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牧人|内心的洁净胜过一切虚假的敬虔

马可福音7:1-23节:法利赛人和文士问他说:“你的门徒为什么不照古人的遗传,用俗手吃饭呢?”耶稣说:“以赛亚指着你们假冒为善之人所说的预言是不错的。如经上说: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他们将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教导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你们是离弃 神的诫命,拘守人的遗传”;又说:“你们诚然是废弃 神的诫命,要守自己的遗传。……耶稣又叫众人来,对他们说:“你们都要听我的话,也要明白。从外面进去的不能污秽人,惟有从里面出来的乃能污秽人。”……这一切的恶都是从里面出来,且能污秽人。(节选)

引言:我想在座的各位是否还记得,在你信主之前,多多少少都会领受一些口传的教导?比如:不能吃血、不能吃拜偶像的祭物……等等等等。这些口传一直伴随着你的成长,对信仰的认识,可以说是区别其他任何宗教的标记。一些没有经过考证的口传,也许直到今天,它依然影响着你现在的生活。不幸的是,一些口传变得越来越走调、越来越僵硬、越来越没有爱心,成了标榜个人的敬虔、对 他人无理的要求、痛骂和指责。

或许你对这样的观点存在疑异,实际上,在无形当中,你用的活龙活现。对外人的作法,通常暗示打着哑迷,和法利赛人一样,时不时私下窃窃私语。对待妻子和儿女:你怎么老是这样!孩子怎么管的!今天这几节经文有着类似的剧情,作为基督徒,你是否常常将人的遗传当着真理,教导别他人或自己的家人?关于污移,它的源头真正在哪里?关于洁净,你看别人多还是自己的内心更多!今天证道的主题是《内心的洁净胜过一切虚假的敬虔》。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学习这段经文:

1.诫命与遗传:谁先谁后(1-13)

这是一段我们非常熟悉的经文,是围绕污秽的问题引发法利赛人对门徒的指控。从马可福音前面的六章我们可以知道,耶稣的传道事工已经引起了不小的骚动,连统治者希律都已经知道关乎耶稣的事情。这些官派的人很可能是同一个班子,如对施洗约瀚的讲道和施洗的权柄,作过类似的调查。我们在前面二24节同样看到,他们攻击门徒在安息日掐麦穗;二18节批评门徒没有禁食;到了三22节就直接言不讳的诬蔑耶稣,是靠别西卜的能力赶鬼,冲突明显加重。回到第七章,他们再次又以礼仪的问题控告门徒,而这些所谓礼仪,耶稣清楚地知道它并非出自律法,而是从律法衍生出来之古人的遗传。

像耶稣这样“违法”的传道人,又有这么大影响力,对他们来说相当恼火。我们稍稍离题,法利赛人并非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在政治上有很大的影响力。实际上,他们的目标是要影响以色列人,接受他们的道德观。当他们看到耶稣这样广受欢迎先知式的人物竟然背道而驰,在他们看来是宗教出轨,大大威胁到他们内心中想要建立的圣洁社群,这也预示他们对耶稣的敌意最终导致他死亡的开始。

对比马太福音15章1-20节的描述,马太相对谨慎,并没有直接道出洁净的实质『各样的食物都是洁净的』,因为洗手是后来犹太人的传统做法。而马可在这里对犹太洁净礼仪作了扼要的解释(因为这句话是摩西讲的),充分的说明指控的严重性。对法利赛人来说,耶稣是破坏了传统,犯了古人的遗传(解释一下:这里古人的遗传是指口传的律法),因为法利赛人通常将口传的律法与旧约律法视为同等的权利。另外,漠视洁净的传统对于法利赛法人来说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他们认为洗手是虔敬的标记,有助亲近神。耶稣却坚持称他们是远离神,洗涤的礼仪或嘴唇的尊敬不是神想要的,揭露了他们的僵化和肤浅,斥责他们的宗教,竟容许人违背直接从神而来的命令。

众所周知,这样直言不讳的批评可能招来杀身之祸,耶稣立刻引述了一个极端的例子,好说明古人的传统怎样容许人违背神的诫命。然而,祂提醒他们,这只是许多例子中挑出的一个罢了。神命令儿女孝敬父母,不单单指尊敬,还包括供养。在案例中,法利赛人允许儿子回避孝敬父母的责任,他只须通知父母将要奉养的金钱已经作了各耳板,无法动用这些钱来供养他们。

