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未悔改的人,在灵里与神是隔离的

作者  霍志恒

悔改并非限于人心的某一部分,而是牵涉到全人、知识、意志以及情感;悔改也不仅是限制于较窄义的道德生活方面,而是包括人在整个信仰和道德生活上跟神的关系。耶稣对悔改的概念甚至包括信心在内。特别要注意的是,耶稣对悔改的教训也是以神为中心的。悔改必定是出自于被定罪的情况,因为这情况是完全地违背神。

浪子最主要的罪乃是在于离弃父家。罪人就好比走失的羊或失落的银币,这些都是表示在灵里与神隔离。在这一点上,最强烈的表达,就是将人未悔改的情况称为“已死的”状态。同时,耶稣并非将这种情况看作只是消极地认为无神的状态,若无爱慕神的心,就必有爱慕世界和爱慕自我的心,其必会产生积极地冒犯神和敌对神的态度。人最深层的意识中必定知道有神,因此不会有绝对的漠视和中立可言。在悔改的那一刻,悔改的人会注意到他得罪了神,并且需要神。

真实的悔改是为罪而懊悔,同时也是符合神心意的忧伤,这忧伤正是始于“意识到自己灵里的贫乏”。这两点都可以在浪子的故事(参路15:11-24)中看出来,耶稣在其中很奇妙地描写悔改的心理过程。祂形容浪子“醒悟过来”,在此以前,他如何以自我为中心,不知道、也不感觉到他与神之间的基本关系。现在他体验到饥饿的危险,并想到他父亲家里有足够的余粮。在他的自白中,他先承认得罪了神,然后才承认得罪了他的父亲。再者,悔改之后的新生命是以神的绝对主权作为指导原则。

一个悔改的人不再服侍钱财和自我,而是转而服侍神。主耶稣强调:所有真心悔改的目标必然是绝对而专一地向神投诚。因此,耶稣劝勉信徒必须常常悔改。甚至在祂传道生涯的后期,也曾对祂的门徒说:“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太18:3)我们在此也必须解释,为何耶稣以坚定的态度要求祂的门徒放弃一切会拦阻他们完全顺服神的属世关系和产业。这些教训并非指放弃外在的这些事物就已足够,甚至不是指放弃这外在事物为必要的行动,而是指在原则上要去除将这些事物当成至宝的依恋之心,而让神占据我们心中最重要的地位。

在国度中,门徒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有对这些事物的喜爱,即当这些事物是屈居于神且有助于爱神时。牺牲的要求乃是出于信徒必须舍弃那会拦阻他全心忠于神的事物。耶稣并非是指责外在的拥有,而是指责人的心不应被暂时性的事物所缠绕,所以祂要求门徒必须要“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兄弟姐妹,甚至是自己的性命(参路14:26)。这里的描述是,若这些享乐与国度的至高责任相冲突的话,门徒必须决志放弃天然情感的享乐,并且耶稣故意用“恨”字来表明。在这些例子里,人不仅是改变其外表行动,而是当内在思想有所改变时,才配作神国的子民。

选自作者著《耶稣对国度的教训》p.122-126,任以撒译,改革宗出版社,标题另加。