间,发生不断的激烈对立。两者之间禁止通婚,假使两方的人结婚,所生的孩子一定以天主教信仰来培养。天主教会要求,两方结婚时,一定要立誓把儿女养成天主教徒。
从这事实而知,苏格兰人与爱尔兰人全然没有混血,但在美国却把北爱尔兰出身的苏格兰长老派的人,只因他们住在爱尔兰,而称为“苏格兰裔爱尔兰人”(Scotch—Irish),在美国以外却被称为“亚鲁斯达人”。

6.长老派的人移民亚鲁斯达
移民北爱尔兰的苏格兰人,不全是有教养、虔诚的长老派人士,大部份是粗野的男女,曾与他们共处过的早期移民工作者,长老教会牧师安得列.斯丢亚特(Andrew Stewart)说:大部分是没信仰的人,他们不愿依靠神的怜悯,宁愿故意背离神。虽然远离神,神还是寻找他们,起初他们不注意教会的存在,好像神也全然没看顾他们。
同一时代的一位牧师罗拔.布雷亚说:因神的带领,到爱尔兰的移民中也有些家世好,受过教育又有才能的人。但是大多数的人,是因贫穷或因犯罪非来不可的人;就是好人也是追求冒险生活而来的人;所以很难看到宗教扎根发展的人,就是一起来的牧师们也一样。
依照詹姆斯.雷班(James Layburn)——现代解释亚鲁斯达生活经验之人,评这些牧师的存在说道:藉着他们与移民之苏格兰农民的努力,在亚鲁斯达之苏格兰人中完成一种第二改革,并给那些住民一种最亲密、亲近的机构之感觉。
苏格兰长老教会,开始向北爱尔兰的移民传道。主要使用这些长老教会中,被认为最没希望的一位牧师——詹姆斯.格连琳格(James Glendinning)做成大事工。当时的一位作家说:他不像被教会的大会拣选,为改革爱尔兰而派遣的人,因为他的精神不正常,实际上他是错乱的。但我断言这是上帝为开始大事工所选定的方法。就是若要在那无信仰的人民中,兴起圣的子民,其荣光只须归给神;而且要让所有人知道这不是藉着人的力量和智慧,而是圣灵自己的工作。
这位作家又描述格连琳格的传道方法:他看见人们过着极淫荡、不虔诚的生活,就只讲神律法的咒诅和罪恶受审判的恐怖,而事实上他很适合这工作,因为他不会讲其他的道。但是,看呀!那个成功!人们开始在罪恶中醒悟,喊着说:我们要得救需要作什么?
因着对罪恶的醒悟,男女都发抖成为死人一般。听见他传道的成功,其他的牧师相继来援助,更深地教导他们认识基督的救恩,许多人得救。在北爱尔兰引起了信仰复兴的大风暴。

7.黑色誓约(Black Oath)
查理一世压迫英格兰的清教徒和苏格兰的长老派,要强迫他们接受英国国教会的政治和教理,也同样伸出压迫的手到爱尔兰。
声名狼藉的多玛斯.威恩特乔斯(Thomas Wentworth)被任命为爱尔兰的总督,他受命要使南爱尔兰的天主教徒,和北爱尔兰的长老派服从英国国教会。他要求北爱尔兰的长老派签署“凭圣福音书记者(即马太、马可、路加、约翰)的誓约书”(Oath upon the Holy Evangelists)。其内容是对查理一世忠诚,对王的命令不论何时、何种方法都不反抗。又誓约放弃与苏格兰所立的一切誓约。这个誓约立刻被称为“黑色誓约”是当然的。
许多人拒绝签名因此被监禁,投在可怕的地牢里,也有不少人逃藏在潮湿地带的洞窟!其中也有过海,逃到苏格兰的人。
威恩特乔斯虽然保守爱尔兰免受海盗的袭击,又对爱尔兰的产业有许多贡献,但因其酷待人民的行为,被长期议会召审,1640年被处死时,爱尔兰并没有一人为他哀悼。

8.大屠杀
威恩特乔斯失败后,爱尔兰的长老派以为可以喘息一下,谁知突然遭南爱尔兰的天主教徒袭击,尤其住在孤立之处的人被偷袭;被剥去衣服投在寒冷中死去。
以后在爱尔兰天主教徒大屠杀中死去的长老派人士,其惨剧除了1572年法国圣巴多罗买节日,胡格诺派被大屠杀可比以外,可算是教会史上罕见的恐怖。1641年开始,继续数年的大屠杀,好几万的长老派信徒被杀害。