什么是各耳板呢?在约琴夫的书中各耳板用于宣誓事奉神或用于简单的誓言格式,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宣誓各耳板说,他不能对父母尽供养之责,他必须恪守誓言。事实上,这样的誓言,保护的是宣誓者本人的财产仍由他本人支配,只是剥夺了他父母动用的一切权利而已。耶稣却认为,这种誓言不论是不是出于恶意都会自动失效,因为违反了神吩咐人孝敬父母的诫命。

当今天的圣经学者想要用曲解新约圣经的方式,来证明他所坚持的合理性层出不穷。好比一个多妻的人,他一定寻找一节经文用来赞同他一夫多妻的合法性。或一个姊妹想要作牧师,她也会找到一个地方来证明自己作牧师也是合理的。同样,我们也常常抽取部分经文,为了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我们应该为这样相同的罪而受到责备。

2.洁与不洁:界定污秽真正的源头(14-16)

从上文我们知道,法利赛人质问耶稣的门徒,为何用不洁净的手吃饭,他没有回答。有一个矛盾的问题,好像耶稣将诫命和遗传尖锐的对立起来,其实没有,耶稣指出诫命是来自神,遗传则是你们的。实际上,耶稣的反驳既没有全盘否定遗传的立场,也不站在律法主义者的一边,祂提出以何为先的问题。所以,祂首先否定遗传压倒神诫命的权威。这个很重要吗?因为以色列人常以他们的遗传要求以色列民,对于耶稣来说,他们诚然是废弃上帝的诫命,守人的遗传。所以,洁净应当从遵循神的诫命开始。

我们回到14-16节,耶稣对众人的回答超越了法利赛人所提出的范围,他们问的只是不洁的手,而不是不洁的食物!首先,耶稣不赞同法利赛人认为不洁的手会污染食物的见解(提醒:这里不是讲卫生的问题,小朋友吃饭的时候是要洗手的)。更进一步否定他们的主张,指出人接触任何不洁之物都不会被污染。这里耶稣不但质疑古人遗传,甚至质疑饮食规条的合法性。耶稣与法利赛人的差异不在于洗手的问题,而是神律法的整个进路:心的问题。法利赛人关心表面的不洁和虔诚,耶稣关注的却是内心的不洁。正如申命记6:5-6所说: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

所以,从这个比喻我们可以知道,耶稣重新界定了污染来源的本质所在。法利赛人的定义是这样的,任何污秽的出现,必有污秽之母,通常透过身体的接触而被沾染污秽,所以,通过洗手可以达到洁净的状态。但是,耶稣却不这样认为,污秽的来源不在外面,而是在里面,并且已经存在。这两种神学的罪观,可以说是天壤之别。对于法利赛人而言,门徒不洗手,缺少礼仪上的洁净无疑就是罪,而耶稣所列举的罪,是指思想或行动上的道德错失。我们为什么可以这样解释呢,我相信下文会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回答。

3.假冒与虔诚:聚焦内心的洁净(17-23)

前面耶稣说,你们要听我的话,也要明白。当耶稣离开众人,门徒便私下问他:这比喻是什么意思?这种不信无疑令耶稣很忧伤,门徒们的属灵迟钝更令耶稣感到惊讶!没想到他们也无法明白这么简单的道理。在福音书中,不信常常是假冒为善的代名词,相反,相信才是真正敬畏神的人。

更糟糕的是,通过马太福音15章得知,法利赛人对耶稣否定他们宗教的观点是不服的,事实他们从来就不信他。也验证了古训:16节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虽然是比喻,这个新的教训并带有隐晦的含义不是让众人立刻明白,而只解释给门徒听。法利赛人自称为神的儿子,实际他们不是真的以色列。耶稣在这里宣告他们是一种背叛,是瞎子领瞎子,跟随他们的人将要一同灭亡(太15:14)。

关于这个比喻,看上去好像很简单,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没有后面耶稣进一步的进释,我们确实很难理解,这个“里面”是指人的心,这个“污秽”是指一连串的罪恶。为了让门徒更加明白,耶稣用排泄物,这样通俗易懂的道理加以分别,进一步说明,从外面进入的,不能污秽人。根据《米示拿》,排泄物虽然令人作呕,在礼仪上却并非不洁。这样惊人的的判断,可能是耶稣论据的关键所在。