9.爱尔兰最初的中会(区会)
有道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因着大屠杀,英国议会为要镇压暴动阻止大屠杀,派一万军队赴爱尔兰。苏格兰人曼罗将军所率领的一团,大部分是长老派信徒;各连队配属随军牧师,他们也是长老教会的牧师。
他们真心富于传道的热情,所以不但对军队传信息,也向北爱尔兰的长老派移民讲道;他们就在连队里造成长老教会与小会,热心的士官被选为长老,就在北爱尔兰组成长老教会。
1642年6月10日,这些教会的小会(堂会)派代表集于贝尔法斯特北方的凯里法卡斯,组成爱尔兰最初的中会(区会)。那是五位牧师与四位长老组成的中会。在这个中决议中向苏格兰总会申请派更多牧师,总会应其申请派六位最好的牧师。
他们在北爱尔兰各地传福音,在各地设立长老教会。在1660年,北爱尔兰已有80所长老教会,七十位牧师,五个中会,十万名会员。

10.光明与阴影
苏格兰长老派的移民,刻勤刻苦在北爱尔兰大力发展农业和工业,后来就产生繁荣的都市,长老教会也繁荣与进展。但他们的大多数不是幸福的,因不断受近邻的爱尔兰人侵略的危险所威胁,原因是爱尔兰人认为苏格兰人是眼中钉。
查理二世在1660年登基时,立刻发布严厉的“统一令”,强迫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全体人民接纳英国国教会的政治,即监督与大监督制度(注:监督即主教制),和近似天主教会的高派教会(High Church)的礼拜仪式。移居北爱尔兰的苏格兰人不服从这法令,遭受政府严厉的逼迫。1685年,倾心于天主教的詹姆斯二世即位时,对他们也没什么帮助。
1688年,英国发生荣誉革命,詹姆斯二世下台,威廉二世和玛利共同统治。威廉是荷兰人,又是长老派的人,因此长老派的人期待对自己有利的时机来临了。果然在威廉二世治下,在他的提议之下,通过“宽容令”,实现了他们的期待。
可爱尔兰遭受比以前更不幸的时机,因为詹姆斯二世逃亡到爱尔兰,从天主教徒中征募军队,要夺回他失去的王位。威廉立刻从英国派军队,爱尔兰沦为战场。伦敦特里(Londonderry)的包围,波因河(River Boyne)的激战,真是苏格兰裔爱尔兰人的长老教会历史上,令人胆战心惊的战役。在波因,詹姆斯二世战败逃到法国,而威廉与玛利的王位屹立不动。以后有一段时间,因威廉的宽恕令使亚鲁斯达长老教会获得发展。至1702年威廉死时,已有9个中会,120间教会有一百多名牧师。

11.大移民
1702年,威廉死后,詹姆斯二世的女儿安(Anre)登基,立刻发布“审查令”(Test Act),凡任公职者,当选时或任命时开始三个月内,应接受英国国教会祈祷书所规定的圣餐。对长老派的人来说,这是严厉的压迫。他们感觉英国国教会的圣餐与天主教的弥撒差不多,所以觉得心痛。而且对爱尔兰销到英格兰和苏格兰的物品都课重税,加上饥荒连续数年。
因此北爱尔兰的长老教会信徒大量移住到美国,历史家作保守的估计,从1717年1775年间有五次大移民团及无数小移民团,至少有二十五万人移至宾州东南部,维奇尼亚山谷及卡罗莱纳的山麓地带。因此北爱尔兰更贫穷;相反地美国更富裕。我们若了解他们在北爱尔兰所受的苦难,就能更明白他们来到美国,以及为什么为美国的独立而战的理由。

12.今日的爱尔兰长老教会
今日,在北爱尔兰有500间以上的教会和15万会员,并且有许多支持者。人口50万的贝鲁法斯特(Belfast)被称为长老教会的都市,是爱尔兰长老派的中心地。在这里有许多长老教会的机构,有教授阵容的神学大学,在伦敦特里还有一所神学大学。
从1660年到今天,比较300年来的教势统计就知道,爱尔兰长老教会没有多大成长。可是不要忘记这个国家不大,而且爱尔兰长老会已送了不少会员到美国和其他国家。这个教会长久为分裂和争论所打扰,分裂的原因是因为争论教理上的事,礼拜时可否使用乐器,是否同时使用诗篇和圣诗等。
可是藉着这些争战,爱尔兰长老教会成长为一个强壮、有统一的保守性的教会。这个教会是世界上长老教会中最保守的教会之一。

四、美国的长老教会(一)
美国联合长老教会(The United Presbyterian Church,in the U.S.A)

1.长老派向美国移民
美国初期的移民中,也有加尔文主义者和长老派的人,他们从欧洲各国到美国。长老派的人全部是加尔文主义者,但加尔文主义者不都是长老主义者。他们当中也有喜爱会众派(注:会众制)政治形态的人。
为理解美国长老教会的历史,我们必需理解这些早期长老派出身地之欧洲背景。前一章我们已经学习其背景,那么到美国的移民之潮流,何时到何处?
依历史记载,1607年到维奇尼亚的詹姆斯镇的移民,可说是美国最早的英国移民。他们是英国国教会的信徒,但他们里面也有几个加尔文主义的清教徒。1611年历史家班克鲁夫特(George Bancroft)称为“维奇尼亚的自己否定之使徒”的亚历山大.怀梯卡(Alexander Whitaker)来到美国。他是加尔文主义者又是长老派信徒。1620年坐“五月花”的清教徒,即所谓“天路客祖先”(Pilgrim Fathers)登陆麻省的普里茅斯,他们是脱离英国国教会,先到荷兰,又从那里移民北美洲的清教徒。
以后清教徒直接从英国移民到北美洲,住在麻省和新英兰的其他地方。他们都是严格的加尔文主义者,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喜爱会众派的政治形态。可是他们之中也有长老派的人;后来他们的子孙中许多人加入长老会。
荷兰人于1623年就定居纽约州。他们是加尔文主义者又是长老派,他们的子孙建设“美国荷兰人改革派教会”(Dutch Reformed Church in America),这教会的名称不是长老派,但实质上是完全的长老派。经过许多年月,他们的教会许多与长老教会合并。
法国的胡格诺派逃避本国的逼迫,很早就移民新英兰、纽约州、南卡罗莱纳州、乔治亚州,他们是加尔文主义者,又是长老派的人。所以有人加入英国国教会,但大部分的人加入长老教会。胡格诺派的人虽然不多,但比例上比其他民族送更多有才能的人物到美国。
有许多苏格兰长老派的人,于初期殖民时代直接从苏格兰移民,他们定居于新泽西州、北卡罗莱纳州、南卡罗莱纳州和其他的殖民地,对奠定美国长老教会的基础有很大的贡献。
苏格兰裔爱尔兰人从北爱尔兰移民到美国,数目比其他长老派都多,据历史家保守的估计,从1705年到1775年之间,至少有50万人移住到美国。像前一章所说的,他们不是爱尔兰人,是住在爱尔兰的苏格兰人。他们大部分定居在新泽西州、宾夕法尼亚州,也有住在马里兰州,维奇尼亚州和南卡罗莱纳州。向宾夕法尼亚州的人,向西前进直到匹兹堡,建设这个都市。匹兹堡遂成为美国最大的长老派城市。许多人从宾州往南走到维奇尼亚溪谷和北卡罗莱纳;从查里斯顿登陆者向北走;这两个人潮在北卡罗莱纳州的梅克连堡,或在南、卡罗莱纳州的约克.坎特利合流。这个南、北卡罗莱纳州,在南部是苏格兰人最多的州,他们是长老教会的基地。
有相当多的德国人于1700年到1770年间,移居美国,他们之中有相当多的加尔文主义者又是长老派的人。他们大半定居宾州,从那里又往南去,到维奇尼亚溪谷和卡罗莱纳。这些加尔文主义的德国人建立了“美国德人改革教会”(German Reformed Church in the United State),他们的内容也是长老教会,以后他们之中许多教会也加入长老教会。

2.美国长老派的组织
试想开拓时代美国长老派的立场,他们是从欧洲各地移民来的,所以言语和习惯各异。美国是没有房屋、教会、学校的一片大原野。在广大的地方散居,交通和通信都是很原始的方式,真正的荒野是教会。教会的组织都是由零建设的。
牧师或传道者都由欧洲而来,在散居的移民中做耶稣基督最忠诚的士兵,忍受各种困难。
在初代美国长老派中,最著名的是法兰西斯.马克米(Francis Makemie 1658-1708),他被称为“美国长老教会之父”,是苏格兰裔爱尔兰人。他在1683年于北爱尔兰的拉甘中会按立,立刻到美洲,当时和二十五岁,具有组织家和领导者的天才。
最初他在玛利兰州的东海岸建立许多长老教会,再三再四从纽约到乔治亚州传福音,勉励长老派的人。这段期间,他遇到许多逼迫和困难,因根据长老主义传福音,在纽约因未得准许传福音,与一位同工被州长罗鲁康贝利(Lord Cornbury)下狱。因为在这时代,英国国教会在大部分的殖民地是“国教会”。所以没领政府特别许可证的别教派牧师,若讲道即构成犯法,在大部分的殖民地尚未有真正的宗教自由。

3.最初的美国中会(区会)
1706年,在费城或附近,由法兰西斯.马克米的领导召开最初的美国中会,被称为费城中会,只有七位牧师和几位长老参加而已。依马克米的话:“这个中会,乃为商量提高基督教的质和基督教布道最好的手段,为牧会课题的牧师会”,这就是美国长老派之组织的开始。

4.第一次大会(Synod)
恰在召开第一次中会的时期,大量的苏格兰裔爱尔兰人移居美国,因此长老教会急速成长。马克米与同工的牧师,坚忍地工作,把一切投在教会工作上的马克米,于1708年,50岁时死了。约翰.卫理斯曾说“工作者死了,可是他作工的果效跟着他”,这也可以适用于马克米。
1717年,由四个中会形成的最初的大会在费城召开,被称为费城大会,有17名牧师和7名长老参加。这时美国的长老教会只有19名牧师,40间教会和3千名陪餐会员而已。