当耶稣界定污秽的本质与外面的因素无关之后,接下来详细讲述人里面的问题。对于门徒来说,他们惟一要担心的污秽,与心有关而与手无关;与来自人内心的邪恶思想有关,与最终排泄到厕所里的无关。不能进入内心的东西,不会使人不洁,内心的动机才是神最为关心的。后面从人内心中发出一连串的恶念,一些注释书有着不同的分类和强调的重点,就不再一一述说。

那么,今天的信息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又将如何应用在我们生活当中。对于口传或遗传,也许你低估了它的价值和魅力,另外,我们切不可滑向几种错误的极端当中。肯塔基州的一位牧者,大卫加兰总结说到,传统若违反神的旨意,使人不能依从神的伦理命令去与人相交,传统便是邪恶的。传统若使人在不知不觉之中不能遵行神的诫命,传统便是危险的。若人坚守传统过于顺服直接从神而来的命令,传统便是腐化的。就如佩利根敏锐地指出:传统是死人留下的活信仰,传统主义则是活人的死信仰。我们可以将传统当作蟹壳,如果这个壳变的太硬也不破壳而出,那么它会窒息而死。

然而,传统并非一无是处,在我们恩福教会就有很多好的传统,比如爱读书,彼此聚餐团契、生命分享,每月祷告会等等。论到一些圣经没有明文规定的问题,如基督徒可以抽烟吗?可以喝酒?(提醒:这里的喝酒不是醉酒,另外,这里不是说你可以抽烟啊,不要听了就放心大胆的抽,抽烟有害健康!)十一奉献应该怎样算,博彩的奖金可以奉献吗?在很多传统的家庭教会里面,大多都是“不可以”,甚至有些教会命令信徒不可以看电视等等,这样严格死板的应用,不但是自寻烦恼,而且很难领人归主,最后真的窒息而死。

还有一些人为了强调自己基督徒的身份更加明显的与众不同,这也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我们知道遵循一些特定的教义,是对我们信仰的一种保护和分别,抵挡外来侵食纯正教义,决非可耻!但是,我们特别小心犯了法利赛人的错误,今天我们的生活是圈子文化,很容易将他人拒之门外,久而久之,这些自己定制的要求,很快被你当作虔诚的标记。一当在教会中有人与你不同,就胡乱定罪,这是所神责备的。

还有,基督徒对于一些细节方面的关注,一定要尊敬各地教会的传统,比如洗礼和圣餐都会以特定的方式施行,但是在细节上和吃喝的方式上有所不同(有些教会是领完饼祝谢吃了,然后再分杯;而有些教会是放在一起),虽然在次序和细节上有所不同,并非意味他们的模式就是错误的。如果我们太过在细节上纠缠不清,很容易使我们忽略律法中爱与实践。

实际上,关于食物洁净的问题,我们受了很多传统的影响,我感悟特别深的事情,每次在谢饭祷告的时候,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顺口而出,求主分别为圣,很难转化为恩典和喜乐的呈现,这方面需要操练和改变。

最后,如果你留心观察的话,这些事情与虔诚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不知不觉中,一些看似好的方式或习惯,它会令你沾沾自喜,得意洋洋,这潜伏的伪装、这外表的敬虔,正在掩饰你内心的邪恶,致力打造一座难以攻克的堡垒,坚不可摧,到了那个时候,就是为时已晚。

那么,在这一切没有筑成之前,接着福音和上帝的大能,你是否愿意打开自己,脱除一切外表虚假的敬虔?你是否愿遵行上帝的命令,带着一颗真诚的心守护祂、依靠祂?你是否愿意关注内心的洁净,向他传福音,经历被主改变的生命?你愿意吗?我们一起祷告……

祷告:天父,求你来帮助我们离开一切虚妄之事,帮助我们脱离一切外表的敬虔,洁净我们,打开我们的心,借着真理的圣化,愿意遵行你的诫命,破碎内一切的刚硬和不顺从,借福音的洗礼被主激励,活出神的荣耀,过着圣洁的生活。如此祷告奉耶稣的名祈求。阿门!

备注:本文参考了丁道尔圣经注释《马可福音》《马太福音》、国际释经应用系列《马太福音》,大卫加兰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