5.信条的采用
大会召开不久,产生激烈的辩论,关于是否要求牧师签名接纳威斯敏斯特信仰告白和威斯敏斯特大小要理问答的全部教理?因为直到那时,没有做那种要求。
大体说来,苏格兰出身的牧师都严格地要求签名,而英格兰和威尔斯出身的牧师反对这项签名,最后互相妥协。1729年召开费城大会通过“信条采用决议”(The Adopting Act),采用威斯敏斯特告白和威斯敏斯特大、小要理问答为费城大会的教理标准。
牧师被要求对“在信条中,关于完全基本性又非信不可的条款,威斯敏斯特信仰告白和威斯敏斯特大、小要理问答,是那些基督教理的启示和体系忠实的表现”签名。
无论何人,对信仰告白和大、小要理问答的任何部分,接纳时有任何良心的不安,那牧师有向中会或大会申报的义务。接受报告的中会或大会,有义务判断那引起接纳时良心感到不安的部分,是否基督教本质上不可缺的教理。中会或大会若判断那牧师要接纳时感到不安的部分,是基督教本质的事项,需命令那牧师退任。
若中会或大会认为不是时,应宣言说“大会严肃地约束,无论何人对在这非本质上又非必需的教理,有不同的意见者,不得毁谤或说无礼的话,应待他像与我们意见相同的人一样,以相同的友情、亲爱和兄弟爱去接近他们。”

摘录者个人的看法:这成为后来教会在教义上堕落的原因之一,当中会或大会认为某项教义是非基要,比如同性恋不是罪时,结果在后来产生同性恋牧师。今天北美最大的长老会PCUSA已经按立了一大堆同性恋牧师和女牧师。目前主流最保守的还是RPCNA北美改革宗长老会  OPC美国正统长老会  PCA美洲长老会。详细参美国长老会各宗派历史演变,这篇在许多方面补充了本书的资料。

6.分裂为旧派与新派
1741年在费城的大会,长老教会就分为旧派(Old Side)和新派(New Side);新派在1745年组成,称为纽约大会,从1741年开始直到两派再合并的1758年,在美国存在两个分开的长老教会。一个是“旧派费城大会”,另一个是“新派纽约大会”。
分裂并非因教理的差异,而是因当时吹袭美国的信仰复兴运动。苏格兰和苏格兰裔爱尔兰出身的许多牧师,虽称那信仰复兴运动为“新的热情”(New Enthusiasm),不接受又不承认这运动和其传道方法。
另一方面,基尔拔特.提年特(Gilbert Tennent1703-1764)所领导的年轻牧师,对这个传道很热心,所以两边的争论愈加激烈,并因提年特以“没悔改的牧师之危险”为题讲道,使争论变得更为激烈,这讲道乃指向那些反对新传道和信仰复兴运动者。
另一个与传道直接有关系的分裂原因,即牧师的栽培教育要怎么办?人口急增又因信仰复兴运动,许多人悔改归主,急需增加传道人的数目。
旧派的人认为,美国教会的牧师,非在新英兰(美国东北部六州)或欧洲的大学接受过彻底的教育不可!但新派的人认为这样做是来不及训练牧师,而且在欧洲的大学所教育出来的,不合乎年轻的国家——美国的国情。所以他们为牧师的栽培,计划设立大学。威廉.提年特就在费城附近,宾州的捏夏米尼建立学校,教育许多年轻人做牧师。威廉.提年特是基尔拔特.提年特的父亲。反对派的人嘲笑这个学校为“圆木头房屋的大学”。
在长老教会的会员未满一万名之时,又遇人口急增,信仰复兴运动高喊基督徒的合一之时,因意见观点的不同而分裂,是非常可悲的事。

7.向美国南部传道
在这不幸的分裂期间,长老派还是努力从事国内传道,产生大效果,尤其在南部更是。国内传道主要是新派的牧师所做的,因他们大部分比旧派的牧师年轻,对传道有热情。他们到乔治亚和卡罗莱纳,造成长老教会的基础。
因篇幅关系,只提两三个例子吧!
撒母耳.戴维斯(Samuel Davies)于1747年到维奇尼亚州的里奇蒙附近的哈诺瓦郡,那时他才二十四岁,却是有力的讲道者。他获政府准许,可在维奇尼亚州许多地方传道,有时两地相距一百英里以上。他并非很强壮,但顺从主的呼召,完成非常艰辛的使命。派特力克.亨利听过多次他的讲道,说他是我所知最有口才的讲道者。
1755年,在戴维斯的领导下,在哈诺瓦成立中会,这中会包括波多迈克州南边全体,是美国南部第一个中会。1759年他做新泽西大学(今天的普林斯顿大学的前身)的校长,二年后,于三十八岁英年早逝。
亚历山大.克雷赫特(Alexander Craighead)也是新派著名的传道人。1734年得到讲道执照,到维奇尼亚溪谷做国内传道的先驱。1757年到北卡罗莱纳州,在离夏络特15英里处的洛矶河教会做牧师,他以夏洛特为中心,做广泛的传道,建立这地方的长老教会的基础。
修.马柯连是新派中很引人注目的人,1755年他在宾州获讲道执照,立刻到维奇尼亚溪谷,南、北卡罗莱纳州中,到处传道旅行。他所遗留的日记成为我们明白初期长老教会历史重要的文献之一。
我们无法一一列举这些主仆的工作,我们只知他们大多数是年轻的牧师,将一切献给神,在美国为建设长老会而鞠躬尽瘁的勇士。

8.再合并与成长
1758年,这两派长老教会合并为一个教会,这次的大会叫“纽约·费城大会”。
合并的教会共有98名牧师,200间教会,1万名会友。合并的教会不断地热心传道,一直长进,满足了急增的人口所带来的心灵饥渴。他们设立了基督教主义的学校,置今日大学的基础,强调对印第安人传道,并努力于基督教文字传道。

9.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
美国的独立战争是为人民也为宗教自由而发生的伟大战争。长老派的人也做这自由之战的指导者,而指导长老派的人乃是苏格兰裔爱尔兰人。历史家班克罗夫特说:最初呼吁人们与大英帝国断绝一切关系而独立者,不是住新英兰的清教徒,不是纽约的荷兰人,也非维奇亚的移民,而是苏格兰裔爱尔兰长老教会的人。
长老教会的人对美国独立宣言的完成(1774年)有大贡献,因为对舆论的形成扮演了大的角色。独立宣言后的战斗也勇敢地参加,直接、间接地对制订合众国宪法的人给与很大的影响,是不可抹杀的事实。
人们常指合众国宪法与长老教会的政治形态非常相似,其他教派的人也这样说。

摘录者注:如果拿长老会的治理模式与美国的治理模式做对比,会发现有许多相似之处。不奇怪历史学家班克罗夫特会说:美国的国父是加尔文。(参百度百科 五月花)
再引用一段:
如果问一个普通的美国人,究竟谁才是美国国父、我们伟大共和国的真正创始人,他可能一下子回答不出来。而如果他听到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兰克(RANKE)的回答,他肯定要大吃一惊——这位当代思想最深奥的学者说:“约翰·加尔文是美国真正的创始人。”(选自《美国宪法的基督教背景:开国之父的信仰与选择》,第3页。(美)约翰·爱兹摩尔 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

10.第一次总会(The First General Assembly)
政治家在编订合众国宪法期间,长老教会的人计划召开长老教会的总会以统一全美国长老教会。依照这个目的,“纽约.费城大会”于1788年4月,分割为十六个中会和四个大会。那时创设的大会是纽约.新泽西大会、费城大会、维奇尼亚大会和卡罗莱纳大会。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召开大会。例如:维奇尼亚大会于1788年10月22日,于西南度亚.巴蕾的新摄理教会召开。卡罗莱纳大会于1788年11月5日,于北卡罗莱纳州艾鲁勒尔.卡恩第的中央教会召开。
大会都依总会的指示召开,1789年5月21日在费城举行第一次长老教会总会。这次总会称为“美国长老教会总会”,那是在华盛顿就任美国首任总统后第三个礼拜的事。在这总会的管辖下有177名牧师,431间教会,2万名会员。
当时长老教会在合众国里,比任何教派有更强大的影响力,其原因:长老教派的人全体赞成独立战争;他们有受充分教育的牧师,有好几个教育机构,而且人口的三分之二都长大在长老主义或加尔文主义的背景。教会具有充实的组织,对国内传道非常热心。所以不只在教会和信徒数量胜过别人,在影响力和活动力也可称为美国最大的教会。

11.为工作而合作
1701年,长老教会与组合教会(会众派即公理宗)订合作计划,因此长老教会的牧师可以做组合教会的牧师,组合教会的牧师也可做长老教会的牧师。这两个站在加尔文主义的教会,在当时被称为西部的人口急增地带,推进国内传道,是因为赶上时势的需要。许多人从大西洋沿岸的旧殖民地正在移居纽约州西部、俄亥俄州、印第安那州、肯塔基州和田纳西州。长老教会和组合教会都没有足够的牧师来应付这未开拓地的大传道事工。
从会员人数来说,这计划是成功了。这计划实行后35年之间,是美国长老教会增长最快的时期。依统计,1800年长老教会449间,牧师180名,会员2万,但是到1837年,牧师2140名,教会2965间,会员22万,即37年之久,增加十一倍。
这快速的增长,一方面由于田纳西州和肯塔基州盛行的信仰复兴运动。在这些信仰复兴运动后,长老教会和组合教会协力工作,还不能派足够的牧师培养这些归信的人建立教会。
所以有人提议降低牧师的教育水准,设立没毕业正式的大学和神学院的信徒做牧师。因此发生大辩论,有些人脱离长老教会,于1810年创立金巴伦长老教会。

12.新派和旧派(Now School and Old School)
长老教会与会众教会的合作计划,在教会的增长,即教会数的增加成功了,可是并非一切都很顺利。这个计划实施后不久,在长老教会工作的会众教会牧师的神学健全性发生问题。这种神学意见的差异越来越大,成为不能克服的鸿沟。因此产生分裂,分裂的一群叫新派,另一方叫旧派。1836年的总会,新派占多数,但1837年的总会,却是旧派占多数。
在这个大会,旧派的人以多数的力量通过决议说,1801年与会众教会的合作计划是违反教会宪法,基于此计划所作的一切都无效。因此决议,本来在这合作计划下,组织的四个西部大会,像树枝一样被砍断。因此长老教会差不多分裂为两个,成为两个不同的教派。旧派长老教会有12万会员,新派有10万会员,其中一万住在南部。对美国长老教会来说,这是大创伤。

13.南、北大分裂
旧派与新派分裂后,旧派大增长,新派却不能快速增长,因为时势对他们的教会增长不利。
1845年,浸信会与卫理会都因奴隶问题分裂为南与北。1857年新派长老教会总会决议奴隶制度为罪恶,因此新派长老教会的部分会员脱会,另设南部的新派长老教会,叫做南部联合大会。
1861年,旧派长老教会通过“迦第那.斯普林决议案”,呼吁南、北长老派的人拥护在华盛顿的合众国政府对分离的南部诸州所组成的“美国联邦”的战争。这个决议使旧派分裂为南与北,南部的人于1861年12月4日聚焦于奥加士达成立“美国联邦长老教会总会”。
1837年只有一个长老教会,到了1861年底,已分裂成为不同的四个长老教会。

14.美国长老教会
我们无法在此详述可怕的南北战争时代的教会史,教会在战争中也受苦,但是战后,充满希望的时期来临。1870年新派与旧派在欢乐中再合并。这个时候合并的邀请函也寄到南部的长老教会,但是他们拒绝合并。
合并后,这个教会称为“美国长老教会”(Presbyterian Church U.S.A)以非常快的速度增长。因西部各州的人口与开拓地争速扩大,长老教会就计划积极的推进向西部的传道,同时也向国外传道,算为对国外传道最热心的教会之一。

15.信仰告白的改订
1903年,美国长老教会改订威斯敏斯特信仰告白,这个改订并非改变其基本条款,只是改订信仰告白中的三个小段,但是这个改订并非很重要。
比这个改订更要紧的是,在信仰告白里加了“宣言文”(Declaratory Statement)解释“神的预定”,这个宣言文虽然没破坏信仰告白所具有的加尔文主义特色,可是削弱了加尔文主义的特质。
他们加上新的两章在威斯敏斯特信仰告白上,一个是圣灵,另一个是神的爱与传道。

16.美国联合长老教会(The United Presbyterian Church U.S.A)
信仰告白改订之后,美国长老教会提议联合全美长老教会,组成一个强力的美国长老教会,就送出邀请函。
金巴伦长老教会于1810年由长老教会的主流分离而独立,但接受这提议,根据改订的信仰告白,于1906年与美国长老教会合并。为此合并的事,金巴伦长老教会的三分之一不赞同,留下来的仍称为金巴伦长老教会。
1957年,这个美国长老教会与继承苏格兰的思想非常保守,但热心传道的“联合长老教会”合并,成为美国联合长老教会。这个合并是以信、望、爱为基础;虔诚地愿望这合并能成为耶稣基督的国进展的更有效、更好的方法。(这句没看明白)

17.增长和组织
这个教会近年来有更稳固的增长,1900年会员100万8千人,1978年达到252万会员,教会8627间,牧师13944名,成为世界长老教会中最大的教会。
教会越增长,越努力坚固组织,成为世界上最组织化的一个教会。尤其近几年表现了其朝气勃勃,对普世合一运动出力,对世界和平及人权正义表现了出众的拥护与支持。
这个教会与台湾基督长老教会结盟,派宣教师在那边的教会里工作,给予多方面的帮助。

摘录者注:本书的作者写此书时,PCUSA还是比较保守的,现在这个教会已经堕落到,按立了一堆同性恋牧师与女牧师。

五、美国的长老教会(二)
联邦长老教会(通称美南长老教会)(The Presbyterian Church in the United States)

1.名称
这个教会的第一次总会在1861年12月4日组织,在南北战争的期间(1861年-1865年),它的正式名称是“美国联邦长老教会”(The Presbyterian Church in the 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但在南北战争后,称为现在的“美国长老教会”,通常被称为“美南长老教会”(The Southern Presbyterian Church),但这不是正式的名称。
1865年变更了名称,那时有人提议给新的教会起名为“南部长老教会”比较适当,但遭到强烈的反对而作罢。

2.继承的遗产
联邦长老教会于1861年创立,成为一个宗派,但他的历史是非常长久的。它到1861年以前是美国长老教会的一部分,所以它以前的历史记在美国长老教会史内。这是这个教会所继承的宝贵遗产。

3.南部最初的教会组织
1604年,有长老派背景的英国清教徒居住于维奇尼亚州和玛里兰州东海岸;到1605年,少数的苏格兰裔爱尔兰人定居于维奇尼亚州;经过一段时期,他们之中许多人开始移居维奇尼亚溪谷,进到南北卡罗莱纳州。
从苏格兰直接移民来的长老派的人,很早就定居于南北卡罗莱纳州。
“南特谕诏”废弃后,非常多的胡格诺派从法国移民到维奇尼亚州、南北卡罗莱纳州和乔治亚州。1800年代,德国加尔文主义者的许多人移居玛里兰州、维奇尼亚州和南北卡罗莱纳州。瑞士的长老派也于1800年代移居到南北卡罗莱纳州。吸收这些从各国来的移居,组织教会是从事国内传道的牧师与传道人的责任。
法兰西斯.马克米在1684年,于玛里兰州和维奇尼亚州的东海岸建立几个教会。从法国来的胡格诺派是在1687年左右,以查尔斯顿为中心建立教会,长老教会的人在维奇尼亚溪谷于1730年左右建立教会,撒母耳.戴维斯于1747年在维奇尼亚州里奇蒙开始传道,从1750年在北卡罗莱纳州热心设立教会,建立了南部长老教会的基础。

4.南部的第一次中会
1755年,由纽约大会形成的哈诺瓦中会。从前一章所说的,我们已知美国长老教会从1751年到1758年,分为费城的旧派大会和纽约的新派大会。那期间,南部的传道大部分由纽约大会的新派牧师做的。
哈诺瓦中会的区域不太清楚,包含波多马克河以南的全部。中会在维奇尼亚召开或在卡罗莱纳召开。1758年纽约大会和费城大会合并。1770年,这合并的大会设立奥连齐中会,但它的区域不太清楚,大概包含维奇尼亚以南全部吧。

5.南部最初的大会
1788年,纽约.费城大会为准备举行首次总会,把当时美国的四个大会,分割成十六个中会,其中二个大会是在南部。其中一个是维奇尼亚大会,它拥有四个中会。另一个大会是卡罗莱纳大会,它拥有三个中会。维奇尼亚大会于1788年10月22日在维奇尼亚的巴蕾“新摄理教会”(New Providence Church in the Valley of Virginia)召开首次大会;卡罗莱纳大会于1788年11月5日,假戴维逊大学附近的旧“中央教会”举行。

6.成长和发展
长老教会在南部各处增长,随着人口远移南方和西方,长老才会也在南部全领域,设立教会、中会、大会。1860年已有12个大会,47个中会,1275间教会,并有近十万人的会员。

7.分离
美国长老教会(Presbyterian Church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到1861年5月,一直议论奴隶制度和南部各州脱离合众国的事还能维持统一,实在叫人惊奇。因为卫理会与浸信会为奴隶问题和其他问题于1845年分裂为南北。
虽然美国分裂为南北的原因,使教会也分裂为南北,但若总会里没发生那件致命的事件,长老教会还能保持统一。
1861年,长老教会在费城举行总会,长老教会尚未分裂,那时南部八州(德克萨斯、南卡罗莱纳、乔治亚、佛罗里达、阿拉巴马、密西西比、路易西安那等)已从合众国分裂独立,组成“美国联邦”(同年二月),在敌对的州内已开始战争。
所以费城大会充满紧张感,南部的议员出席很少,总会经过时长时间的讨论,第六日以156票对66票,通过历史性的“迦第那.斯普林案”,长老教会就分裂为南北。其决议文如下:
根据圣经所命令,又常做我教会特征的基督教爱国心,此总会承认和宣言我们须尽最善保持,增进合众国的安全,并强化与支持和鼓励根据我们宝贵的宪法所立的合众国政府一切职权的行使,为我们的义务。我们要对合众国宪法的任何条文,及根据它的要求和原理,表示安全的忠诚。
但南部去开会的人都明白,就是他们想要那样做,也不能对合众国政府要示忠诚的誓约和给与支持。因为他们已不是合众国的人,是联邦的人,他们若向合众国表誓约忠诚,即对联邦政府犯罪背叛。所以南部长老派的人认为教会的总会没权讨论或表决叫人向任何政府表忠诚的政治性宣言。
这种想法为普林斯顿神学院的查理斯·贺治(Charles Hodge)博士及其他一些深虑的人所支持。

8.第一届总会
1861年夏天,南部的中会陆续脱离合众国长老教会,终于南部47个中会全部脱离。他们都认为“迦第那·斯普林决议案”是违反教会宪法。同年八月,非常多的中会代表者在亚特兰大城举行代表会议,计划要组织南部长老教会总会。
根据亚特兰大的计划,1861年12月4日,47个中会派议员,集在乔治亚州奥加斯达第一长老教会,组成“美联邦长老教会总会”(The General Assembly of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in the 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开会讲道者是南卡罗莱纳州查尔斯顿出身的纽奥连兹第一长老教会的牧师,巴马博士(Benjamin M.Palmer),他讲“基督在教会中的主权”。他被选为议长,他与詹姆斯.亨利.索恩威尔博士(James Henry Thornwell)是这个总会的领导者。当时索恩威尔博士任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

9.向全教会请安
总会首先着手的工作之一,就是组织一个委员会,以索恩威尔博士为负责人,起草“向全世界基督教会的请安函”,说明他们脱离合众国长老教会的理由,宣言他们的原理。那是13页的长篇名文。其内容如下:
1迦第那.斯普林决议案。
2美联邦新国家的建国和新国民的诞生,在新国家与领土中,产生新教会是世上的惯例。
3南部与北部对奴隶制度的见解之差异。
4对总会设“局”(Church boards)的见解之差异。
索恩威尔手抄的原函与今日其他贵重的文献,收藏于北卡罗莱纳州蒙特里德“长老派、改革派教会史料馆”。

10.执行委员会或“局”
到1837年合众国长老教会与超教派独立的传道局合作,从事国内、国外的传道。但1837年长老教会自己设置了一个传道局,许多人反对它。其理由是过份的具有权力,不适合长老政治的原则。关于局的存在引起长时间的辩论,索恩威尔博士是反对派的领导者,另一方面,普林斯顿神学院的贺治博士却是支持派。1860年在纽约州的罗杰斯达总会席上,两人大论战。
1861年总会成立以后,总会废止“局”的存在而设立“执行委员会”,使它们直接向总会负责。所以就设立1外国传道执行委员会,2国内传道执行委员会,3出版执行委员会,4基督教教育执行委员会。
后来总会又设置另外三个执行委员会,不久被上述四个执行委员会吸收,还是只剩四个委员会。(其名称也有一些改动)
这四个组织只存到1949年,就回复旧的名称“局”,其职务也作大幅的变更和调整。

11.对黑人的工作
南北战争和奴隶解放前,许多南部长老教会对黑人奴隶的宗教教育表很大的关心。在1860年,未分裂以前的长老教会的议事记录记着,有13827名的黑人会员,而且他们大部份住在南部。
有几个拥有黑人100人以上的教会,这些黑人会员在白人教会里作礼拜,要坐在特定的房间里。奴隶解放时,大多数黑人立刻离开白人的教会,像没牧者的羊散离而去。
联邦长老教会的指导者,对黑人的宗教福利持有大的关心,可从1865年的总会记录而知,总会藉着“国内传道委员会”和其他机构,给他们财政方面的援助。所以1915年,由黑人四个中会组成的一个大会,这个大会为纪念长期为黑人献身的詹姆斯.斯尼利卡博士,而称为“斯尼利卡纪念大会”,他们与其他16个大会一样,是属于总会。
1951年的总会解散了斯尼利卡纪念大会,四个中会就隶属于乔治亚、阿拉巴马、路易西安那各大会。
黑人教会,会员尚少,但最后有点进展,在以后五年之久变成两倍。

12.教会的增长
1861年,最初的联邦长老教会,这个教会有10个大会,47个中会,700名牧师,教会数1000,陪餐会员7万名,以后的十五年之间,各种团体加入,会员又增加3万5千名。
加入的教会中,大的是独立长老教会、南部联合大会(1864年)、柏达普斯柯中会(1867年)、协力改革派教会阿拉巴马中会(1867年)、肯塔基大会(1870年)、密苏里大会(1874年)。
1978年,这个教会有16个中会,牧师5254名,教会4007间,会员86万8670名。

13.与其他教会的关系
1861年创立后不久,在美国领导地位的福音主义各教派,苏格兰长老派各教会,与欧洲大陆各教会之间建立友好关系。
可到了1882年,才回复与合众国长老教会的兄弟关系。这个教会也参加“世界长老教会联盟”和“普世教联”(W.C.C)和美国基督教协议会。

14.信仰基准文书的改订
多年来,威斯敏斯特信仰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所以一直没改订。首次的改订经过几年的讨论后,于1886年实施。因此改订,男人不可与亡妻的姐妹结婚,女子不可与亡夫的兄弟结婚的禁令被取消。
以后50年之久,没有任何变更,只有11个部分修改语句,1942年附加“圣灵”和“福音”二章。

15.与台湾基督长老教会的关系
这个教会与我们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不但结盟,而且派了不少宣教师协助本会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